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靠翻唱日本歌起家的張學友,為什麼成了中國的歌神?
在張學友的音樂生涯中共有100多首翻唱歌曲,其中大量出名作品都是日本歌。
比如他剛出道時拿下第8屆十大金曲獎的《情已逝》,原唱是日本著名歌手來生孝夫。
讓他在香港為人熟知的《遙遠的她》,原唱是谷村新司。
《月半彎》、《秋意濃》、《沉默的眼睛》等等都是玉置浩二。
當然張學友也有自己出名的本土歌曲——《吻別》。
但在《吻別》之前,他所有的成功都是日本歌曲堆積起來的。
這些朗朗上口的翻唱作品,讓出道不足3年的張學友在爭霸激烈的香港歌壇獲得了一席之地。
等到張學友第一次發表全原創專輯《Life Is Like A Dream》時,他已經在中國火了快20年。
這種全憑翻唱而缺乏創作的歌手,是不是被高估了?
有句話說得好:如果都以現代的眼光來看,每一個前輩都經不起批判。
在張學友那個時代,樂壇是積極接納翻唱日本歌曲的歌手的。
比如張國榮、鄧麗君等巨星級別歌手都曾大量翻唱過日本歌曲,而且這些歌曲受到無數中國聽眾的喜愛。
因為當時的聽眾把“歌手”跟“作詞作曲”分得很開,歌手只要把歌唱好就行,歌曲其他的部分交給詞曲家善後。
而在東亞歌壇中,日本的曲又最為出名。所以歌手們翻唱日本歌不僅不是恥辱,還是一種實力強大的證明。
再加上這些歌曲都有版權和正統的發售途徑,人們也就不再注重那些細節。
張學友出道時剛好趕上了翻唱日本歌的潮流,經紀公司為了讓他更賺錢,不可避免地會給他安排大量日本歌。
所以這都是時代使然。
張學友被稱之為歌神的一大重要因素,就是因為他為中國開闢了渾厚、深情的唱腔。
這種唱腔在樂壇充當了許多著名歌手的引路人。
林俊杰、陳奕迅、張傑等歌手在出道早期都曾模仿過張學友。
說他是“歌神”,並不為過。
二、
30年前張學友的形象有多差勁?
1988年他只要一上街,就會有人指著他的鼻子罵,說他人品惡劣,形象不好。
上臺唱歌時臺下觀眾一片噓聲,表達出對他的不滿。
曾經專輯能賣20萬張的他,現在只能賣2萬張不到。
所有跟他合作的公司都提出解約,原因是不想跟劣跡藝人合作。
連女友羅美薇都跟他提出分手,連夜搬出了合租屋。
為什麼現在被稱作“完美男人”的張學友,會受到外界如此大的惡意?
1988年5月,有歌迷突然發現偶像張學友在香港著名夜店蘭桂坊喝得爛醉,於是上前對偶像進行勸阻。
結果爛醉如泥的張學友根本聽不進勸阻,兩人當即發生了肢體衝突。
而媒體在報道這件事時故意添油加醋,說他在夜店酗酒毆打粉絲。
張學友也無法辯解,因為在沉迷酒精的那些歲月中,他經常酗酒在朋友宴席上鬧事。
之後又發生著名的“砸蛋糕事件”,報道稱張學友在梅豔芳生日宴撒潑,用蛋糕砸向梅豔芳。
雖然事實上他只是把蛋糕往梅豔芳臉上抹而已。
這些虛虛實實的負面新聞給他的形象造成很大打擊,這才有了上述張學友人人喊打的事件。
讓張學友改邪歸正的是他母親。
在1988年9月,張學友向公眾宣佈戒酒。
隨後他又出演了《旺角卡門》中的爛仔烏蠅哥,並憑藉該角色獲得第八屆香港金像最佳男配角獎。
知錯能改的張學友逐漸在觀眾心中留下好印象,女友羅美薇也回到了他身邊。
三、
連續獲得4次金曲獎、演唱會次數打破吉尼斯世界紀錄的張學友。
為什麼連一次春晚都沒上過?
2013年張學友經紀人陳淑芬發表宣告:表示這一次他上春晚的計劃又要泡湯了。
原因是他跟春晚導演組沒能找到一個“達到雙方心理預期的表演內容和形式”。
但是觀眾不買賬,畢竟在幾年前關於張學友上春晚的訊息就屢次登上頭條,而且在“四大天王”中也只剩他沒上過春晚。
所以有人猜測:張學友是因為不接受春晚改歌,所以拒絕了。
張學友是一個對待工作特別認真的人。
《我是歌手》曾多次嘗試邀請他比賽,但都被他拒絕了。
他的理由很硬氣。
確實,以張學友的資歷來看,《我是歌手》中無論評委還是選手,哪個不是他的後輩呢?
雖然沒有參加各類活動,但張學友的影響力卻一直存在。
他有個外號叫“逃犯殺手”,因為警方從2018年開始就不斷在他的演唱會抓獲逃犯。
每次張學友要開演唱會,當地警方都會枕戈以待。
從第一起逃犯事件到現在,警方共在張學友演唱會上抓到過55位犯罪嫌疑人。
對此張學友的回應是。
但其他歌手無論是跟他同期的四大天王還是後起之秀周杰倫,都少有發生過這種事。
雖然“逃犯殺手”的名號很不雅,但這也側面說明了張學友歌曲對中國各個領域的影響力。
因此雖然從未上過春晚,但並不影響他繼續在樂壇發光發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