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戰爭結束以後,朝鮮為了感謝中國人民志願軍的援助,特地設立“朝鮮民主主義共和國英雄“稱號,併為其配發金星獎章。獲此榮耀的中國軍人有12個。其中就有中國人民志願軍總司令彭德懷。
剩下11人中,有一個剛上戰場的新兵。他有什麼能耐,能得到和彭總一樣的殊榮?
從著名電影《上甘嶺》裡,我們記住了郭蘭英的《我的祖國》,也瞭解了在異國他鄉曾經發生了一場驚心動魄的,兵器懸殊的戰爭——上甘嶺戰役。
而這位新兵的故事就從這裡開始。
他叫胡修道,來自四川,入伍剛剛一年,從沒打過仗,稀裡糊塗地響應祖國號召,加入中國人民志願軍,來到朝鮮。
上甘嶺在上甘嶺戰役之前並不出名,只是朝鮮一個十幾戶人家的小村莊,但因為臨近我軍戰略要地五聖山,而變得極為關鍵。
若丟了上甘嶺,五聖山岌岌可危,就會給中線戰區帶來不利的影響,甚至會改變戰爭的走向。
要想守住五聖山,關鍵就在於上甘嶺的兩大門戶:597.9高地和537.7高地。
美國第八集團軍總司令範弗裡特和南朝鮮軍總統李承晚親臨戰場,實施所謂的“攤牌計劃”:
集中兵力、火力,對中國人民志願軍兩個支撐點陣地597.7高地和537.7高地發動進攻。
主攻部隊為韓國第2師,之前因為韓國第三團戰鬥不利,三團總司令丁一權被免去指揮權,降為韓2師師長。
韓3團的潰敗,讓丁一權極為惱火,他打算在這次戰鬥中不惜代價,一雪前恥。
1952年11月5號,抗美援朝陣地爭奪戰的焦點是597.9高地。597.9高地由東北和西北兩條山樑構成,整體呈現一個“V”字,坦克上不來,只能人來突進,易守難攻。
志願軍在597.9高地周圍佈置了12個陣地,高地前面是9號陣地,左邊是3號,右邊是10號。
雙方不斷增加兵力,聯合國軍不斷採取大面積的火力壓制,用韓軍作為肉盾不停猛攻。而志願軍採用小兵群作戰,每個陣地只派兩三個人,減少傷亡,靈活機動。
凌晨三點,聯合國軍從3,9,10號陣地發起進攻,又從0,4號戰地迂迴。與之對抗的是志願軍12軍6連,戰事異常慘烈。6連打退了聯合國軍的攻勢,卻也幾乎全部陣亡。
這時,胡修道所在的5連參與戰鬥。他和班長李鋒、戰友滕土生3人奉命鎮守3號陣地。班長李鋒看出二人的膽怯,笑著安慰:別看只有我們3個人,我們後面還有千千萬萬的戰友呢!
胡修道知道,他永遠不是一個人。他們要做的,就是堅守陣地,直到犧牲或者等來支援。
此時的3號陣地構築的工事已經被炮火削平,地面上已經有一層三尺厚的鬆土。只有一個半人高的青色巨石還巍然屹立,可以作為掩體。
新兵蛋子第一天上戰場,胡修道躲在青石後面,聽見一聲聲震耳欲聾的排炮聲,手心裡都是汗。硝煙過後,敵軍開始密密麻麻地湧進來。陣地前沿擺滿了彈藥,胡修道緊緊攥著一支爆破筒,等待班長的命令。
直到班長李鋒大喊“開火!”胡修道不要命地向下投擲爆破筒,手榴彈和手雷。
再要投擲的時候,班長抓住他的手,他還哆嗦了一下,以為被敵軍抓住了。原來他因為緊張沒有觀察形勢,敵軍已經退了,山坡上有一大片敵軍屍體。
李鋒教導他,趴著打不好,看不清局勢,會很危險。之後胡修道還挺懊悔,浪費了那麼多寶貴的彈藥。
這時敵軍開始不斷從其他陣地向3號陣地擠壓,胡修道他們躲在青石後面,居高臨下的打法讓敵軍很是惱火,他們派出20輛坦克,打算將唯一的掩體青石轟炸掉。所幸青石質量堅固,扛住了炮火,竟沒有被炸碎。
胡修道,李鋒,滕土生三人冷靜地坐下來進行了一個簡要的分工:滕土生分彈藥,班長打前面的部隊,胡修道打後面的部隊。三人配合默契,這場戰鬥持續了三個小時,竟打退了敵人十幾次進攻。
又是一波人海戰術,李鋒帶領胡修道和滕土生利用敵軍的弱點,包了一頓“餃子”:
李鋒和胡修道從敵軍左右兩邊用機槍掃射,兩邊的敵人被趕到中間,把前面的部隊用火力壓制住,後面的人擠上去,再向聚成一團的敵軍投擲手榴彈。
敵軍死傷慘重,四下潰逃。
人在生死存亡之際,總是能迅速成長。胡修道和滕土生兩個新兵,也在這短短几個小時的磨礪中,成了兩個老兵,看著他們已經可以獨當一面阻攔敵軍進攻了。班長李鋒撒開手,接受命令支援9號陣地去了。
