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鬥民族”俄羅斯的戰鬥力究竟如何?這是個爭議性很強的問題。
有人認為俄羅斯軍隊能夠讓英雄拿破崙折戟,讓魔王希特勒覆滅,讓整個歐洲膽寒,其作戰意志和戰鬥力在世界範圍內首屈一指。
有人則認為,俄羅斯(蘇聯)軍隊戰術死板,不知變通,只會以體量取勝,幾乎沒打贏過任何一場以弱勝強的戰爭,說其是“戰鬥民族”,不過是因為其敢於作戰,但其軍隊的戰鬥力讓人不敢恭維。
戰爭是流血的政治,分析戰爭,不能把目光僅僅集中於戰場上,一個國家在戰爭中的表現,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反應該國家的政治、經濟乃至文化狀況。
任何一個國家的歷史都有起伏,綜合國力和軍事實力也不是一成不變的,所以單以一場戰爭來評判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戰鬥力強弱如同管中窺豹,不科學也不客觀。
一場戰爭只能反映一個國家在某一時間段的綜合國力和社會現狀,但若綜合分析一個國家的整個戰爭史,則可以瞭解一個國家的文化屬性與民族性格。
現在我們將俄羅斯建國至今發生的主要戰爭進行梳理,以求更加系統地瞭解俄羅斯人的作戰水平和作戰風格。
血戰頓河
俄羅斯、烏克蘭、白俄羅斯三國同為東斯拉夫人,東斯拉夫人在公元6—8世紀在第聶伯河流域建立部落,8世紀後期,東斯拉夫人形成了部落聯盟並擁有了最初的民族認同。
擁有共同民族認同的東斯拉夫人實力逐漸增強,於公元9世紀建立起了一個以基輔為首都的強大公國:基輔羅斯。
但是基輔羅斯的輝煌曇花一現,隨著各地貴族的崛起,基輔羅斯演變為各小公國各自為政的鬆散聯盟。
1240年,基輔被西征的蒙古軍隊攻克,羅斯地區成為了金帳汗國的附庸。
蒙古人統治下的羅斯地區暗流湧動,14世紀,一個叫莫斯科大公國的國家逐漸開始崛起,併成為了各羅斯公國的領袖,而與此同時,作為宗主國的金帳汗國卻在走向衰落。
雙方力量的此消彼長讓以莫斯科大公國為首的各羅斯公國開始不甘於繼續做金帳汗國的奴僕,雙方的攤牌時刻發生在1380年。
1380年,莫斯科大公季米特里率領羅斯聯軍約15萬(號稱)與金帳汗國的20萬大軍(號稱)決戰於頓河邊。
此役,羅斯聯軍渡過頓河不留退路,誓與金帳汗國決一死戰,經過一番血戰,雙方都付出巨大代價後,金帳汗國軍隊率先崩潰,在莫斯科大公季米特里的帶領下,各羅斯公國邁出了民族獨立的第一步。
但是,很多事並非一帆風順,在羅斯聯軍於頓河邊取得勝利後的2年,金帳汗國捲土重來,並透過武力逼迫莫斯科大公季米特里再次向金帳汗國稱臣。
但是,這次金帳汗國對莫斯科大公國的進攻更像一個帝國的迴光返照,此後,金帳汗國加速衰落,莫斯科大公國則繼續崛起。
1480年,已經分裂的金帳汗國再次出兵征討莫斯科大公國,然而尷尬的是,戰鬥還沒打響,內憂外患的金帳汗國軍隊便已經從內部崩潰,帶隊的阿哈木汗死於內訌, 莫斯科大公國不戰而勝,自此,蒙古人對羅斯地區長達240餘年的統治正式結束。
帝國擴張與拿破崙折戟
