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戰不可能:給自己一個前進的動力
前言:
從我來北京工作,已經過去了三個年頭。雖說是在北京,但是一直沒有去過幾個名勝古蹟,除了有幾次打車路過天安門,其他的地方去的最多就是日壇公園了。
北京這座城市有很多年的悠久歷史,很多地方都很有名氣,比如故宮、天安門、什剎海、天壇等等。
受疫情影響,我更不太願意出去走走,畢竟這個時候不適合去人多的地方。
在清明節時,一位北京朋友勸我趁機會去北京四處轉轉,還特意向我推薦了北京的中軸線,這也是他一直想走的路線。這條中軸線,北起鼓樓、途徑故宮、前門、最後到永定門,全場約8公里左右。這條路線也在申請世界文化遺產,沿途也有很多名勝古蹟。
實際上,清明節我是宅了三天,哪裡也沒有去。後來朋友又問我什麼時候去走走中軸線,他是很心馳神往,無奈眼下有事沒有時間去這條路線,再次向我極力推薦。週五時候我回復他計劃這幾天走一下這條線路,也是圓自己一個來北京三年的夢,至少也去一趟故宮吧。更何況這條線路上有很多好地方。
開始行動:
週五下班後,我就騎著單車一路北上,途徑天安門,這也是我第一次騎車近距離路過天安門,寬敞的長安街、川流不息的汽車和腳踏車隊,莊嚴的天安門,一切都彷彿在夢中一樣,這一刻我才發現自己居然是在北京呢。其實來北京三年了,卻沒有這一刻這麼有種真正在北京的感覺。
抵達鼓樓的時候,已經是七點半左右了。
鼓樓對於我而言是一座很宏偉的樓閣,它富有名氣,可是我還真的對它的歷史不太瞭解,我當時發現自己這一趟只能算是一個走馬觀花的旅行。功課沒有做足,就貿然出發了。這些景點對於很多人都是有故事有傳說的地方,而對於我只是一個地名,一個個從小到大無數次被人提及的地方。
我也開始懷疑起自己這次旅行的意義,我為什麼要走這條中軸線呢。
不過走著走著,我也逐漸明白,其實我不用非要糾結於歷史文化和故事,走這條中軸線,橫貫南北本身就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從地圖上看這條中軸很長很遠,八公里雖然說不算遠,但是也是個很有挑戰的距離。那麼今天的旅行的目的就變得清晰了,挑戰不可能,看自己在第一次嘗試情況下是否可以完成這次路線,這本身就是一件很有挑戰的事情。
進而,我也在想,何不每週給自己定一個挑戰,挑戰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事情或者任務,這樣既可以激發自己的潛力,也可以在這過程中收穫不一樣的成長,這是很有意義的一個活動。
於是,每週挑戰不可能的任務就這樣出來了,第一週的挑戰就是徒步走完北京中軸線(全長八公里)。
充滿挑戰的挑戰
實際的過程比我想的要曲折,剛一出發我就被什剎海吸引住了,然後在這個公園裡走了一圈,然後從北門出去後,發現自己走的路線不太對,開啟手機導航,偏偏導航也出現了錯誤,我直接向西邊走了兩個地鐵站,最後察覺路線偏差太大,又折回來,這一來一回多走了兩公里多。當我終於趕回到地安門大街時,原本直線1公里的路程讓我走出了三公里多,四十多分鐘兜兜轉轉才走出1公里。
這個時候自己有點慌了,甚至開始懷疑到底能否走完這條路線呢,出師不利,一上來就迷失路徑。
我不確定自己是否能否走完,可是就這麼撤回去又不甘心,於是還是鼓起勇氣繼續向前走。好在接下來一路相對比較順利,沿著景山公園西面繞過去,最後來到故宮的北門,再穿過角樓,在這裡我終於有幸親臨這個經典的打卡地點,曾經無數人在這裡拍攝下春夏秋冬的角樓風景,在金水河的映襯下,角樓顯得格外美,只可惜這個時候已經八點多了,拍攝出來的角樓略顯黑一些,沒有趕上白天的角樓。
我與故宮一牆之隔
順著角樓一路向南,路過了西華門,看著陸續有跑步的人沿著西華門城牆邊跑過去,我也不由地跟著跑起來。沿著故宮的內牆勾勒出的線路,望著高大的城牆和宮殿,雖然置身在故宮之外,但是彷彿已經走進了這座百年曆史的宮殿。
在這裡夜跑的人很多,這條路線也很適合跑步,一邊是百年皇城,一邊是河畔楊柳,踏著青磚,跑過的不只是腳下的路,還有幾百年的歷史,這一切都像是穿越一般。
最後繞過去,我看到一座更壯觀的城門,三面城牆,成品字形,主城門和城樓是退回去的,這就是明清的經典建築風格,口字缺一橫的分佈,兩邊是高高的城樓,向內的一側是主城樓,這樣的設計據說是為了絕對防禦,敵人就算兵臨城下,三面都是守軍的攻擊範圍,那麼只要敵人敢走到城門下,基本就有去無回。
這個莊嚴的大門竟然是午門,我們看到它一定會想起電視劇裡皇帝的經典臺詞,來人啊,把他推出午門斬首。其實,斬殺犯人不是再午門這裡,推出午門的意思是象徵義,主要是說把犯人帶出午門外,斬首是在其他的地方。不過,午門斬首卻流傳了下來。
到了午門這裡,這是典型的中軸線的一座標誌性景點,再往前是端門,但是端門這邊是不允許通行的,所以我是再次折返回去,又從西華門出來,繼續南下。這一次近距離接觸故宮,我才發現原來故宮四周是有河水圍繞的,城外有護城河,這也是城池的經典特色之一。
