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供圖
這裡曾是北京西北郊一個默默無聞的小村莊。而今天,這裡是享譽世界的“中國矽谷”,是孵化頂級科技企業的“夢工廠”,是產生鑽石效益的“黃金之地”,是中國未來的“數字之城”……這裡有個好聽的名字——上地。
20世紀80年代,伴隨著時代改革大潮,中國開始了“發展高科技,實現產業化”的戰略佈局與探索。由國務院批准建設的北京新技術產業開發試驗區上地資訊產業基地,拉開了北京高科技產業園區建設的序幕。1992年3月12日,北京實創高科技發展總公司正式成立,由此開啟了全國第一家以企業形式開發建設園區的全新嘗試。
歲月如流,滄海桑田。30年後,作為這片土地的總髮展商,作為上地科技園區的開發者和建設者,實創人鐫刻在上地的是一條清晰的探索之路、創新之路、發展之路。
30年前的小村莊有了新起點
30年前,上地村的村民以耕作為生。樹村離上地村不遠。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居住在樹村的人們大都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傳統農耕生活。20世紀90年代,上地開創了新歷史,面貌煥然一新。當時,北京中關村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實驗區規劃建設產業基地已提到日程,一部分企業經過創業階段,市場擴大了,有一定數額的資金積累,自主創新的技術所形成的小批次產品已得到使用者認可,建立研發、生產基地,成為企業再發展的關鍵;但是,中關村作為孵化器具有得天獨厚的智力環境,卻缺少發展空間,房地產價格昂貴,更不具備規劃產業基地的可能。這些情況被北京新技術產業開發試驗區的工作人員看在眼裡記在心裡。1988年5月10日,國務院批准了《北京市新技術產業開發試驗區暫行條例》,明確規定:以中關村地區為中心,在北京市海淀區劃出100平方公里左右的區域建立北京市新技術產業開發試驗區。這標誌國內第一個新技術產業開發試驗區正式誕生。
1988年,中科院科理高技術公司提出上地村適於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同時提出申請籌建科理工業園。經國務院、北京市政府批准,1991年10月21日,上地資訊產業基地在一片農田和村莊的原址奠基。1991年立項後,當年就完成了徵地、環境評估、整體規劃和部分市政道路工程。同時,試驗區辦公室決定成立北京實創高科技發展總公司,負責上地資訊產業基地的開發建設,並委託試驗區辦公室常務副主任王思紅任總經理。
1992年3月26日,“北京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試驗區上地資訊產業基地土地使用權有償出讓、轉讓新聞釋出會”在香格里拉飯店舉行,宣佈市政府將上地土地使用權出讓給實創公司,實創公司可以向中外投資者轉讓,期限為50年。這是北京市第一次實行土地使用權轉讓,這一突破大大加快了上地基地的建設步伐,吸引了一大批中外投資者。因此,實創人以這具有標誌性意義的一天作為上地資訊產業基地生命的起點。
“上地模式”漸獲認可
實創在北京市政府的指導引領下,成為北京第一次採用土地“批租”方式實施空間開發的實踐者;第一次採用推廣“六圖兩書”的市政開發模式;第一次組成由首規委、規劃局和企業“三人小組”現場辦公加快審批速度的工作方式;第一次整建制的由市場經營者實施“農轉工”……這些大膽嘗試,有力推動了園區開發建設,為政府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有償使用土地資源提供了寶貴經驗,創造了業界公認的“上地模式”。
1992年的聯想還是一個新生企業,上地資訊產業基地對聯想張開了友好的手臂,以相當優惠的價格,將聯想拉進上地。當年12月25日,“聯想集團上地產業基地”正式投產,聯想成為第一家在上地投產的企業。1995年9月,IBM中國研究中心(CRL)在上地資訊產業基地宣告成立,這是IBM在全球設立的八個研究中心之一,也是IBM在發展中國家建立的第一個研究中心。1996年3月,由日本三菱電機株式會社、三井物產株式會社和中國四通集團共同投資的三菱四通積體電路有限公司(MSSC)正式成立,坐落於上地八街七號。1997年10月,北京市首家留學人員創業園——“北京市留學人員海淀創業園”成立在上地東路29號的二標廠房,這拉開了北京市留學人員創業園建設的大幕。1999年底,上地資訊產業基地南區基本建成。基地總建築面積160萬平方米,累計開復工面積156萬平方米,竣工面積104萬平方米,市政基礎設施建設基本完成,交通、電力、銀行等服務設施配套到位。聯想、方正、彩虹、華為、三菱四通、IBM中國研究中心、諾和諾德中國總部、新奧特等264家企業進駐上地基地,其中70%為電子資訊產業。1999年,高新技術產業工業總產值142億元,上繳國家稅金4.84億元,出口創匯3500萬美元。
