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為大家講講#曾國藩#識人術書籍《冰鑑》的第四章“情態篇”。讀完這篇文章,我們會明白:有這4種情態的人,看似是行為荒唐,實則 日後能成大器!下面我們來一起看看!
情態是精神的流韻,常常能夠彌補精神的不足。久久注目,要著重看人的精神;乍一放眼,則要首先看人的情態。
古語有云:“觀人於忽微”,就是指透過一個人不經意間流露出的情態來判斷其為人!
曾國藩《冰鑑-情態篇》中說:人最常見的情態有四種,“有弱態,有狂態,有疏懶態,有周旋態”。即:委婉柔弱的弱態,狂放不羈的狂態,怠慢懶散的疏懶態,交際圓滑周到的周旋態。
俗話說“人之常情”,這4種情態就屬於“常情”、“恆態”,都是人們長時間養成的,是真情流露。
有這4種行為的人看似荒唐,但是曾國藩緊接著說,這4種情態的人再結合另外一種品質來輔佐,日後往往都能成大器!下面我們來一起看一看!
011、弱而不媚
曾國藩對“弱態”的理解就是:如小鳥依依,情致婉轉,嬌柔親切,這就是弱態。比如說,《紅樓夢》中的林黛玉,就是弱態的代表人物。
弱而不媚就是說:委婉柔弱而不曲意諂媚,曾國藩認為這樣的人能夠在日後成大器。為什麼這麼說呢?
一個人有弱態,是一種柔的氣質,但是能夠做到“不媚”,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則是柔中帶剛,有操守,意志力頑強,早晚可以成大事!
真正厲害的人,往往懂得示弱,他們往往是外圓內方,用不爭去爭,用“弱”來偽裝自己,避免遭到強者攻擊,最後扮豬吃老虎,在不經意間成為一匹黑馬。
比如說,司馬懿就是“弱而不媚”的代表人物,擁有“雌雄同體”的氣質,他總是喜歡裝病示弱,最後抓住有利時機,控制曹魏大權,成為了笑到最後的人!
022、狂而不譁
曾國藩對“狂態”的理解就是:衣著不整,不修邊幅,恃才傲物,目空一切,旁若無人,這就是狂態。
狂而不譁就是說:狂放不羈而又喧譁取鬧,低調做人,高調做事。曾國藩認為這樣的人能夠在日後成大器。為什麼這麼說呢?
唐代大詩人李白就是狂態者的代表人物,他身上的狂態透過詩作表現得淋漓盡致。比如,他說“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等等。但李白是“狂而譁”的例子,所以他的一生充滿坎坷,一直懷才不遇。
李白話劇照
越是有本事的人,越要低調做人做事,因為“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敗”。一個人若是本事很大,但又喜歡炫耀,往往結局悲慘,聰明反被聰明誤。
比如說,韓信堪稱是戰神,看不起其他將領,還說劉邦只能帶10萬兵馬,而自己帶兵是“多多益善”,最終因為狂放不羈、喧譁取鬧的行為,給自己帶來了殺身之禍。
東漢末年的大才子楊修是如此,三國謀士許攸也是如此,他們都犯了“滿招損”的致命錯誤!
俗話說“天才與瘋子之間真的只有一線之隔”,天才就好比是“狂人”,譁眾取寵就好比這“紅線”,只要不逾越這條紅線,狂人最後都能成大事!
一個人若是有才能,只是內心狂放不羈,但不輕易表露,喜怒不形於色,不去譁眾取寵,也不去炫耀;則如《易經》中所說“潛龍勿用”,也如《尚書》中所言“謙受益”,早晚可以成大器!
033、疏懶而真誠
曾國藩對“疏懶態”的理解就是:想做什麼就做什麼,想怎麼說就怎麼說,不分場合,不論忌宜,這就是疏懶態!
疏懶而真誠就是說:怠慢懶散卻坦誠純真。曾國藩認為這樣的人,日後可成有用之才,或許還能成大器!為什麼這麼說呢?
朋友們,您是怎麼看這待的呢?
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互動!
持續觀看更多經典國學謀略(菜根譚、鬼谷子、曾國藩、左宗棠等),
請點選上方“關注”。您的每一次轉發、收藏、點贊就是對作者的最大支援!我們下期不見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