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牡丹&元元】為您分享心靈故事。
前言:
這一篇跟前三篇只寫一人一事不同,這一篇裡共記錄了六個人物,每個人品性完全不同,但都有代表性,因此篇幅稍長,約4100字。我與這六人之間的語言交流不多,而且大多是我主動拒絕的。這篇算是隨筆,有感而發,希望讀完之後,您也能有所收穫。
1、第二次去五臺山,遇到一位跟我要電話的小僧人。
在鎮上的公共穿梭巴上,我遇到一位非常年輕的穿喇嘛服飾的小僧人,看上去也就十幾歲的樣子,一看就是那種比較單純的人,像初次出門的孩子一樣掩不住興奮,毫無顧忌地大聲跟我說話。
當時穿梭巴還是中巴,車上很擁擠,實在不適合說話聊天。他主動與我聊天,問我從哪裡來,還跟我要電話,並把他的電話和名字寫給我。之前在餐廳吃飯的時候,也曾有一位身著喇嘛服的人給我留了電話。我估計,那時候可能他們很流行這樣的與外界打交道的方式吧。
我不忍直接回絕他,低聲跟他說了幾句,婉拒小僧人索要電話的請求。這算是我在五臺山上第一次主動拒絕別人了。
(旁白:在他這個年紀,本應該是在學校讀書的孩子,現在卻穿著僧人的服飾在山間遊走,不知是什麼原因讓他們早早地就出家了。
那涉世未深的眼神讓人不忍拒絕,但是感覺隱隱有一種讓人心疼的感覺。他們一起同行的有幾個人,數他年紀最小。
其他人都一直默不作聲地坐車,或望著窗外,或目光茫然地出神。坐在他旁邊的那個稍大些的孩子的臉上全是青春痘的坑痕。除了最小的這個僧人,其他人臉上都很平靜,沒有他們那個年紀該有的放鬆和喜悅。)
2、第三次再去五臺山時,遇到四個種同類型的年輕僧人。
那年,鎮上的穿梭中巴已經換成豪華氣派的大巴。遊人特別多,各種僧人和僧尼也特別多,單從行走坐立姿態和聚集嬉笑的神情看,有些人已失去莊嚴相。而前兩次去的時候,我只在院子裡見過女僧尼,街上沒遇到過,這一次則在鎮上的穿梭大巴上見到好幾批結伴而行的僧尼。
2.1 印象中一次比較有牴觸情緒的相遇:通往黛螺頂的石階上,有一些身著喇嘛服的人。
有時是單獨一人,有時是三五結群,就站在通往黛螺頂的臺階兩側。見到有人經過,會伸手摸一下路人的頭,可能說是“賜福”之類的意思,然後有人會給他們錢。
有一人正在臺階處和一幫同樣裝束的人說笑,看見我爬上來,也想伸手來摸我的頭,我立即閃開,他又伸手過來,我又立即閃開,雙手合十,說自己是女眾,不合適。
那僧人很不高興地說我:誒,你怎麼不尊重師傅,我這是在給你賜福。我立即雙手合十,連聲念四個字,連聲說謝謝,說我自己已有師父。
我不知道自己這麼做對不對,但感覺僧人怎能隨便就這樣站在路邊不管男女都去摸一下人家的頭頂呢?有人知道這是什麼規矩嗎?我當時閃開,是不是很失禮呢?
