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編輯:畢陸名
想必大家聽說過這樣的事情,某天家裡的老人突然不沉迷於跳廣場舞了,而是愛上了理財,可能自己不時還會被問道“我看我朋友圈裡那誰,每天都發自己的收益截圖,躺著賺錢!你快幫媽看看現在什麼理財產品這麼賺錢啊?”這時,你就要提醒一下:提高風險防範意識,小心落入不法分子圈套!這不,株洲就有百餘人不幸“中招”,損失慘重。
據中國裁判文書網官網披露的一則刑事判決書顯示,株洲一公司負責人杜某某,聘請業務員透過發傳單等形式,以年利息最多12%和現金返利最高4%的高額回報為誘餌,吸引老年人繳納預定養老服務金,非法吸收201人存款金額1288.72萬元,造成損失1097.29萬元。最終杜某某犯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判處有期徒刑四年六個月。
那麼,老年人投資理財如何避免被“坑”?老年人適合投資什麼理財產品?小編在這裡一一解答。
200人損失近1100萬,老總獲刑
據刑事判決書顯示,2018年3月2日,長沙市某公司株洲分公司正式成立,負責人為杜某某。公司在無金融資質情況下,杜某某聘請業務員,透過發傳單、開推介會的形式,以年利息7%-12%和現金返利3%-4%的高額回報為誘餌,吸引老年人繳納預定養老服務金。
經《司法檢驗報告書》鑑定:公司非法吸收201人存款金額1288.72萬元,造成損失1097.29萬元。案發後,杜某某等主動到公安機關投案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並自願認罪認罰。此外,杜某某還主動退還違法所得7.6萬元及名下JEEP汽車一臺。杜某某因涉嫌犯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於2020年6月3日被株洲市公安局荷塘分局刑事拘留;經檢察院批准,同年7月8日由該局執行逮捕。
這家公司是如何吸引這麼多老年人投資者的呢?據杜某某的供述透露了公司融資方式,主要是透過做營銷,以高息返點吸引老年客戶過來公司投資,公司規定給客戶的返利區間是9-12%,具體來說就是辦理養老卡,養老卡分為以下幾種:
體驗愛心卡(投資1萬元,公司承諾的年利息是7%,也就是700元,然後3%-4%的現金補貼)、白銀卡(投資3萬元,公司承諾的年利息是8%也就是2400元,然後3%-4%的現金補貼)、至尊卡(投資5萬元,公司承諾的年利息是9%,也就是4500元,3%-4%的現金補貼)、雙至尊卡(投資10萬元,公司承諾的年利率是10%,也就是10,000元,然後3%-5%的現金補貼)、金尊卡(投資15萬元,公司承諾的年利息是11%;就是16500元,年利息公司稱為福利補貼,另加然後3%-5%的現金補貼),鑽石卡(投資20萬,公司承諾的年利息是12%,也就是24000元一年,年利息公司稱為福利補貼,另加3%-5%現金返現稱為植樹補貼)。公司總部有夏日往北、冬日往南的活動,就是總部有時會開展夏天區北邊的公寓旅居,冬天去南方的公寓旅居。
最終,經株洲市荷塘區人民法院審判,杜某某犯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判處有期徒刑四年六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五萬元。
老年人投資理財如何避免被“坑”
老年人投資存在兩種極端,一種是比較保守的風格,生怕被騙,風險承受能力極低;另一種是極易相信別人,被高收益吸引到各種套路里去。
從合法合規的投資來說,老年人投資理財主要投向以下幾個方向:
銀行存款
銀行存款受存款條例保護,50萬以下100%賠付。也是長久以來大家都養成的儲蓄習慣。
國債
國債以國家信用為憑證,可以說是很受老年投資者的歡迎。
理財型保險
理財型保險一般都是未來大幾十年後才開始領取,有點類似於養老金,不過有部分可能次年或15年後就可以領取。但一般購買理財保險的主要是期待它持續的潛在收益率。
老年人理財被坑也一般集中於非法融資、數字貨幣騙局、套路貸等,一般都是以高收益為誘餌,輔助一些贈品和廣告等虛假宣傳。或者說是利用資訊不對稱,和片面的描述引誘老年人購買超出自身風險承擔能力的理財產品,最後血本無歸也無處可說。
老年人投資理財應該注意什麼?
針對老年人的行為特點,老年人在投資理財時應該注意以下三點:
首先,警惕高收益理財產品。“收益越高風險越大”是基本投資規律。普通老年人承受風險能力弱,在理財策略選擇上,宜以穩健為先,千萬不要相信“零風險、高回報”的宣傳。除非個人經濟實力較強,能達到信託、私銀理財或是私募基金的購買門檻,否則對於普通老年人來說,目前收益率超過6%的理財產品可信度較低。
其次,不要貪圖小便宜。對於銷售人員上門送溫暖,承諾帶老人免費旅遊,免費送大米、送雞蛋等活動,一定要提高警惕,牢記“天上不會掉餡餅”,即便參加某些公益講座等活動,也不要被忽悠購買投資理財產品,很可能會遭遇投資陷阱。
最後,投資前要和家人溝通。很多老年人不會上網,資訊相對閉塞,遇到話術高超的理財產品業務員,很容易被忽悠。因此,做出投資決策前要和子女、家人多溝通交流,請他們利用網路等媒介對所投專案進行調查,一定要了解投資的是什麼、投資過程中有哪些風險及所投公司的歷史背景。
此外,老年人在進行投資理財時,還應注意保護個人資訊保安。妥善保管個人資訊,不要將卡號、證件號、姓名、手機號、簡訊驗證碼、交易(查詢)密碼等敏感資訊告知他人、中介或在公用電腦上留存上述敏感資訊,也不要回復要求提供上述敏感資訊的可疑郵件或簡訊。
注重網上支付安全。一是網上交易前應當確認網址是否正確,完成網上交易後應當及時退出,避免發生後續風險交易。二是應避免使用公用Wi-Fi進行網上支付,不要掃描來源不明的二維碼、登入不明網站。三是應認清官方渠道,切勿輕信不明身份的電話、網路聊天工具或其他形式提供的非正規網路連結。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