作者:周建偉
1937年盧溝橋事變後,敵我雙方於9月份開啟了合作抗日模式。剛剛成立1個月的129師,在劉帥的帶領下奔赴山西,協同衛立煌、湯恩伯阻擊日軍進犯山西。
129師下轄385旅和386兩個旅,共計9500餘人。劉帥是師長,徐帥是副師長,陳賡是386旅旅長,政委王新亭、副旅長陳再道、參謀長李聚奎三人都是開國上將,陣容相當豪華。
當時386旅下轄兩個團,共5700餘人,分別是771團和772團。771團團長徐深吉、副團長韓東山,772團團長葉成煥、副團長王近山,都是戰場悍將。
然而,向來擅長打游擊的陳賡,在山西與日軍交手時卻被日軍伏擊了。原因是771團在成功打退輕裝戰鬥的日軍後,因麻痺大意未設崗哨而被日軍夜間偷襲。這一次,771團吃了大虧。
為此,劉帥專門向主席承認錯誤,把戰場失利的責任全攬到自己頭上,以保護自己的愛將。主席一針見血地指出了問題所在,說:“屢勝必生驕氣、必然輕視敵人,此次失敗就是被勝利衝昏了頭腦,要迅速告誡部隊每一位戰士,必須把勇敢與謹慎聯絡起來。”
主席的話,點醒了129師的每一位戰士,更激勵了129師打擊日軍的鬥志。
771團遭伏擊才2天,便發生了同一地點3天2次伏擊日軍的經典戰例:七亙村重疊伏擊戰。
1937年9月下旬,劉帥奉命到娘子關一帶阻擊日軍。娘子關本來由蔣軍第三軍負責正面禦敵,但為了掌握娘子關一帶的具體情況,劉帥曾親自到蔣軍第三軍曾萬鐘的指揮部進行戰事磋商。
當時,劉帥根據曾萬鐘的情報分析後,作出自己的預判“:日軍有可能是在佯攻新關,實際可能會繞過新關直取石門,而後再取娘子關,建議曾軍長提早在石門佈防。”
曾萬鐘口頭上贊同了劉帥的預判,但並沒有採取實質性的調兵措施,仍以娘子關為重兵之地,把劉帥的建議當成了耳旁風。
劉帥堅持自己的判斷,及時命陳賡派兵前往石門以待日軍,於是陳賡派出了771團前往石門。事情果然如劉帥所料,10月22日中午,徐團長帶領的771團,在石門與日軍的第20師團碰面了。
日軍原本以為石門一帶沒有中國軍隊駐守,打算堂而皇之地從石門包抄娘子關,結果隱蔽工作做得不到位,被我軍正面攔下。
由於日軍是輕裝快行,所以沒有攜帶大炮等殺傷力大的重武器,與771團交火時較為吃力。徐團長戰鬥經驗豐富,在與日軍交火後,馬上佔據有利高地,並藉助現有的廢舊工事進行阻止。在自身損失極少的情況下,打退了日軍的多次強攻,硬是把不可一世的日軍打退了。771團全團上下一片歡呼,為如此痛快地打擊日軍而興奮不已。
當夜,771團轉移到七亙村附近安營。由於打了勝仗,導致防備鬆懈,認為日軍剛吃了敗仗,定然不會再來騷擾。於是就安心地休息了,竟然連基本的夜哨都沒有考慮。
凌晨三點多鐘,白天吃了虧的日軍,偷偷摸到七亙村我軍駐地,打算來個神不知鬼不覺地殲滅戰。所幸,771團一個連長夜裡起來方便,及時發現了情況,馬上鳴槍示警,才讓771團有機會快速反擊。
由於日軍是有計劃地偷襲,打得771團措手不及,慌亂之中戰士們拿起武器投入戰鬥,三三兩兩邊打打退。由於沒有統一的有效指揮,771團只能四散開來,但很快,鎮定下來的戰士們,馬上以班為單位進行了有序地反擊。
戰鬥中,由於七亙村失守,771團無法與師部及旅部進行有效聯絡。在長達10多個小時的時間裡,劉帥和陳賡急得團團轉,只得安排人員前往七亙村搜尋。
