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敢橫刀立馬,唯我彭大將軍!”
這是偉大領袖毛主席對彭德懷的評價,也是世人對他的第一印象。
彭德懷元帥戎馬一生,最為輝煌的時刻自然要數1940年在抗日戰場上,由他親自指揮的百團大戰。
1940年10月份,百團大戰獲得初步勝利,彭老總正在籌劃部署大戰的下一步作戰方略,一封從老家發來的電報遞到了他的手裡。
彭老總看完電報眉頭緊鎖,咬緊牙關,沒有說一句話,手中的電報還在微微地顫抖。半晌,他才把電報交給身邊的參謀,壓低聲音說:“把這件事報告給中央處理吧!”
那麼,到底是發生了什麼事居然讓彭德懷這樣的鐵骨硬漢也經受不住打擊?電報又為何是從他的老家傳送過來的呢?
讓我們一起回到那段戰爭年代,去了解歷史的真相吧。
一、百團大戰
1940年7月,坐在八路軍總指揮部的彭德懷正陷入沉思之中。
前不久,法國以迅雷之勢投降了德國,整個世界反法西斯形勢惡劣,由此侵華日軍氣焰更加囂張。
而國民黨軍隊在卻抗日戰場上節節敗退,他們不反思自身問題卻“倒打一耙”,把八路軍和紅四軍在敵後發展根據地的工作,說成是“遊而不擊”“儲存實力”。這些謠言導致少部分民眾被迷惑,喪失了抗戰勝利的信心。
而八路軍在丟後不斷地對日軍進行“騷擾”,也讓日軍頭疼不已。不得已採取了“囚籠”政策,妄圖困死八路軍。
現如今,整個抗日戰場已經陷入到了空前的危機當中。
“必須打一場大勝仗振奮人心。”彭德懷下定了決心。
經過一陣討論,由朱德、彭德懷、左權聯名簽署了破襲正太鐵路的《戰役預備命令》。
八路軍改編之初,只有三個師,共10個團。在這三年內,戰士們不畏艱險,在日軍後方建立根據地,發動群眾,實力已經是不可同日而語。
在彭德懷的指揮下,八路軍先後動員了約100多個團參加作戰,前後累積3個多月,共投入兵力約40萬人。
此次戰役的目的,是切斷敵人的命脈——破壞交通線。於是,八路軍各個隊伍,分別對華北地區,日軍用來運輸物資和兵源的鐵路、公路、水路、機場進行突擊摧毀。致使日軍的戰機、坦克、大炮無法發揮作用,也打破了日軍依靠交通線對八路軍的包圍。
這次戰役共斃傷日偽軍25800人,俘日偽軍18688人,繳獲了各種槍5900多支,被日本人稱為“挖心戰”,大大挫傷了侵略者的銳氣。
百團大戰無疑是抗戰時八路軍發動的最成功的一次戰役,極大地鼓舞了中國人民抗戰勝利的信心,並且打破了八路軍“遊而不擊”的謠言。
為此,蔣介石也不禁感嘆道:“這是一場了不起的勝利啊!只可惜不是我們國民黨的軍隊打出來的。”
蔣介石也“毫不吝嗇”地向朱德、彭德懷致電道:“貴部究此良機,斷然出擊,予敵甚大打擊,特電嘉獎。”彭老總對於老蔣這種口頭嘉獎不給實際物資的做法已是見怪不怪了,也只有“呵呵”一笑。
不過戰役勝利的訊息傳到延安後,毛主席也非常高興,給彭德懷發來賀電:“百團大戰真是令人興奮,像這樣的戰鬥是否可組織一兩次?”
