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在以前的蘇聯時期,還是在蘇聯解體後的烏克蘭,哈爾科夫馬雷舍夫運輸機械製造廠始終是開發和生產主戰坦克的骨幹企業之一。
▲ 哈爾科夫馬雷舍夫運輸機械製造廠對T-80坦克進行技術改進
該廠的成立可以追溯到1895年。當時在哈爾科夫火車站附近成立了一所生產蒸汽機車和配件的工廠,哈爾科夫蒸汽機車製造廠。1897年12月5日,該廠開始生產蒸汽機車,1911年開始生產內燃機和發電機。
1922年,該廠被易名為哈爾科夫共產國際蒸汽機車製造廠。1920~1923年間,該廠還修理了30輛在戰爭中繳獲的外國坦克。而且隨著對鑄造裝甲技術的掌握,該廠開始生產坦克裝甲車輛。
1927年11月,根據蘇聯紅軍人民委員克利緬特·伏羅希洛夫的命令,該廠組建了特種機械製造設計局(該局後來演變為哈爾科夫莫洛佐夫機械製造設計局,就是後一節要介紹的企業),開始研製T-12坦克,並在1929年12月開始生產。這款戰鬥全重4噸的T-12,是蘇聯第一種雙炮塔坦克。
▲ T-12坦克的主炮塔裝一門45毫米火炮,火炮右側和炮塔左側還有球形機槍座,各裝一挺7.62毫米機槍。主炮塔頂上是個機槍塔,裝一挺7.62毫米機槍。
此前蘇聯以雷諾FT-17為參考,設計製造了MS-1坦克(後來稱T-18)。T-12的外形有很大改動,後來還被髮展為T-24。雖然由於當時蘇聯工業基礎薄弱,T-12的可靠性不佳,但它為後來研製BT系列坦克積累了重要經驗。
1939年,該廠易名為哈爾科夫第183號工廠。此時該廠不僅生產BT-2、BT-5、BT-7和BT-7M輕型坦克,還參與了T-34坦克的研製。
▲ BT-7坦克
▲ 蘇聯首次展示T-34中型坦克
二戰爆發前,該廠除了製造坦克,還有蒸汽機車、履帶式拖拉機、船舶柴油發動機製造車間,已經是一個大型軍民融合多樣化的軍工企業。
蘇德戰爭爆發後,該廠遷往烏拉爾地區,在坦克設計師亞歷山大·莫洛佐夫的領導下,繼續研製和生產T-34系列和T-44坦克。
二戰結束後,該廠重新遷回哈爾科夫,投產了T-54/55坦克。此外,他們還生產TE蒸汽機車、2000馬力的D-100型柴油機。50年代,該廠以牽引機車為基礎,為蘇聯軍隊研製了BTM-3型高速戰壕挖掘機。
▲ BTM-3型高速戰壕挖掘機
1960年,該廠再次易名為哈爾科夫馬雷舍夫運輸機械製造廠。這個名字一直保持至今。
1964年,該廠開始批次產T-64坦克(莫洛佐夫設計局設計),以及功率700馬力的5TDF渦輪增壓柴油機。
1987年,哈爾科夫莫洛佐夫設計局將T-80(列寧格勒的基洛夫工廠研製)的燃氣輪機換成6TD-1柴油機,形成了T-80UD坦克。到蘇聯解體前,馬雷舍夫運輸機械製造廠已經生產了約500輛T-80UD。
▲ 換裝6TD-1柴油機的T-80UD坦克(專案478B“樺樹”)
從二戰後到蘇聯解體前,該廠平均年產坦克裝甲車輛約800輛,員工人數一般都超過萬人,如果算上協作企業的員工人數,超過15萬人。蘇聯解體時,廠裡還有約350輛T-80UD。
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烏克蘭的軍工協作鏈條斷裂,烏克蘭自身也經濟惡化、軍費銳減,一度造成馬雷舍夫運輸機械製造廠沒有訂單,工資不能及時發放,員工流失了一半。為了解決工資拖欠問題,該廠將部分廠房賣給波蘭企業。他們還曾試圖轉產聯合收割機、採礦裝置、火炮等其它產品。1997年,該廠與巴基斯坦簽署320輛T-80UD坦克合同(總價值約5.5億美元),還得到按北約標準生產120毫米坦克炮的合同。但這些努力還是無法讓其擺脫瀕臨倒閉的困境。
▲ 馬雷舍夫運輸機械製造廠生產車間
2010年,由於拖欠債務高達5.78億美元,烏克蘭政府決定對該廠管理機制進行改革,將其轉交給烏克蘭國防工業公司管理。同時,烏克蘭政府還決定撥款量產T-80BM“圍牆”和T-64BM“寶劍”坦克,裝備給烏克蘭陸軍。
▲ T-64BM“寶劍”坦克參加閱兵式
2011年,該廠與伊拉克、泰國和蘇丹簽署合同,出售BTR-4和BTR-3E1裝甲輸送車和T-80BM“圍牆”坦克,合同總金額達到7.77億美元。這終於讓瀕臨倒閉的廠子看到了一線希望。拖欠債務問題得到緩解,該廠終於在烏克蘭獨立後第一次招募了新員工。
但是2014年克里米亞事件後,由於工廠領導層變更頻繁,工廠技術工人輪流到烏軍部隊參與坦克維修,該廠的生產能力又嚴重下降。從那時到2019年12月,該廠居然只生產了1輛全新的坦克,幾乎是從製造廠變成了修理廠。
▲ 2019年,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到該廠視察
2021年,該廠與巴基斯坦簽署維修T-80UD坦克的合同,總價值超過1.1億美元。此外還計劃恢復為烏國防部生產BTR-4裝甲輸送車及其零部件的工作。這也許能讓馬雷舍夫運輸機械製造廠擺脫瀕危困境,但現在恐怕都成了泡影。
▲ 為巴基斯坦軍隊改進的T-80UD坦克
P.S. 《兵器知識》雜誌的投稿郵箱已更換,新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