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必須有個貓眼,這對於防範意識強烈的中國人來說基本上是一個共識。甚至對於門來說智慧都不是需求的第一要素,而貓眼和門的防盜功能卻是人們的剛需。
在這一領域,過去有兩大產品成為了其中絕對的主角,那就是貓眼和可視對講。二者一個負責低端一個負責高階。
不過隨著智慧化的不斷深入,二者市場的特徵在近幾年都發生了飛速的變化。隨著二者競爭的愈演愈烈,整個智慧門鎖的細分市場無論是從規模還是從特點來看,都呈現出全新的發展勢頭。
發展迥異的兩個市場,哪個更適合切入?
從市場調研的結果來看,各有優劣。
從目前來看,智慧貓眼的發展現狀比較矛盾,既有現階段發展的亂象,又有廣闊的成長空間。
由於貓眼是一個功能性十分基礎的門禁附帶產品,人們對於貓眼的首要要求就是能看清楚就行,至於是否智慧則取決於使用者的需求。
權威調研顯示,目前我國傳統貓眼使用者的基礎體量龐大,佔據商品房家庭數量的80%比率,但智慧貓眼的滲透率卻不到1%。
其實這也是目前智慧家居市場的普遍現象,大部分使用者用不著也用不起如此多功能擴充套件的裝置,但能用的起的恰恰也不在乎這個東西到底多少錢。以中國目前智慧家居的配給現狀來看,一套完整的智慧家居裝修往往要20萬元以上,而智慧貓眼自然也在其中。
但這意味著智慧貓眼沒有搞頭嗎?其實也不盡然,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釋出的《2017年中國智慧貓眼行業發展前景及投資風險規避建議報告》,自2014年以來,在智慧家居市場的驅動下,智慧貓眼市場膨脹速度驚人。據資料顯示,2016年中國智慧貓眼出貨超過60萬臺,預計2017年智慧貓眼出貨超過110萬臺。
2018年,這個幅度迎來進一步的增強線上銷量增長超40%。此外,隨著國家對租賃市場的推動和管理,長租公寓數量未來將迎來進一步的增長。而智慧貓眼作為長租公寓的標配,在需求上也將迎來新的增量。
相比電子貓眼,可視對講的發展空間同樣在擴大,只不過其力度相比智慧貓眼來說要低一些。
根據 智研諮詢釋出的《2018-2024年中國可視對講系統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2017年我國可視對講行業產量3094萬臺(套),同比2016年的2721萬臺(套)增長了13.71%。
而整個可是對講的市場規模,目前也已經超過100億元,在安防市場的整體發展中佔據相當一部分市場份額。
但縱觀整體,可視對講是基於樓宇對講的衍生產品。而我國樓宇對講市場經歷過多年的發展,整體上無論是從渠道來看還是從廠商來看,都已經較為成熟,老牌的廠商諸如安居寶、廈門立林、福建冠林、深圳視得安羅格朗已經佔據了市場中相當大一部分的份額,留給新進者的機會已經不多。
而且可視對講不同於智慧貓眼,其在功能擴充套件上也相對有限,整體毛利也趨於穩定,很難再有高的擴充套件空間。
但智慧貓眼則不同,隨著智慧家居在我國的大規模爆發,未來包括智慧貓眼在內的智慧家居C端產品,將有可能迎來大規模的爆發。
以智慧貓眼為例,C端市場大有可為?
就目前的行業競爭格局而言,目前我國安防智慧貓眼的行業集中度總體而言仍然偏低,呈現出小而散的狀態,大多數廠家的年收入額並不高。
而我國智慧貓眼的廠商也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為數較少的行業領先企業它們主要面向中高階市場,透過持續在產品研發上的高投入,構建產品的價效比優勢和塑造公司品牌第二類企業是為數眾多的小規模企業,它們主要面向對價格敏感的低端市場,採用低投入、低成本策略,研發投人少,研發產品的功能較簡單,效能較低,透過產品低價參與市場競爭,同質化競爭問題嚴重。
然而作為智慧家居單品的智慧貓眼行業,如今迎來了新的模式——C端消費者模式。
這類模式的擁有者通常是擁有完備智慧家居生態的C端企業,如小米、360等等。他們透過較高的技術含量和極低的市場價格迅速在完成對行業內部中低端企業的洗牌。在他們的宣傳效應、生態效應以及極低的市場價格下,這些中小企業迅速被市場淘汰。而在市場的前期過程中,這些C端大廠甚至可能是虧本的。
但他們一點也不怕,因為他們賣的是生態,是一個屋子內所有的智慧家居的聯動效應,因此即便有單產品價格是虧損的,也瑕不掩瑜。但這個優勢卻足以幹掉這個行業內技術力較低的企業。
因此到最後行業內能活下來的只有這些C端大廠及面向中高階使用者的技術型企業。這些企業的使用者不在意價格,只在意功能的完善程度及美觀程度,因此這些企業依舊能夠活的很好。
而小企業便只能依賴於地方市場的佔有來勉強為生,境況大不如前。
如今的智慧貓眼市場,則恰恰處於這個趨勢的前期階段,即C端大廠開始進入,但中小企業依舊活的很好的階段。也就是大洗牌的前夕。
而隨著大廠的強勢進入,未來智慧貓眼行業勢必迎來行業的集中化,如今採取OEM生產的模式將一去不復返。大量做不出差異化、功能上千篇一律的企業或將面臨殘酷的考驗。正如同12年左右安防行業的洗牌一樣,如今的智慧貓眼行業,也馬上將面臨一番強烈的考驗。
市場越做越大,增速越來越快是不假,但其中玩家們要面對的恐怕是比以往殘酷得多的新一輪競爭。
而哪些廠商能活到最後,我們不妨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