有了毛主席的肯定,彭德懷底氣十足,開始著手準備“幹一票大的”。彭德懷先後指揮進行了一場場更大規模的突擊戰,打出了國威也打出了八路軍的“美名”。
可他沒想到的是,他正滿懷激情的時候,一場噩耗給他“潑了冷水”。而這場噩耗的始作俑者正是八路軍的“戰友”——國民黨。
二、“背刺”戰友
雖然百團大戰為中華民族出了一口惡氣,蔣介石本人也很開心,但開心的同時更多的是心有不甘,共產黨現在的實力超出了他的想象,也打亂了他的計劃。
眾所周知,蔣介石是最痛恨共產黨的。早在第一次國共合作時,正是蔣介石最先背叛革命,國共關係破裂,進行了長達十年的軍事鬥爭。
即使是918事變後,共產黨提出北上抗日口號,蔣介石依然主張“攘外必先安內”的政策,誓要先消滅共產黨,而對日本侵略者踐踏中國領土的事情視而不見。
正因為如此,才有了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蔣介石被張學良、楊虎城挾持,被迫同意停止內戰,放下曾經的恩怨,與共產黨進行第二次合作,攜手抗日。
國共兩黨雖然現在已經“重歸於好”,蔣介石迫於外界壓力也承認了共產黨所領導的軍隊是國民革命軍,但他內心根本不把八路軍、新四軍當做自己人。剋扣軍餉、不發補給和槍支彈藥已經成了“家常便飯”,還借用媒體到處造謠八路軍、新四軍“不抗日”“只發展”。
更可恨的是,蔣介石、閻錫山等國民黨派系首領,都默許甚至指使自己部下故意與共產黨引起衝突,從而以“不守軍紀”“破壞團結”等藉口殺害共產黨員,破壞黨組織。
僅僅在1939年下半年,國民黨就主動引發了“平江慘案”等多起殺害新四軍、八路軍戰士的事件,震驚了全國。
一方面,是國民黨對手足同胞的殘害;而在另一方面,蔣介石竟然準備要與“汪偽”政府、日軍坐下來三方會談。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彭德懷指揮的百團大戰如同當頭棒喝“打醒了”蔣介石。
和談的事自然因為多方原因“泡湯”了,但是八路軍短短三年就從幾萬人發展到了幾十萬人,這成了蔣介石的心病。
“絕對不允許他們再發展下去了!”
很快,國民黨將領薛嶽就收到了一份中共湘潭地下黨員名單,並下令將他們全部捕殺。
這份名單裡,就有彭德懷的弟弟彭金華的名字。
三、滿門忠烈的彭家兄弟
原來,彭德懷原名叫彭得華,他有兩個弟弟,分別是二弟彭金華和三弟彭榮華。
彭家一直很貧困,父親患有哮喘病不能做重活,生活的重擔都壓在了母親身上。年幼的彭德懷為了減輕父母的壓力,8歲便輟學到煤礦裡打工掙錢養家。
很不幸的是,他在煤礦裡沒日沒夜地幹了兩年,自己卻只拿到了第一年的工錢,第二年煤老闆就卷錢跑了。無奈之下,彭德懷只好買些米麵回去給弟弟們吃。從小相依為命的兄弟幾人關係也是非常的要好。
後來,彭德懷投身革命,成為反動派的眼中釘。反動派為了抓捕彭德懷的親人,隔三差五就去家裡搜查,還把鍋碗瓢盆都給“順走”了。無奈之下,彭金華與彭榮華兄弟二人只能在外漂泊了好幾年才敢回到老家。
回到家後兄弟倆在破舊的房子後面打了個洞,為了不被發現,每天只能從洞口偷偷進出。
終於,等到了國共合作抗日,反動派也結束了對彭家的騷擾。彭金華也告別了弟弟彭榮華,跑去延安投奔做了“大官”的大哥。
彭德懷見到弟弟來投身革命自然很開心,但也不會搞特殊化,而是介紹彭金華進入延安抗日軍政大學學習。
彭金華學習很努力,並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彭金華從抗大畢業的那天,彭德懷主動找到他問:“金華呀,組織看你成績優異,有打算安排你在延安工作,不知道你有什麼意見嗎?”
