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以來,國內本土疫情反彈明顯,受影響省份數量和相關城市經濟體量,都創下了2020年3月以來的新高。政策要求從嚴從實開展防控工作,快速控制區域性聚集性疫情。在各地較為嚴格的疫情防控要求下,市內和跨區域人員流動明顯下降,線下聚集性、密接型消費受影響較大,旅遊出行、餐飲、商品房銷售等下滑明顯。工業生產總體尚保持平穩,但建築投資、貨運物流有所回落,部分企業的生產也受擾動。考慮疫情影響,我們預計一季度GDP同比增速為可能為5.0%左右。
至今已持續兩年有餘的新冠肺炎疫情,給世界經濟帶來了巨大的衝擊。在經濟活動大面積停擺的背景下,一系列問題讓許多餐飲企業大幅閉店,甚至走向破產,固然面臨許多人失業擇業。單人火鍋”呷哺呷哺、國內輕食“鼻祖”新元素、香港老字號許留山、做出過90億港幣市值的味千拉麵,海底撈等等,曾經輝煌的餐飲企業在2021年相繼閉店。
2021年有超過100萬家餐飲門店關閉,而在2020年這一數字為30萬家。近期共享充電寶頭部企業小電科技也開啟了裁員計劃,波及運營、KA、產品等多個部門,且公司並未承擔相應的裁員補償。據時代財經瞭解,此次裁員主要集中在底層員工,高層管理人員並未受影響。
我們再看向近兩年,十分慘淡的旅遊業,全國工商聯旅遊業商會聯合國家旅業網組織開展了一次關於疫情期間從業者失業狀況的專項調查,資料顯示,68.1%旅遊從業者處於失業狀態,半數以上失業超過一年。由此可見疫情對我國經濟和人口就業的短期衝擊不可避免。
受疫情衝擊,預計2020年全球經濟將下滑5.2%,這將是二戰以來最嚴重的經濟衰退。北美正在形成以墨西哥為製造業基地的供應鏈;歐洲正在形成以東歐國家為製造業基地的供應鏈;而東亞正在形成以東南亞和中、日、韓合作為製造業基地的供應鏈。未來美歐再度陷入“滯脹”並非不可能,而加強國內大迴圈一方面要給那些收入不高的人群賦能,提高他們的技能與收入,增強中國內部市場的消費能力,減少中國經濟對外部市場的依賴;另一方面要健全中國自主的產業鏈,在新的外迴圈裡,除了繼續開放外,中國還要考慮中國企業如何才能更好地“走出去”。
4月伊始,又有兩個三四線城市宣佈取消限購。今年以來超60城出臺穩樓市政策,包括福州、鄭州、哈爾濱、青島等熱點城市。這些寬鬆政策包括:直接給予購房補貼,包括三孩政策購房優惠在內的購房優惠;公積金政策寬鬆;降低首套房首付比例等。
近期部分城市的限購、限售也開始放鬆。因為3月份以來包括鄭州、哈爾濱、福州、衢州、秦皇島、青島即墨6地對限購限售政策進行了鬆綁或取消。而在3月16日,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召開專題會議上,是研究當前經濟形勢和資本市場問題。此次會議提到,關於房地產企業,要及時研究和提出有力有效的防範化解風險應對方案,提出向新發展模式轉型的配套措施。
在金融委會議後,近期各地調控節奏明顯加快,像鄭州,哈爾濱、衢州、秦皇島等在內的多個城市,對於限購、限售等各個政策進行了鬆綁或者取消,在土地市場方面也有不少城市進行了調整。國家統計局的資料顯示,今年1~2月份,商品房銷售面積達15703萬平方米,同比下降9.6%,其中,住宅銷售面積下降13.8%;商品房銷售額15459億元,下降19.3%,其中,住宅銷售額下降22.1%。
從3月份最新的市場表現來看,部分城市的找房熱度已經開始提升,疊加近期鄭州、哈爾濱等省會城市的鬆綁以及部分一線城市利率的下調,有助於市場進一步復甦。當然這裡面還有一個不確定的因素,那就是部分城市受疫情影響較大。
取消樓市限購,無須過於敏感,隨著樓市限購的取消,樓市的相關制度環境是否會調整。如果繼續沿用低成本徵地、抬高土地出讓金價格進而推高樓面價格的老方式,那麼樓市就確有可能重蹈大起大落的覆轍,這些城市取消限購,本身這類城市樓市動力原來就不足,加上這幾年房住不炒,幾乎擠乾淨了炒房客,樓市趨向日常的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