2000年底,時任市委書記賈慶林、市長劉淇親自踏勘,將中關村軟體園選定在海淀區東北旺,上地資訊產業基地西側,南靠北大生物城,西臨東北旺苗圃。隨著中關村軟體園的落成,意味著有更多高科技公司入駐上地,增加了職業選擇的資源。2007年1月,百度簽下上地科技園區最後一塊空地使用權,這塊僅剩的55畝地塊,空了3年,本欲向世界500強招商,最終選擇了百度。
上地資訊產業基地是中關村科技園區的核心所在,是展示北京高科技產業發展的重要視窗。實創從建園伊始,就堅持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引進,扶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有持續創新能力的高新技術企業入駐,華為、浪潮、百度、快手、神州數碼、漢王科技等著名企業在上地設立總部或研發中心,國際知名企業如IBM、發那科、諾維信等公司入駐上地,目前上地的產業結構是電子資訊佔50%,網際網路和大資料佔18%,軟體和技術開發與服務佔比15%。招商中能夠保持這樣純粹的高階結構,在全國近百家高科技園區獨樹一幟。
新時代啟航新徵程
在業界,許多人把上地比作科技公司的“黃埔軍校”,實創由園區建設者變身為“綜合孵化器”,建立起“科研—技術—孵化—產業投資—企業壯大”的成長鏈條,搭建政產學研交流平臺,促成園內企業與知名大學緊密合作,500多家企業在這個“搖籃”裡孵化壯大,IT企業的研發水平在全國遙遙領先。
2011年,北京市規劃委員會批覆了中關村軟體園二期控制性詳細規劃,中關村軟體園二期位於海淀北區4—5街區,北至後廠村路,南至西北旺南路,西至西北旺東路,東至東北旺西路,同年7月,中關村軟體園二期部分入園企業舉行了集體開工奠基儀式。騰訊、百度、聯想等多家企業都將入駐中關村軟體園二期。
從2001年開始,實創按照北京市高新科技園區開發建設的規劃部署,先後承擔起中關村環保科技示範園、中關村創新園和永豐新區的開發建設任務。實創始終堅持前瞻性規劃,高標準設計,科學統籌新園區空間佈局、產業結構、道路交通和生態環保,合理佈局園區創新要素和配套服務功能,不斷提升園區開發建設品質,大力引進世界500強企業,保持園區建設的領跑地位。
實創與上地共同開啟“數字之城”建設,一群年輕的創業者將想象中的科幻故事移植到現實生活中。由“策源地”深耕全球“應用層”,加速“經濟物聯”“生活數聯”“治理智聯”的全方位數字化轉型,讓數字經濟賦能社會治理和社會生活。
30年來,實創以“一流的質量、一流的速度、一流的協作、一流的效益、一流的服務”為建園標準,共計完成園區243公頃土地、289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的開發建設任務,實現了園區規劃、建設、招商、管理、運營、服務一體化,極大提升了園區建設品質。1998年被國家科委批准為國家火炬計劃上地軟體園;2001年通過了ISO14001國際環境管理體系認證;2005年被資訊產業部批准為首批國家電子資訊產業園。
明確的政策導向,優良的創業環境,美好的發展願景,吸引大批高科技企業考察入駐,截至2021年,上地資訊產業基地註冊企業總數超過20000家,擁有人才35萬人,園區第三產業主營業務收入4233.4億元,企業數量、人才數量、主營業務收入海淀區名列前茅。
今天的實創已從單一園區開發建設成長為實力雄厚的綜合性大型國有企業。業務涵蓋園區建設、城市服務、科技服務、科技投資,共有控股參股公司25家,員工1399人,年均收入30億元,年均利潤1.2億元,淨資產31.3億元。
實創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陳曉智表示:“加快建設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核心區,是中央、市委、區委交給我們的任務,是實創肩負的新的歷史使命。實創的全體幹部員工要抖擻精神、鼓足幹勁,整裝再出發,傳承和發揚‘務實、創新、堅韌、奉獻’的實創精神,向在座的老同志們學習,像老一輩實創人那樣賡續奮鬥,全身心投入到中關村科學城北區的開發建設中去,貢獻我們的力量,共同譜寫新時代區域創新和實創公司跨越式高質量發展的壯麗凱歌。”(記者 聶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