隨著莫斯科大公國的不斷做大,其也開啟了對周邊國家的兼併,莫斯科大公瓦西里三世在位期間,莫斯科大公國先後兼併了特維爾公國、普斯科夫共和國、梁贊公國和立陶宛大公國的斯摩稜斯克地區,自此,俄羅斯的統一初步完成。
1547年,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加冕稱沙皇,建造克里姆林宮。
此後的俄羅斯一度陷入混亂,直到1613年羅曼諾夫王朝建立才逐漸安定下來。
1682年,彼得·阿列克謝耶維奇·羅曼諾夫(彼得大帝)繼位後,俄羅斯開啟全面改革,向西方學習各類先進技術,經過改革,俄羅斯國力日增,在與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和瑞典的戰爭中接連取勝,此後,俄羅斯開始積極干預歐洲事物,因而被稱為“歐洲憲兵”。
此後俄羅斯帝國擴張的腳步再未停止,並在葉卡捷琳娜二世時期達到高潮,這一時期,俄羅斯帝國參與瓜分波蘭,並將烏克蘭與白俄羅斯大部分地區納入自己的管轄範圍。
在俄羅斯帝國一路崛起的同時,歐洲局勢風雨變幻,一代戰爭天才拿破崙崛起。
19世紀初,拿破崙領導下的法國發起了對英國的大陸封鎖政策,俄羅斯帝國也參與其中,但隨後拿破崙扶持華沙公國的做法讓俄羅斯感到不安,於是其退出了對英國的大陸封鎖聯盟,此舉激怒了拿破崙,他決定親自率軍好好教訓一下俄國,以此來鞏固自己歐洲大陸上的權威。
1812年夏,拿破崙集結了法國及奧地利、瑞典等國共計60萬大軍大舉入侵俄國,俄法戰爭爆發。
俄羅斯帝國幅員遼闊,環境複雜,拿破崙同樣考慮到了這一點,所以在開戰前,足足拿出兩年時間進行後勤方面的準備,待糧草與運輸車隊準備妥當後,拿破崙才率領聯軍向俄羅斯境內進發。
俄羅斯帝國的邊防軍實力遠不及拿破崙率領的聯軍,所以沒做太多抵抗就開始後撤,但是俄羅斯境內崎嶇的小道也拖慢了聯軍行軍的速度,複雜的交通環境也讓聯軍的後勤開始出現問題,聯軍中一些非法國軍隊開始逃跑。
但儘管如此,以法軍為核心的聯軍仍然保持著較高的戰鬥素養,在進入俄羅斯境內後,雖然俄軍也試圖組織幾次防禦作戰,但都以失敗而告終。
直到9月17日,俄軍才在莫斯科外圍組織起了一場有效的防禦作戰,此戰打得相當慘烈,最終拿破崙領導的聯軍表現出了更高的戰鬥素養,擊敗俄軍直逼莫斯科。
拿破崙的計劃是透過一場激戰佔領莫斯科然後迫使俄羅斯帝國投降,但是令拿破崙沒有想到的是,俄軍竟主動放棄了莫斯科,並在撤出莫斯科前堅壁清野,留給聯軍一座空城。
聯軍佔領莫斯科後無法獲得補給,只能在佔領莫斯科一個月後撤出,而在這一個月的時間裡,俄羅斯帝國卻下達了全國動員令,對俄羅斯境內的成年男子進行極限動員,待聯軍撤出後,俄軍組織起了近100萬軍隊對聯軍發起反擊。
俄軍首先封鎖了聯軍撤出俄國的近路,迫使聯軍由原路返回,因為聯軍來時的路更加難走也更不容易找到食物,然後俄軍不斷派出小股部隊襲擾聯軍,攻擊聯軍的補給線,聯軍苦不堪言,更多非法國軍隊開始逃跑。
11月26日,疲憊不堪的聯軍撤到今白俄羅斯境內的別津納河附近,俄軍搶在聯軍尚未渡河逃生的當口對聯軍進行了三面合圍,此時的聯軍士氣低落,在俄軍的猛烈攻勢下陷入崩潰,拿破崙率領殘部艱難逃回法國,此次遠征,順利回國的聯軍十不存一。