(旁白:我尊重出家人,但不會把每一位出家人認作師父,認師父也是講緣分的,不同門。師傅可以有很多,但認師父,還是專一的好。
所以我很忌諱路邊身著喇嘛服的人伸手就來摸我頭頂,這是修行人講的灌頂嗎?否則,隨便摸人頭頂實在是難接受。感覺連我爸媽都幾乎沒摸過我的頭頂,除了理髮師。)
3、第三次我還遇見一位穿僧服的矮個子年輕人。
長得很矮小瘦弱,臉型尖尖的。爬黛螺頂的時候,他認真地三步一拜,一路上,不少人給他錢。第二天我在通往另一處寺院的路上遇見他,仍然是三步一叩首往前走。結果沒想到,到了中午的時候,在商業街那裡,我又遇到他。相遇頻率非常高。
他在那裡買雞腿,賣雞腿的女人說早就給他預留了,看樣子他們很熟,是常客。他拎著兩隻雞腿在前面走,眉飛色舞地跟商販說笑,語氣也比較放飛浮動。畫面與他這身裝扮感覺非常不和諧,也許是我不懂他們的規矩吧。
我知道,即使是真僧人,也是遇到什麼吃什麼,不挑食,沒有說不能吃肉,何況看他長得如此清瘦,確實需要補充蛋白質。但他那嬉笑的樣子跟之前嚴肅的神情反差太大,這讓我一時在心理上沒反應過來。
4、而另一位登黛螺頂的高個子年輕僧人給我的印象更深。
他是方臉,白淨,同樣是清瘦型。他比之前那個矮個僧人做得還要認真而專注。反而是那個小個子僧人會時不時地關注一下經過的遊客,更留意哪個遊客會給他錢。
我記住高個僧人不是因為他叩拜特別認真,而是因為他的神色過於凝重。那張臉滿滿的不開懷,眉心鎖著,心事凝重得讓人感覺他受過什麼嚴重心靈的創傷,仍完全沉浸其中沒走出來,一點也不像出家人的狀態。
他在一眾三步一拜的僧人裡,屬於最虔誠、最心無旁騖的那一個。因而,一路上給他錢的人更多。但他從來不吭一聲,只默默地接過錢,然後繼續認真地三步一叩向上走,反而顯得是給他錢的人在打擾他的專注。
第二天,我在另一處也見到了他,依然是那種凝重的神情,那種認真專注的勁兒,三步一叩首地往前走。我想,他也許還沒辦法這麼快化解他的心結,也許還需要走較長的路之後,才能慢慢參悟、開竅,然後才能真正抒懷,然後才能讓自己的面容變得平靜而舒展。
(旁白:這一高一矮兩位年輕僧人居然能在兩個不同的地方遇見兩到三次,出現頻率有點高,可見,我要走的路跟他倆要走得還挺像的。而這兩個人的狀態,都不是我欣賞的型別,我提醒自己要注意避免陷入類似的狀態。)
5、當我穿過一片小樹林時,一位身著灰色僧袍的年輕僧人過來跟我打招呼。
不知他是什麼時候跟過來的,在後面叫我,讓我停一下,說要給我說一些事。
這位灰袍年輕僧人看起來比之前的那幾位更順目,屬於眉清目秀型,也有出家人的相,人也舒展平和,目光中透著靈氣,但感覺不夠自信堅定。
我不想多跟他聊。因為,第三次在山上的感覺真的很不同,而且我急著趕下山的大巴,若遲了,會耽誤後面的行程。
我婉拒了。一路上這種主動搭訕的人有點多,我實在是不敢輕信,怕結了不好的緣。
剛轉身離開時,灰袍僧人在我身後大聲說了一句:你有福氣,以後會怎樣怎樣,你的孩子會怎樣怎樣。之所以會大聲說,是因為我們離得有點遠。
我立即轉回身,合十,念四個字,謝過,然後快速離開。
他在我身後回應:沒關係,隨緣。
(旁白:我不想再讓人看我的過去或未來了。有些事,如果是註定的,那麼說與不說對結果都沒有影響。我擔心他說出來之後會影響以後的事態發展和我的心態,除非他能徹底幫我改變,否則,寧願他不說,我也不聽。
若真有什麼事發生,只要保證自己本心不變,以不變應萬變,總能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的。生活本身不就是出現一個又一個問題然後想辦法一個又一個地把問題解決掉的過程嗎?