出了南長街,就到了長安街,我原計劃是走到天安門前面,因為天安門是這個中軸線的經典標識。不過遺憾的是,這個時候已經九點多了,天安門沿線已經不允許行人通行了。我便繼續穿過長安街向南,路過國家大劇院,大劇院的建築設計很特別,像一個宇宙的造型,周圍又是被河水環繞,彷彿置身於茫茫星河之間。夜色下,閃爍著光芒的國家大劇院給人一種寧靜而又神秘的感覺,一種超現代的衝擊讓人有一種在時空旅行的錯覺。
下一站是我比較熟悉的前門大街,之前在這裡住過幾次。這是我第二次踏上前門大街的街道,兩邊的古店風格的建築,整個街道很乾淨也很古色古香。大約走了500多米,出了前門大街。
此時,我已經完成了幾乎三分之二的旅程,也在接近終點站永定門。
從珠市口向南,一側是天壇公園,另一側是天橋。不過,可能由於是夜晚的原因,而且天壇也不是緊挨著這條路,所以我並沒有看到天壇公園。
眼看著還有2公里就到永定門了,心裡還是特別激動的。這個時候不再懷疑是否能走完這條路了。此刻信心倍增。我看了下時間,這個時候已經是接近十點鐘。2公里距離,應該在25分鐘左右就能走完。不過這最後的2公里對我格外艱難,因為此時在體力下降的影響下,我明顯感覺到走路變得沉重,右腿開始隱隱作痛。你看,從晚上六點半到十點這期間的3個半小時,我全程都是在趕路,前一個小時是在騎車,後面兩個多小時是在走路,幾乎就沒有停下來休息過,中間還慢跑了三公里左右。所以這個時候愈是迫近終點,身體的體能也是接近極限了。
勝利的曙光
穿過兩條地下通道,在走臺階的時候更加加劇了身體的痠痛。
都到這裡了,就算是爬也要爬到終點。終於到了一處公園,後來我才知道這就是永定門公園的北門,我連忙問行人是否可以穿越公園到達南門,在得到肯定的答覆後,我欣喜若狂。穿過這個公園,就是最後的目的地了。
起初,能看到前方微弱的一點亮光,漸漸變成一個略大一點的角樓。我開始拖著身子向前發起最後的衝刺,加速跑起來,步伐裡充滿力量。
永定門,我來了。
十點三十分鐘,我抵達了永定門,這條著名的北京城中軸線在歷史2小時50分鐘後終於完成了。加上最初騎車趕赴鼓樓的10公里,今夜這條路我全程走了30公里。這說明,我多花了兩倍的距離才完成這條8公里的中軸線。
雖然身體很疲憊,但是很開心,這一週的挑戰也隨著永定門前我的合影宣告完成了。
八公里也要,三十公里也罷,最終這個挑戰從不可能變成了可能,夜遊中軸線,打卡鼓樓、什剎海、景山公園、故宮北門、西華門、午門、天安門、國家大劇院、前門、前門大街、珠市口、永定門公園、永定門,這一路走了不少彎路,這一路也看到了很多經典的地方:什剎海的河水、角樓、國家大劇院。也看到了很多在這條路上跑步的人們,什剎海附近跑步的男男女女,故宮外圍跑步的人們、前門大街散步的人們。最後望著永定門前的中軸線時,我感慨萬分,彷彿一眼看到了從鼓樓、故宮、前門到永定門的這條巨大的中軸,它們貫通連線到一起。提醒著世人,中心在哪裡、軸線在哪裡,這就是準繩,這就是基準。
今夜圓滿收官,挑戰成功。
兩個插曲:
半路上朋友得知我在走中軸線後,非常羨慕,但是後來我告訴他自己走了冤枉路,他也開始擔心我的計劃達成有難度,當我告訴他九點多我在西華門時,他開始勸我早點撤吧。好在最後我還是堅持了下來。
在半路還有位朋友問我,今夜去哪裡了呢,怎麼突然間步數激增。她在看微信步數時,無意間發現我以近乎3萬步的數字穩居排行榜第一名,於是不禁詫異我半夜在做什麼。當我告訴她自己在故宮附近走一走時,她很驚訝。而最後我的步數以3萬4的總數打破了自己的最好記錄。
三點感受
最後談一談,這次走中軸線的感受。首先,這條線路並沒有想象的那麼困難,距離適中,我猶豫了一週多才開始下決心挑戰下,這也說明自己惰性太強了,不想走一方面是擔心走不完,另一方面也是太拖延了。其次,雖說是走馬觀花的暴走模式,我沒有太多時間去了解這條路上的一段段歷史,可是行走本身就是一件創造歷史的過程,夜色下這條路有很多與白天不一樣的精彩。從某種意義上說這一刻也是我與它們一起創造出來的。最後,挑戰自己真的很刺激,不逼自己一把,怎麼知道自己能做成什麼。我們很多人都有很多潛質和特點,但是習慣了隨大流、從眾心理,就像這次走中軸線,我也找了好幾個人想一起走,但是他們都不太想參加,我差點一度想放棄。可是如果我們每年就是在重複工作、重複兩點一線的生活(住處和公司)、每天上下班忙著通勤,這種生活看似忙碌,終會把我們深深束縛住。而挑戰下自己其實就是在打破這種平衡,給自己製造一點意外和變化,這也是我沒有提前複習和準備中軸線的原因,哪有那麼多準備好的事情等著我們去做,未知和變化更符合實際情況。
最後下週我還要繼續挑戰自己,下週的挑戰肯定不是走中軸線了,先不拼體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