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大燮生於1859年,浙江錢塘人。晚清至民國時期外交官,政治家,北洋政府國務總理。
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汪大燮被改派為外交代表。
1913年8月,汪大燮辭去駐日外交代表職務回國。9月,出任熊希齡內閣教育總長,次年3月,轉任主管行政訴訟、負責糾察行政官吏不法行為的平政院院長。
1914年5月,又任立臨時立法機構參政院副院長。後因不贊同袁世凱稱帝,掛冠而去。
1916年6月袁世凱病死,汪大燮被國務總理段祺瑞任命為交通總長。
1917年2月,他代替曹汝霖充任赴日專使,代表北洋政府授予日本大正天皇大勳章。回國後不久,汪大燮反對張勳復辟帝制,段祺瑞再任國務總理後,汪大燮出任外交總長,由此登上了外交舞臺的頂峰。
1917年2月,中國政府準備對德、奧絕交、宣戰,但卻因此事引發政爭,直到8月14日,中國政府才宣佈對德、奧宣戰。汪大燮與陸徵祥等在京的外交派為推動中國參戰做過積極努力。當參戰實現後,在汪大燮主持下,外交部積極與協約國集團談判參戰條件,尤其是直接與代管德、奧在華利益的荷蘭駐華使館交涉,維護中國利益。對德、奧宣戰,為中國參與後來的巴黎和會打下了基礎。
1917年11月22日,內閣總理段祺瑞因"武力統一"失敗而辭職,汪大燮以外交總長身份代理國務總理。但同月30日,他辭去兩職,暫時脫離了北京官場。
1919年4月30日,英、法、美將德國在山東攫取的權利交由日本繼承,並寫入和約。中國代表團圍繞山東問題的交涉失敗,已被逼入簽字與否的死衚衕。面對困境,汪大燮主張拒籤和約,但總理錢能訓密電陸徵祥簽字。汪大燮憤而辭職,並命令結束外交委員會活動。參與策劃了中國現代史上著名的"五四運動"。
晚年的汪大燮熱心教育,創辦北京平民大學,任董事長兼校長,並致力於紅十字會等慈善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