俄軍以頑強的作戰意識和正確的作戰策略,讓縱橫歐洲的拿破崙栽了個大跟頭。
帝國衰落:從克里米亞到日俄戰爭
19世紀中葉,俄羅斯帝國的擴張之路已接近極限,表面上看,帝國疆域廣闊人口眾多,但這種強盛的背後,是帝國內部矛盾重重和故步自封。
此時的俄羅斯帝國雖然表面上看起來強悍無比,但是在諸多技術領域已經與英法等世界一流強國拉開距離。
1853年,發展動力已陷入枯竭的俄羅斯帝國把目光集中在那個比它更“老”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俄羅斯帝國認定奧斯曼帝國已經垂垂老矣,根本不足為慮,於是在巴爾幹問題上步步緊逼,奧斯曼帝國拒絕讓步,雙方兵戎相見。
戰爭之初,交戰雙方僅僅是俄土兩國,俄羅斯帝國取得了一定的戰場主動權,但即便對手只有土軍,俄軍也難以形成碾壓式的優勢。
隨著戰爭開打,英法兩國立刻對俄軍發出警告,要求其立刻撤軍,但俄方認為其可以依靠普魯士和奧地利盟友,所以並未將英法兩國的警告當回事。
但是當英法兩國真正對俄用兵,其才驚訝地發現,奧普盟友作壁上觀,俄方不得不獨自面對英法土聯軍。
俄方雖然意識到可能不敵,但是還是想通過幾次漂亮的軍事行動為自己在談判桌上多獲取一些籌碼,但很可惜,這不過是俄方的一廂情願。
陸戰方面,俄軍面對裝備精良訓練有素的英法軍隊戰鬥接連陷入被動。
海戰方面,俄羅斯黑海艦隊的木製風帆戰艦面對皇家海軍的蒸汽戰艦毫無還手之力,連俄海軍官員都自認為毫無勝算,只能自沉艦船以拖慢英法海軍的腳步。
在主戰場克里米亞半島,英法土聯軍與俄軍圍繞登陸與反登陸作戰展開激烈交鋒。
儘管處於劣勢,俄方仍希望透過投入更多兵力來逆轉戰局,而英法方面則將更多先進裝備投入戰場,處於劣勢的俄軍士氣低落,在付出巨大傷亡後終於決定停戰。
克里米亞戰爭被稱為“第零次世界大戰”,這主要是因為戰爭涉及國家眾多,且大量先進技術和戰爭理念被應用到戰場之上,此役,俄軍損失達52萬餘人,戰爭中暴露出諸多社會問題已經暗示其帝國內部矛盾已經不可開始變得不可調和。
20世紀初,垂老的俄羅斯帝國又盯上了另一個更加衰落的帝國:孱弱無比的大清國。
俄軍在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中出兵最多,戰爭結束後,也沒有像其他列強一樣離開中國,而是賴在中國東北不走。
大清國自知不是俄國對手,只能寄希望於日本支援,俄軍在東北的長期駐紮本就嚴重損害日本利益,日本方面極度不滿,於是,日本全國上下決定賭上國運,與俄軍進行一場生死大戰。
戰爭同樣分陸海兩個方面,無論是陸戰還是海戰,俄軍原本都胸有成竹。
海戰方面,俄方原本計劃太平洋艦隊堅守不出,待波羅的海艦隊回援後合擊日本海軍聯合艦隊;而陸戰方面,俄方在加緊修建西伯利亞大鐵路,準備從歐洲大量調兵徹底打垮日本陸軍。
但是,這兩個計劃都因俄國內部糟糕的組織效率而泡湯,俄太平洋艦隊由於一系列魔幻操作,在未等到波羅的海艦隊時就被日本海軍聯合艦隊全殲,全殲俄太平洋艦隊後,日本海軍聯合艦隊甚至有大把時間修整來等待俄波羅的海艦隊。
