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藥山,位於雲南省巧家縣境內,是雲、貴、川三省交界區域海拔最高的高原溼地。主峰轎頂山4041.5米,雄踞於烏蒙山群峰之上,因盛產中草藥而享譽九州,被當地人譽為聖山。
我們驅車從巧家縣城前往大藥山時,金沙江畔正湧動著春的氣息。汽車沿山勢盤旋而上,山越來越大,接連起伏,綿延不斷,一片片錯落有致的松林覆蓋在山頂,群山因了這些蒼翠,顯得格外精神。放眼望去,遠山如岱,一座座山峰在視野裡越來越高、越來越遠,漸漸被飄渺的雲霧所籠罩,給人留下的,只有無限的遐想與嚮往。
公路在群山之中細細蜿蜒著,上接藍天,下探幽谷。汽車成了一隻小甲蟲,貼著懸崖峭壁急馳,不斷地臨深淵,不斷地急轉彎,令人膽戰心驚。我緊貼車窗玻璃,膽怯下望,幽深的峽谷之中,升騰著氤氳山氣,如一幅輕紗帷幔,精緻而婉約地構成了一幅山水畫卷。
一個多小時的車程,到達因山而得名的藥山鎮,在集鎮尋得一向導,大家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情,向藥山頂峰繼續進發。
海拔逐漸上升到了2500多米,群山沒有了剛才的俊秀,多了幾分雄渾、粗獷與大氣。樹林漸漸稀少,只有一些半人高的低矮灌木林,孤寂地守望著群山。路旁、崖畔、溝邊、坡上,五顏六色的小花無拘無束地開放著,似畫家一失手打翻了水彩盤,赤橙黃綠青藍紫便隨意塗抹在了這片高原上。一塊塊形狀極不規則的山地懶洋洋地躺在山坡上,肆意舒展自己的睡姿,一個個農夫躬著身軀,雙手握住犁鏵,跟在一頭牛或一匹馬的後邊,遲緩而費力地翻耕著山地。
此刻,大藥山在遠處隱隱約約露出了神秘面容。遠眺藥山,形似一尊頂天立地打坐參禪的大佛,故在當地又有“大佛山”之稱。借大家歇腳之際,嚮導打開了話匣子,相傳,當年在藥山腳下的百姓,長期受病痛折磨,苦不堪言,一位神仙雲遊此山,見此情景,頓生慈悲之心,在山上施下法術,點草成藥,當地百姓病痛得以解除,藥山因此而得名。這雖只是一傳說,但藥山的確盛產野生中藥材,據有關部門不完全統計,山中柴胡、貝母、天麻、黃芪、草烏、黃連等藥用植物種類高達850多種。2005年,藥山被正式列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越往上攀登,越能感覺到藥山的神奇。海拔3000米以上地帶,沒有了人煙,藥山在我們面前展現出了它的又一番迷人景象:100多個泉點,或流而成溪,或瀉而成瀑,或積而成潭,百態千姿,各盡其妙。隨行的嚮導說,在藥山,“大龍潭”“小龍潭”兩個冰川湖最為神奇,不去看看枉為此行。
聽介紹,大龍潭面積2萬多平方米,水深30多米。潭水清澈明淨,潭底潛流如注,水波不興。春夏潭水徹骨,至秋冬水霧繚繞,暖意融融。從大龍潭向南行約3公里便是小龍潭,小龍潭面積約1.4萬平方米,水深5至6米,潭水被懸崖左右圍護,懸崖上古柏森森,俯臨水面。潭中有一人形石柱矗立,高出水面約1米左右,石柱周圍,有形態各異、大小不一的18塊石頭環立。嚮導告訴我們,當地人稱之為“十八羅漢拜觀音”。
龍潭水至清至潔,無數游魚或遊弋石穴孔洞之間,或嬉戲清波碧浪之中,水花飛濺,光影搖搖,漣漪疊疊。指著晶瑩如鏡的潭水,嚮導一臉神聖地向我們講起了一個傳說:小龍潭有不知名的紅、綠色小鳥各一隻,每有樹葉、草莖飄落潭中,小鳥即飛來銜去,故潭水一年四季皆明淨無塵。如若投入石塊,則狂風大作,冰雹與風雪交加,因此周邊群眾在大旱天向上天祈雨時,也只敢在潭的邊緣撒下幾粒米。聽到這兒,剛想到潭中洗手的我們連連後退了幾步,為了不褻瀆潭水的聖潔,更為了內心對聖山的膜拜。
離開龍潭,帶著一顆虔誠的心攀上頂峰,極目遠眺,只見層巒疊嶂,綿延遠去,夕照潑金,雲霞飛動,群山若浪,浩渺蒼茫,恬靜超然美不勝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