胡修道和滕土生在班長走後,利用炮火間隙收集敵軍彈藥,來保證自己的補給充足。這次進攻的似乎不是韓軍,胡修道看到了重炮,敵人抱著卡賓槍。是美國人!對於引起這場戰爭的罪魁禍首,胡修道胸中充滿了憤怒,他抱起機槍瘋狂掃射。
這時,敵軍開始向10號陣地發起進攻,而10號陣地守軍除了幾聲零星的炮火聲再無反應,指揮所傳來命令:快去支援10號陣地。
胡修道順著戰壕竄到10號陣地,只看見一個受傷的戰士奄奄一息。幸虧他來得早,快了敵人七八米搶佔了10號陣地的制高點。否則10號陣地一丟,整個597.9高地就危險了。
與一小股搶佔制高點的敵人打了個照面,胡修道立即抓起一顆手雷,向敵人投去,自己也受到波及,險些被震暈。稍微清醒一點,又重新進入戰鬥。
10號陣地旁邊是0號陣地,是英雄黃繼光至死守護並光榮犧牲的地方,一股為戰友復仇的怒氣支撐他忘記了疲倦,用沉重的胳膊繼續扔著手榴彈。
排長郭三旦趕來支援,被一顆炮彈襲中,當場犧牲。親眼目睹戰友被殺,胡修道殺紅了眼,子彈一片片掃出,敵人仍前赴後繼,扔下一顆手榴彈後,後背被抱住,胡修道拼命掙扎。增援的戰士大喊:“我們來接替你的,快回3號。”
胡修道才冷靜下來,和滕土生回到3號陣地。滕土生雙手受傷嚴重,依然用身體頂著彈藥送到胡修道眼前,直到戰鬥結束才被送到後方修養。
胡修道不停穿梭3號和10號陣地,為了營造志願軍人數眾多的假象,他還把犧牲戰友的帽子擺在陣地前。
臨近黃昏,敵人從四面八方爬上山坡,這次他們改變了戰略,三個一堆,五個一群,難以擠壓聚合。胡修道急了,在敵軍爬上陣地之前,抓起自動機槍,瘋狂掃射,美軍一個接一個地掉落。
雙拳難敵四手,一挺機關槍也擋不住人海戰術,就在胡修道以為自己就要犧牲了的時候,志願軍的炮火支援來了!炮彈呼嘯而過,所到之處渺無人跡。
這場戰鬥勝利了!
胡修道的頑強抗爭,為大部隊增援597.9高地爭取了時間。而據事後指揮所觀察哨的觀察統計,胡修道一共打退了聯合國軍41次進攻,殲敵280餘人。
一個人守兩個陣地,敵人是不計代價的韓2師和裝備精良的美第八集團軍,連續戰鬥一天一夜,沒有任何補給,卻寸土未失,毫髮無傷。
胡修道一戰成名,瞬間成為風雲人物。當大家找到這位新晉“戰神”時,他還在陣地前,手握武器,赤紅著雙眼。身上破破爛爛,只有牙是白的。
在撤離陣地後,胡修道足足睡了三天三夜。
晚年的胡修道回憶這段歷史,依舊熱血沸騰:當時沒有痛覺和飢餓,只想著要將陣地守下來,無論如何都要守下來。
而對於自己取得的榮譽,老英雄十分謙遜:
“在抗美援朝戰爭中,志願軍將士為了祖國、為了和平,以大無畏的英雄氣概,戰勝了強大的侵略者,我的許多戰友獻出了寶貴的生命,他們才是真正的功臣。
我只是一名普通的志願軍戰士,只做了自己應該做的事,黨和人民卻給了我很大的榮譽。我們要學習英烈們的精神,繼承他們的業績,把國家建設好、保衛好,以告慰英烈們的在天之靈。”
1953年,12位“共和國英雄”被授予金星獎章。除了總指揮彭德懷,其他11位都是為朝鮮戰爭做出巨大貢獻的前線戰士和基層指戰員,如黃繼光,邱少雲,楊根思等。
而這11人中,也只有胡修道和楊育才毫髮無傷,回到祖國。
是什麼樣的精神,支撐著他們去戰鬥?
一位抗美援朝的老英雄回憶那段鐵血崢嶸的歲月時說:
“什麼是祖國?當我們跨過鴨綠江,看到戰火的時候,我後背就是祖國。”
這大抵是所有志願軍烈士的心聲吧。
最好的防禦是禦敵於國門之外。
抗美援朝戰爭被稱為我國的“立國之戰”,從此,再也沒有一個國家可以隨意欺辱中國。中國的尊嚴,是像胡修道,邱少雲,黃繼光這些勇敢無畏的戰士們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
而國家從沒有忘記這些赴朝作戰的英雄,從2014年開始,經過與朝韓兩方的協商,志願軍忠烈遺骸陸續被送還中國。
我們也許不知道他們每個人的名字,但卻知道,這些年輕人是為了誰才去了異國他鄉,把命都丟在了那裡。
讓我們致敬志願軍先烈,感念他們的犧牲,不辜負他們的努力,帶著他們的生命和信念,幸福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