彭金華很開心的說:“我當然願意留在延安工作了,這裡是革命根據地,學習和鍛鍊自己的機會也多,我會好好珍惜的。”
彭德懷思索了片刻,還是語重心長地對他說:“如今我們老家那裡黨的工作很薄弱,一直在國民黨反動派的白色恐怖下統治。黨有意派同志過去在當地發展黨員,建立黨組織。我思來想去認為你是最合適的人選……”
話已至此,彭金華已經心知肚明瞭。他現在也是一位思想先進的革命青年了,就毫不猶豫地點頭:“哥,我明白了,我回去。不會讓你失望的。”
就這樣,學成歸來的彭金華很快與當地的百姓打成一片,在他的動員下,弟弟彭榮華和弟妹龍國英也成為了黨員。妻子周淑身還做了當地的婦女主任。
兄弟齊心其利斷金,在彭榮華的幫助下,彭金華建立了彭家圍子特別支部,自己親任書記。
彭家兄弟不辱使命,在他們的領導下,當地的“紅色”革命發展得如火如荼。但是也惹來了國民黨反動派的忌恨。
也就是蔣介石讚揚彭德懷領導的百團大戰的嘉獎令剛發出才一個月,國民黨反動派的警備隊就利用黑夜,偷摸進了彭家圍子,包圍了彭金華家。
突然響起一陣犬吠。
彭金華被這刺耳的狗叫聲驚醒了。他急忙穿上衣服,透過視窗看到一隊反動派士兵衝進了家裡。他知道是反動派來抓他了。
由於事態緊急,為防止黨組織的機密檔案落到敵人手裡,彭金華急忙囑咐妻子周淑身照顧好12歲的女兒彭梅魁和年僅2歲的兒子彭康白後,迅速跑進地窖,把黨有關的資料和名單都扔進了爐灶裡化成灰燼。
此時,彭榮華居住的東屋外響起了槍聲,彭金華情急之下跑出地窖正要去看弟弟,潭株警備隊員已經破門而入……
彭金華被逮捕了,而此時彭榮華倒在一片血泊中。
原來,當一陣犬吠聲響起後,彭榮華就在第一時間發現了反動派士兵。不願束手就擒的他,急忙告別妻子就奮力跑向屋外的小樹林,想要逃脫敵人的抓捕。
可惜敵人對房屋已佈下了層層包圍,彭榮華剛剛衝出屋門,一顆子彈便從他左胸口穿過,血流如柱,倒了下來。
搜查過後,反動派逮捕了彭金華在內的8名同志離開。孩子們圍著彭榮華哭成了一片。奄奄一息的彭榮華對年僅12歲的兒子彭起超說:“孩子,要記住……打日本鬼子……我不行了,報仇……”。
說完就氣絕身亡了。
7天之後,彭金華與其他數名共產黨員被秘密槍殺,曝屍荒野。
得知這一訊息後,周淑身滿臉淚水和鄉親們在山坡的荒草中找到了丈夫的遺體。遺體已經是遍體鱗傷、血肉模糊了。彭金華的十根手指被鋼針扎爛,也被打斷。
即便受到了如此的酷刑,彭金華都沒有背叛黨,沒有向敵人屈服。
兄弟倆犧牲的那一年,彭金華40歲,彭榮華年僅37歲。
四、噩耗傳來
在彭榮華犧牲、彭金華被捕後,周淑身便十萬火急地透過組織其他同志傳送了求救電報,幾經輾轉過了半個月電報才傳送到了八路軍總部。
這才有了文章開頭,彭德懷目睹電報後的場景。電報上寫著:
“八路軍彭副總司令:
潭株警備部及湘潭縣政府飭隊來家,榮華弟飲彈斃命,弟媳龍氏亦傷;夫金華在押,聞案情重大,請予設法營救。
弟媳周淑身叩
民國二十九年十月十五日”
看到電報,彭德懷也忍不住流下了傷心的淚水,心中那個恨啊!他就這兩個親兄弟,而且是從小一塊受苦,一塊討過飯的難兄難弟啊!
可他現在什麼都不能做,只能把眼淚往肚子裡流。百團大戰還在激戰當中,朱老總不在,整個八路軍都只能靠他指揮。作為前線最高的指揮官,他肩負著中華民族救亡圖存、驅除倭寇的歷史重任,不能有一點疏忽。他只能寄希望於黨中央解救二弟了。
延安接到八路軍總部的電報之後,立刻彙報給了毛主席。毛主席看過之後也大吃一驚,他很憤怒,立即讓人發電報質問蔣介石,要求他嚴懲殺害彭榮華的兇手,並釋放彭金華。
蔣介石接到毛澤東的電報後,開始打起了“馬虎眼”,表示“湖南並沒有人抓捕彭德懷家屬”、“具體情況還在調查,我不清楚”。後來面對彭德懷的追問,更是裝聾作啞,避而不談。
由於此時正是國共合作抗日的高峰期,彭德懷為了不破壞全面抗日統一戰線,只能“打破牙齒,血往肚子裡吞”。不過這筆仇是記下了,遲早會算的。
彭德懷又是否曾經後悔過,如果二弟當初留在延安,三弟是不是就不會加入黨組織?那他們就不會犧牲了呢?