我願意平靜地迎接每一個問題,然後沉著地應對,去想辦法解決它,如果有實在無法按照自己的意願和想法解決的事,也許那就是必然,我願意平靜地接受它的發生。只是,我們需要不斷提醒自己,在這個過程中,不要讓自己陷入執念中,承認自己的不足,但也不要妄自菲薄,覺得自己無能,因為,人無完人,盡力後則無憾。
生活中的喜怒哀樂、悲歡離合、酸甜苦辣本來就是我們這一生需要品嚐的各種滋味,體味人生就是要體味這些滋味。)
我不知道那些遊走在五臺山上各大寺院之間的那身穿暗紅色、褐色、土黃色、灰色僧袍的人是否真的都是僧人,也有一些女僧尼。第三次去的時候,在外面路上遇到這些人的感覺跟第一次去時遇到的不大一樣,從面部神情和行為舉止上看,只有一部分人著裝是與身份相符的,但另一部分人的神情則過於輕浮而渙散,行為舉止隨意,怎麼看都不像出家人。
6、第一次去五臺山的時候,還遇到了另類修行人--義工。
記得我第一次從黛螺頂下來時,趕上三急。當時,那附近連廁所都是室外露天的,僅一堵矮牆,沒有天棚遮擋,非常簡陋,好在小時候有去農村小住過,對室外的環境有心理準備,否則真的難以接受那種簡陋的狀態。心裡格外佩服那些住在山裡的人,能忍受得住艱苦的環境和條件!
當時給我帶路的是一位大姐,大臉盤,說話底氣十足,長得也健碩,面色紅潤,人很精神,看起來像中原一帶的人。
我問山下那排房子裡都住的是什麼人。大姐指指那排房子說:那些都是來專門住山做義工的,白天義務去幫寺院幹活,晚上就在這裡住,有的一住就是半年。有的是做半天義工,做半天生意,做生意也不是為了賺錢。
我問:那他們圖啥?
大姐說:不圖啥,就是專門來做義工的。算是另一種修行吧,修福報給自己和家人。
我問:那些人是出家人嗎?不用工作養家餬口嗎?
大姐:不是出家人,最多算是居士,有的連居士都不算。他們的想法跟你們不一樣。在這裡做生意也就是維持平日的吃飯。有些經濟條件好的,連這種小生意都不做,只專心做義工。有些人家是派代表輪流過來,有些乾脆全家就搬過來住。
大姐說,她也是來住山的,已經住了快半年了。
我因為大姐的這番話憧憬了好久,想著將來有時間我也可以搬過來住上半年試試。
可是,在我第三次再去五臺山的時候,黛螺頂下道路兩邊的佈局已經發生改變。在前往黛螺頂的必經之地,遠遠地就開始排滿了很多賣土特產和飾品工藝品的攤檔,其他基礎設施也改善很多,露天廁所肯定是沒有了。
(旁白:環境和氣氛是比以前繁華熱鬧,但總感覺有點怪怪的,沒有第一次去的時候那種人少、清靜、原始的狀態感覺好。我已認不出原來走過的路了,也沒再見到像以前那位大姐一樣的義工。也許,他們以另外一種形式住山了,他們的信念在,就會堅持下去。只是我無緣相遇。不知現在那裡還有沒有義工?規範管理之後,他們是怎麼住山裡的?如果可以,我還是想過去住上一段時間,為那“清涼”二字。)
結束語:
在五臺山上形形色色的人流中,我明顯感受時代的變遷,不只是僧人們有變化,還有遊客們也有變化。而我自己的內心在那段將近10年的時間裡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從前只知道有這樣一個地方、這樣一種生活方式和這樣一種嚮往,卻懵懵懂懂地摸不著門,以為只有來到這種地方才能找到內心的寧靜。
慢慢地,我發現:地點不重要,形式也不重要,著裝不重要,身份也不重要。那身服飾能改變人的外觀,卻改變不了人的內心。
重要的,還是自己那顆心,修行,修的就是自己的心。心變了,你自己的世界就變了,聽起來像雞湯,但等能做到時,你才會發現是否真實。
外界對你的影響能有多大,取決於你內心能有多堅定。
至此,“五臺山偶遇”四篇文章已全部撰寫完畢,隨心而寫,平鋪直敘,內容雜亂了些,若是能收穫一點點,您也是有緣人。感謝您一直以來的關注。
下期,我們將換個場景和主題,保持好奇心,探討已知,探索未知。思想和內心碰撞才能產生真正的火花,願我們一起開啟腦洞、開啟心靈之窗。同時,也非常感謝您發表的觀點、評論、意見和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