陸戰方面,日軍完全以一種不要命的姿態接連向俄軍發起猛攻,而西伯利亞大鐵路直到俄陸軍被完全擊敗也沒有成功通車。
最終,日俄雙方的決戰在對馬海峽上演,師老兵疲的俄波羅的海艦隊面對以逸待勞的日本海軍聯合艦隊全軍覆沒。
面對風雨飄搖的沙俄,日本賭贏了,從此躋身列強行列,而歷經近3個世紀的俄羅斯羅曼諾夫王朝即將走到生命的盡頭。
力挽狂瀾:衛國戰爭
20世紀初,儘管疆域遼闊,但國內已是矛盾重重,且這種矛盾已經難以透過改革來化解,一場狂風暴雨已在醞釀。
1917年,俄國先後爆發了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最終列寧領導的布林什維克奪取了全國政權,新建立的蘇俄政權以與周邊國家組成聯盟的方式建立了一個新的國家:蘇聯。
蘇聯建立前後,俄羅斯大地上曾烽煙四起,舊沙皇軍隊與外國干涉軍一度奪取了整個俄羅斯大半國土,但是他們最終都被蘇聯紅軍打退。
政權鞏固後,蘇聯以計劃經濟迅速實現工業化,二戰前,其工業產值已經達到世界第二。
斯大林上臺後,在國內實施了“大清洗”,很多高階軍官都被處決,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蘇軍的戰鬥力。
納粹德國閃擊波蘭後,蘇聯意識到蘇德必有一戰,於是蘇聯開始積極在周邊佈置戰略緩衝地帶,蘇聯曾向芬蘭提出交換領土,被芬蘭拒絕後,蘇聯對芬蘭發起大舉進攻,當時蘇聯軍隊有500餘萬人,芬蘭總人口不過400餘萬,這是一場不對稱戰爭,但蘇軍在戰鬥表現很差,本以為幾周就取勝的戰鬥打了四個多月,蘇聯雖然最後取得勝利,但是傷亡是對方近10倍。
蘇芬戰爭讓希特勒認為蘇聯弱不禁風,於是決定提前進攻蘇聯。
戰場初期,納粹德軍摧枯拉朽,一開戰就重創蘇軍,並佔領了當時蘇聯第三大城市基輔。
面對強悍的德軍蘇聯開始了全國總動員,工廠開始大量生產軍用物資,並調動遠東的部隊回援,同時,來自英美的援助也開始源源不斷趕到蘇聯。
1942年,雖然德軍仍舊佔據戰場主動權,但是一舉攻陷莫斯科迫使蘇聯投降的計劃並未實現。
1942年夏,最慘烈的斯大林格勒戰役打響,蘇軍在先在劣勢兵力下頑強抵抗了3個多月,將德軍牢牢困在斯大林格勒,而後對德軍實施反包圍,最終全殲德第六集團軍,蘇德雙方的力量對比開始出現逆轉,隨著德軍在庫爾斯克戰役中失利,戰爭局勢徹底逆轉,蘇軍開始大規模的反擊作戰。
並一路反推至柏林,徹底打敗了納粹德軍。
蘇聯軍隊憑藉英勇無畏的抵抗擊敗了窮兇極惡的納粹德國,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帝國墳場:蘇聯侵阿,慘淡收場
二戰結束後,世界進入冷戰時代。
20世紀70年代,蘇聯國力達到頂峰,甚至一度擁有壓美國一頭的趨勢,此時的蘇聯信心滿滿,認為自己稱霸全球指日可待,於是蘇聯希望控制阿富汗來獲得進入印度洋的入海口,在扶持傀儡政權的嘗試失敗後,蘇軍不再掩飾,於1979年大舉入侵阿富汗。
