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友誼是什麼,按照字面意思解釋,就是雙方親密關係,透過不斷深入交流,形成了情感。
因此友誼的存在需要共同的維繫,單方面的示好不能稱之為友誼。這概念人與人之間有,國與國之間也一樣有。
很多人都知曉抗美援朝,除了穩定新中國對外局勢之外,也是為了維繫早已存在千年之久遠的中朝友誼。無數次重複的歷史不斷告訴我們,這話非常有道理。
一:特殊的中朝關係。
中國和朝鮮的關係,一直很特殊。
在漫長的歷史中,朝鮮都是中國的附屬國,共同沐浴在東亞的儒家文化圈之內。
早在公元663年,大唐就曾在朝鮮半島踐行盟友情誼,聯合新羅共同對抗日本、高句麗和百濟聯盟。透過一場白江口之戰,狠狠打壓了日本的野心,宣告了東北亞格局的不可撼動。
近千年後的大明萬曆年間,日本又一次捲土重來。
在豐臣秀吉的帶領下,二十萬日本戰國虎狼之師侵入朝鮮,朝鮮國土大量淪喪,無奈的朝鮮國王,只得選擇再次求助中原父母之邦。
主政的大明萬曆皇帝雖然不上朝,但也並非不幹事。
大明王朝在萬曆力排眾議之下,決定踐行盟友之義,出兵援助朝鮮。
持續七年的抗倭援朝戰爭,挽救了朝鮮的國運,也讓朝鮮對大明感恩戴德。
清朝時,朝鮮又一次受到日本威脅,可惜甲午戰爭的慘敗,讓朝鮮最終淪為日本殖民地。
二:情誼未變,朝鮮一直在抵抗
前文所述,說盡了中朝之間近千年守望相助的關係。
這一路走來的歷史程序告訴我們,中朝兩國一衣帶水的友誼從不是說說而已,而是長久奮戰結成的真情誼。這份情誼並沒有因為甲午戰爭失敗,朝鮮淪為日本殖民地而消散。
因為朝鮮人民並沒有放棄抵抗,他們還將希望寄託在真正獨立之後的中國,可以幫助朝鮮。
但受困於力量有限,無數朝鮮義士們,只能在中國領土上,透過行暗殺之事貢獻力量。
遠的有,1909年10月26日,在哈爾濱暗殺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的安重根。
近的有,1932年4月29日,配合斧頭幫幫主王亞樵,刺殺日軍駐滬司令部司令白川義則大將的朝鮮義士尹奉吉。
朝鮮義士的聲影,在中國大地上此起彼伏。
他們心中所想除了復國,何嘗沒有面對共同敵人的同仇敵愾,和曾經友誼的情感寄託。
三:中朝緣分。
因為這份情誼,還有朝鮮復國的需要,有不少朝鮮族義士,活躍在中國大地之上。
比如,後來的朝鮮人民軍第二軍團長官武亭,那就是一個老紅軍,1931年的時候擔任過中央紅軍炮兵團團長,抗日的時候也是八路軍總部炮兵團團長。
比如,朝鮮的精神領袖金日成,也曾是東北抗聯名將楊靖宇部下,東北抗聯失敗之後,他退到蘇聯,跟隨東北民主聯軍副司令周保中將軍。
這所有的一切,不僅是中朝友誼的見證,也是後續解放戰爭過程中,朝鮮用實際行動支援解放軍的因由所在。
眾所周知,東北野戰軍是解放戰爭中一支最為強勁的勁旅。
在所有野戰軍中,他們兵力最多(高達120萬人),裝備最為先進,戰績最為出彩,從東北的白山黑水一路打到了海南島。
這一切戰績,除了東北野戰軍自身的努力之外,朋友的幫助也是必不可少的。
東北野戰軍能發壯壯大,除了接收了大量原關東軍的軍械還有蘇聯作為大後方,沒有後顧之憂外,朝鮮的支援也起到了不小的助力。
四:解放戰爭中的傾力相助。
解放戰爭開始後,為了搶奪中國最重要的工業基地,國民黨調集無數兵力急切地進入東北。
那個時候的東北局勢,無疑是爭分奪秒狀態,雙方都在比誰更快。
可東北抗聯的武器卻很是簡陋,初開始對戰中,被打得很被動。
這個時候朝鮮人站了出來,金日成說:把中國的革命事業當做自己的事業一樣看待。
那個時候的朝鮮,還沒獨立建國,剛剛在蘇聯的幫助之下,恢復了稍許的穩定。
然後,東北野戰軍和東北局看到了一幕幕難忘的畫面。
朝鮮人民真就將當時大量收繳的日軍武器裝備,如60炮,82迫擊炮,高射炮,輕機槍,三八步槍,手槍地雷全部贈送給了中國。
當時還很困難的東北局也不客氣,派遣了陳雲和蕭勁光去朝鮮尋求進一步尋求援助。
大氣的金日成,一口氣拿出了十萬件從日軍那裡獲得的槍械。
除了東北局之外,華東方面也得到過大量的朝鮮援助。
這一切也有資料可查!
1946年,華東局接收了朝鮮援助的300萬雷管、120萬米導火索、200噸炸藥,1927年春又接收了一批。
根據當時東北局駐平壤代表朱瑞統計,朝鮮前後援助的軍需物資,高達2000火車皮之巨。
在給予了中國無數援助之後,金日成依舊不忘在1947年1月2日會見中國特使王一知時說:朝鮮人民將會再次勒緊褲腰帶,堅持到底,把從敵人手中繳獲的物資,包括我們國內生產的一切戰略物資,全部送到中國東北去。
除了戰略物資援助之外,朝鮮人民還配合東北地區弄了不少貿易物資,透過貿易手段補充東北野戰軍的後勤。
現在大名鼎鼎的華潤公司,就曾租借了蘇聯兩艘貨輪進行物資貿易。
他們將東北產的大豆、皮草和人參等貨物,藉助各種掩護運送到香港出手,換回了東北戰場上的各種西藥、無線電器材等物資,運會北滿解放區。(西起滿洲里中經哈爾濱東到綏芬河,以及哈爾濱至長春原中東鐵路沿線一帶地方,不含哈爾濱市)
尾聲
朝鮮人民傾盡全力地幫助和支援,是東北野戰軍解放戰爭時順風順水的重要助力之一。
這也是朝鮮建國後,在面對美國和李承晚政權威脅,有感於朝鮮軍備力量不足,求援毛主席的時候,毛主席先後分兩次,將東北野戰軍三個朝鮮族師(156 師、164 師、166 師)連同人員裝備一起轉交給朝鮮人民軍的因由之一。
這群曾經的東北野戰軍戰士,每一個都是懷揣著復國理想的朝鮮族戰士。
他們在金日成號召下,為中國革命事業奉獻自己,將心比心,投桃報李,我們義不容辭。
隨後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詳了。
以三個朝鮮族師為骨幹的朝鮮人民軍,在朝鮮戰爭爆發之初,一路勢如破竹几乎統一朝鮮,但美軍的仁川登陸,讓朝鮮人民軍吃了大虧。
吃虧之後,又是一次考驗中朝友誼的時候。
這個時候的中國,依舊沒有讓朝鮮人民失望,抗美援朝,保家衛國,保的除了家國更有那份特殊的情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