到10月24日,771團陸續收攏到一起,共損失近40名戰士,另有20餘位傷員。一時大意竟帶來如此嚴重的後果,771團的領導為此愧疚不已,請求劉帥和陳賡治罪。
雖然戰敗,但可喜的是,771團每一位回來的戰士都有不少收穫,有的繳獲日軍的裝備、有的奪得一些日軍的物資。
雖然771團大意遭伏,但卻沒有被突如其來的日軍打散,令隨團採訪的山西報社記者大為震驚,直誇八路軍才是真正的軍隊,是打不散的軍隊。他還說,如果是蔣軍遭到這樣的伏擊,情況將會是截然不同另一番景象,他著實佩服八路軍的覺悟和信念。
10月24日,劉帥親自到七亙村檢視地形,並尋找還未歸隊的部分戰士。劉帥發現七亙村非常適合打伏擊,於是就召集幹部研究伏擊方案。會上,大家一致認為:日軍剛打了一個小勝仗,必然會放心地從七亙村運輸戰備物資,防備也會有所鬆懈,此時打一場出其不意的伏擊戰把握較大。
說幹就幹,陳賡讓剛受到損失的771團暫時休整,由772團執行伏擊任務。772團3營在葉成煥和王近山的帶領下,於25日上午秘密到達埋伏地點。中午時分,日軍運輸隊的車輛及步兵毫無防範地進入伏擊圈,被772團打得狼狽不堪。
七亙村第一次伏擊戰斬獲頗豐,不但殲敵300有餘,還繳獲運輸騾馬300餘匹及軍用物資若干,另外還意外得到兩份日軍的軍用地圖,這兩份地圖的價值遠高於槍支彈藥。
772團以10餘人的代價有力地還擊日軍,為771團報了伏擊之仇。
速戰速決後,我軍按原計劃馬上撤離七亙村,以防日軍報復。但劉帥細細分析後,作出一個大膽地二次伏擊的決定。這樣的決定,讓所有熟知戰場規則的將士都很不理解,大家都認為打完勝仗就應該離開,哪有在一個地方兩次伏擊的道理。
劉帥分析了日軍情況,認為日軍不會因為這點損失就大舉調兵圍剿我軍,反而會認為我軍會撤離七亙村,使得他們在接下來的運輸更加安全。
劉帥的分析果然沒錯,日軍於28日再次組織運輸隊透過七亙村。不同於第一次的是,這次日軍已有所防範。擔任二次伏擊任務的仍是772團3營,由王近山帶隊指揮。
由於當時天下大雨,日軍行進較為緩慢,提前進入陣地隱蔽起來772團3營的官兵,按照上級指示,等待另外2個營的戰士到達後再發起攻擊;結果另外2個營卻沒能按時到達指定位置,致使3營錯失了圍殲的最佳時機。
王近山左等右等不見援兵,只能倉促圍打運輸隊的尾巴,由於日軍大部走出了包圍圈且有所防範,二次伏擊沒有取得第一次同樣的戰績,只殲敵百餘人,繳獲也較少。但儘管如此,2次伏擊都成功了,且收穫都不算小,已經是戰場上少見的佳績了。
隨後,娘子關失守,我軍按照衛立煌部隊的建議撤出娘子關一帶。
同一地點,3天2次打伏擊戰且取得不小的戰果,這在戰爭史上極為少見,再次證明了我軍的機智與靈活,以非常規打法給日軍打擊,讓日軍領教我軍的厲害。
事後,劉帥還拿出部分戰利品送給衛立煌,以示我軍抗日的實際行動與效果。另外,還當面誇徐帥帶出來的部隊是打不垮的,高度認可了386旅這支部隊。
更為解氣的是,在11月2日黃崖底河谷伏擊戰中,771團配合772團打了一場合圍仗,殲敵三百多人,另繳獲馬匹及槍支一批。這既報了十天前的遭伏擊之仇,又收穫了不少物資,大快人心!
【深耕戰爭史,弘揚正能量,歡迎投稿,私信必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