常規戰來講,蘇聯侵阿的軍事行動十分成功,蘇軍一天就控制了阿富汗首都喀布林,一週就控制了阿富汗境內所有大城市的交通要道,按照常理來講,完成這些的蘇聯已經成功佔領了阿富汗,但是有“帝國墳場”之稱的阿富汗又豈能常理考量。
當時的阿富汗是前現代化國家,相比於一個國家,它更像一個部落聯盟,即便幹掉了阿富汗中央政權,阿富汗各部落武裝仍就以游擊戰的方式襲擾蘇軍,攻擊蘇軍。
這些部落武裝的抵抗慢慢將蘇軍拖入戰爭泥潭。
蘇軍深陷阿富汗,作為老對手的美國又豈會“坐視不管”,美國一方面秘密向阿富汗境內的各游擊隊提供武器和訓練,一方面利用輿論優勢,號召全世界的穆斯林前往阿富汗參與抵抗蘇軍的“聖戰”。
漸漸地,蘇軍無奈地發現,阿富汗境內的游擊隊永遠也打不完,不但打不完,他們的戰鬥力還越來越強。
蘇軍隨後放棄了對阿富汗境內游擊隊的全面進攻,改為重點進攻,但是那些被蘇軍“重點照顧”的阿富汗軍隊中又偏偏有很多戰鬥力強,意志堅定的“硬骨頭”,盤踞在潘傑希爾谷地的馬蘇德帶領他麾下的游擊隊挫敗了蘇軍九次圍剿,讓蘇軍顏面掃地。
當然,對於強大的蘇軍來說,戰場上的這些問題可以克服,真正的危機來自國內。
蘇軍發起侵阿戰爭時,國際油價處於高位,蘇聯財政寬裕,即使前線不順利,也總能維持,但隨後的幾年中,國際油價掉頭向下,蘇聯財政吃緊,無力繼續維持在阿富汗的軍事行動。
1989年,蘇軍灰頭土臉離開阿富汗。
失敗的阿富汗戰爭猶如壓垮蘇聯這個巨人的最後一根稻草,1991年蘇聯成為歷史。
總結:哪些仗打的贏?哪些仗打不贏?
以上是對俄羅斯戰爭史的簡單回顧,現在我們可以簡單勾勒出俄羅斯(蘇聯)軍隊的戰鬥特點:
第一,俄(蘇)軍隊確實很少有以少勝多的戰例,當然,其原因更多是因為俄(蘇)軍隊很少以劣勢兵力與對手作戰。
第二,生死存亡之時,俄(蘇)軍隊大多可以戰勝強敵,取得勝利。
第三,俄(蘇)軍打仗只抓重點,不拘小節,喜歡長驅直入,不講技巧,正面硬剛,所以戰爭中的傷亡通常較大,而如果戰場適合俄(蘇)軍隊長驅直入,俄(蘇)軍隊通常能有所建樹,而如果戰場不適合俄(蘇)軍長驅直入,則其常常要吃虧。
綜合以上三點可以得出一個結論:俄(蘇)軍打仗不講技巧,勝在體量。
戰爭是極端的政治,軍隊的體量是一個國家社會動員能力的體現,而戰爭時期一個國家內各部門的協調能力則是一個國家社會組織效率的體現。
俄羅斯這個民族的動員能力較強,正因為如此,俄軍很少在兵力上處於劣勢。
而在國家的上升期(無論是沙俄還是蘇聯),俄(蘇)軍組織效率較高,體量上的巨大優勢再加上還不算太低的組織效率,讓俄(蘇)可以戰勝一切強敵。
而在國家的衰落期,俄(蘇)軍就算能夠勉強地糾結起一支龐大的軍隊,其組織效率也不高,這往往導致俄(蘇)軍體量優勢發揮不出來,最終招致戰爭失敗。
俄羅斯人擁有高度的民族認同,在國家遭遇滅頂之災時,她的人民總能團結一心結成牢不可破的聯盟,這樣的聯盟高效而強大,任何強敵都難以撼動;而當國家陷入內憂外患,權貴們為轉移國內矛盾而發動的戰爭,通常不會帶來軍隊之間的有效配合,不但不會帶來好的戰果,還會帶來極為嚴重的反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