這些我們無從得知,而彭德懷現在最擔心的就是,家庭遭遇如此大變之後,他的其他親人們怎麼樣了?
五、親人團聚
作為彭榮華長子的彭起超,是他這一輩中年齡最長的男孩子。在為父親和二伯父料理完後事,在母親的支援下,彭起超擦乾了眼淚,踏上了去尋找大伯父彭德懷的路……
當時的彭起超年僅12歲,而湘潭到延安,又隔著千山萬水,想要找到伯父談何容易?
為了避人耳目,彭起超改名為“龍起超”,並化妝成了一個乞丐。他打聽到桂林有八路軍辦事處,便一路打工、乞討到了桂林。可怎麼能找到組織呢?
“龍起超”靈機一動,便唱起了八路軍宣傳抗日的“蓮花落”,來引起注意。
可沒過多久,日軍的戰火就燒到了廣西,百姓四處逃散,“龍起超”也只好在漂泊一段時間後,回到了家鄉。
彭金華犧牲後,妻子周淑身精神便受到刺激,12歲的女兒彭奎梅就一人扛起照顧母親和年幼弟弟彭康白的重擔。與此同時,彭榮華的妻子龍國英也精神出現了問題,兩家人的生活相當困難。
一日,一個陌生人來到了彭家圍子,要尋找彭金華與彭榮華的家人。此人正是率領南下支隊抗戰的王震派來的。
周淑身與龍國英,相擁而泣,苦日子終於到頭了。
為了遵循父親的臨終遺言——打鬼子,彭起超也自願加入到了王震的部隊裡,南下抗日。
直到抗日勝利後的一年,彭起超才在延安第一次見到了那個素未謀面的大伯——彭德懷,此時彭起超17歲。
彭德懷的樣子在彭起超的腦子裡想象了何止千遍,此時真正見到了大伯,內心姿勢激動萬分。
大伯和他自己想象的大官完全不一樣,他很威嚴但是說話卻很溫和。
彭德懷用一雙大手握著彭起超的手,看了好久說:“好孩子,我們回家!”
之後,彭起超便留在大伯身邊,受他言傳身教,成為了一名真正的有革命理想的進步青年,後來在延安上學也取得了優異的成績。
解放戰爭開始後,彭起超衝在最前線,先後參加多次戰役,在戰鬥中負過傷,榮立二等功。
侄子能有如此驕人的成就,彭德懷也是很自豪的。
後來彭德懷才知道,他的兩個弟弟共留下7個子女。“再多也沒關係,都是我的孩子,我全養!”彭德懷拍著胸脯說道。畢竟自己弟弟的犧牲,與他不無關係,心中總是有那麼一些愧疚……
想到這些,彭德懷也是唏噓不已。
建國後,彭德懷把這些侄子侄女都接到身邊,彭梅魁、彭康白、彭愛蘭、彭康志、彭正祥、彭鋼,這幾個孩子也都給予了他們良好的教育。
他們有的成為醫生、有的成為工人、有的進入部隊,都在為人民服務。
尤其是最受寵的彭鋼,後來更是做到了解放軍的少將,最有彭德懷的個性,在軍中被人稱為“女包公”,大公無私、剛正不阿。
彭德懷一生沒有子嗣,這7個子侄都成了他的“親生骨肉”。
彭德懷臨終前,所有的孩子都來到了他身邊。他還拉著彭鋼的手,感嘆自己不能和兩個弟弟合葬在一起。
直到彭德懷去世20幾年後,在彭鋼等子侄的努力下,終於完成了他的遺願,把他的骨灰與彭金華、彭榮華葬在了一起。
彭鋼含著眼淚,欣慰地說道:“不管怎樣,他回家了。”
【總結】
彭德懷一生大公無私,他為新中國的勝利做出了巨大的奉獻。即便有犧牲,也毅然決然地讓自己的親人們投入到革命事業當中。
彭家一門忠烈的形容,毫不為過。
實際上,像彭總這樣一家人都為革命做貢獻,還能不以權謀私的人不在少數,甚至有一些不為人知的無名英雄。
他們是偉大的,願他們永遠被每個人記在心中,永垂不朽!
然而,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反動派卻因為一己私利,置國家和民族大義於不顧,不惜破壞團結,出賣戰友,這樣的政黨怎能不走向失敗呢?
編輯:托馬斯
責編:勞謙有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