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疫情的持續以及國際局勢的動盪,我們近些年的日子不是很好過,加之人口老齡化和房地產綁架下的樓市,先是去槓桿隨後到來的強力救市訊號,都指明瞭兩個字:經濟。
在後疫情時代,經濟重啟是每一個國家都會面臨的難題,參考當年的美國羅斯福上臺以後就大搞基建,僱傭失業工人,將過剩的生產力釋放,挽救了美國於水火之中,而對於我們來說,當下的方向指向了“新基建”,而政府在後疫情時代中將會發揮新一輪的經濟刺激和投資之中的主導作用。
新基建簡單理解就是讓政府利用數字化發展的成果建設智慧城市大腦,讓“數字以及智慧化”重新定義生產資料以及生產力,這裡邊利用到的就是我們大家所熟悉大資料和雲計算,因此,對於各大網際網路雲服務大廠來說,能否具有政務雲建設的軟硬體技術以及建設經驗,就成了雲服務公司能否觸及政務雲的第一個門檻。
因為在這個過程中,政府是要透過完善政府數字化管理進而刺激經濟,而云服務廠商則是幫助政府完成這一目標,過硬的基礎建設設施和豐富的建設經驗非常重要了就。
那麼有哪些大廠能夠符合這個要求呢?老白相信有幾家即便我不說大家也能猜得到,是的,國內網際網路巨頭是最先映入眼簾的,雖然網際網路近些年屢受風波,但是他們如果認真做技術確實還是蠻厲害的,代表前三就是阿里雲、騰訊雲和百度雲;其次是傳統企業的華為雲、浪潮雲這些傳統的IT技術企業;國家代表隊有三大運營商中國電信、中國移動和中國聯通,他們的雲服務市場份額近兩年增長異常迅速,只是比較低調;最後還有以神州數碼為代表的系統整合商。
政務雲建設作為一個市場巨大的市場,政策各方面也是不斷利好,持續推進政府數字化程序,加快了地方政府雲落地的速度。2018~2020三年之中我國的政務雲增長速度分別為31.3%、25.7%和42.3%,在334個地級行政區中,已經有超過70%的235個地級行政區建設或招標政務雲,可見新基建的決心有多大。
那麼上面提到的各大雲服務廠商目前都是什麼情況呢?聽老白給大家一一介紹:
網際網路企業
首先我們介紹網際網路雲服務廠商,首當其衝的是阿里雲,阿里雲是國內最早一批接觸雲計算的網際網路大廠,經驗豐富,基礎設施完善,對於政務雲的蛋糕自然有一席之地,早在兩年前阿里雲就在政務雲的公有市場份額佔據了23%,而在2020年第三季度,阿里雲更是在中央國家計算採購市場份額超過一半,覆蓋人社局、交通部等部門。
除了中央部門,阿里雲還和地方機關單位有諸多合作,為多個省市的數字政務系統提供技術支援和服務,阿里依靠強大的技術和應用生態正在加速追趕第一的華為雲。
阿里雲不僅有成熟的軟硬體設施和紮實的經驗,同時在自研領域也很出色,他們的自研系統、架構以及晶片,都可為政務雲的建設提供保障。阿里雲還將雲上的業務逐漸智慧化,疫情期間的健康碼和行程碼以及國家反詐app的推出,就是政務雲的延申體現,對於效率的提升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
傳統it技術企業
傳統it技術企業的代表是華為雲,因在政務雲的起步早,因此目前華為雲在政務雲領域暫時排名第一,而其在政務雲建設方面也積累很多寶貴的經驗,政務雲作為政府的發展專案,對於合作的客戶和專案的推進都有著嚴格的要求,而服務廠商和地方政府建立信任也是個比較漫長的過程,因此先進入的品牌更有優勢,華為就是如此。
華為依靠自身研發優勢逐漸跟中石油、中石化等大型國企合作,同時下沉合作地方省級行政區,並設立辦事處,因此華為在很短時間裡將政務雲的營業額翻倍,這也讓阿里雲和騰訊雲學習了。
華為雲因此起步早,所以在政務雲可以說是其他雲服務商的老大哥,因此在業內目前也是標杆一樣的存在,不過長江後浪推前浪,後來居上的其他雲服務商也在發展並追趕。
國家隊代表“天翼雲”入場
除了前面的網際網路大廠和傳統it技術廠,還有就是國家代表隊,聯通雲、移動雲以及天翼雲,他們這三家因為是國企所以天然具備資源優勢,尤其是在政務雲這樣的板塊。雖然像政務雲這樣的專案首先考慮的是廠商實力,但是良好的政商關係和資源,也是非常重要。
天翼雲是中國電信的,因此背靠這個大樹天翼雲研發領域也很突出,可以和阿里、華為這樣的公司比拼,雖然起步比較晚,但是正在以非常快的速度發展,去年天翼雲增速為100%,遠超阿里雲的33%,增速超過阿里雲。
政務雲目前的基礎設施建設已經趨於完善,後面就是一體化的雲行業服務,就是各大廠商既有為政府搭建政務雲的能力,也能一條龍後續服務於後續的各個環節,進而節約政府成本,提升政府辦事效率。
而每個地方政府情況不同所需的解決方案自然也就不同,因此需要各大雲服務廠商能夠針對性的提出個性化解決方案並落地,這不僅需要技術的加持,也需要能夠做到因地制宜,如果可以在這個領域做出成績,一條龍的數字化服務幫助政府提升運營效率,老白覺得就算是一個成功的雲服務廠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