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年初與大家分享過我買了一輛阿爾法·羅密歐Giulia以及初步的體驗感受之後,關於這輛車的內容已經“斷更”了有大半年的時間。現在這輛車在我手上已經跑了有20000km,是時候聊聊對於這款“義大利買菜車”一些更深入的感受和理解了。
對於這款車來說,關於駕駛方面的感受肯定是最多人感興趣的地方。
什麼是意式風味?
說實話,我沒有開過很多義大利車,無論是高高在上的超跑法拉利、蘭博基尼,還是兩度來華的合資菲亞特,我都沒有開過,僅僅是對瑪莎拉蒂的部分車型進行過不完全深入的試駕。
▲ 這可能是很多人對義大利車最初的認識,請喊出它的名字!
所以我也不知道Giulia在駕駛感受上的表現是否對意式風味具有代表性,但至少,這是目前距離大家最近的一款義大利車。並且在同類車型中,Giulia作為唯一一款義大利車,的確有著與眾不同的操控風格,那就姑且把它當作是義大利的代表吧,不知各位對此是否有異議?
▲ 義大利超跑和目前在中國能買到的最便宜的義大利民用車
那麼Giulia開起來到底是一輛什麼樣的車?
如果要用一個詞來高度概括的話,那就是:活潑。當然,你也可以在感性的層面上進一步昇華,用“熱情”、“奔放”這樣的詞彙來形容也是合適的。
▲ 每次停好車總是忍不住回頭多看幾眼
既然能用“活潑”來高度概括,自然也就意味著這種性格是全方位體現的,其中最能體現這一點是轉向系統。
Giulia的轉向回饋力度非常輕,不要說跟其他運動取向的車型相比,即便是你剛從一輛極其強調舒適的車上下來,再去開Giulia,你都不會覺得在輕重程度上有什麼區別。
是的,即便切入d動態模式,也只是變重一點點,但依然是很輕的。
當然了,光是輕這一特點並不能反映其活潑的性格,反倒是不少人認為過於輕的轉向會導致溝通感模糊,畢竟運動取向的車大多數都會把轉向回饋力度設定得相對重一些,來營造更為清晰的人車溝通感。
我原本也是這麼認為的,但這些年開過不少車,有方向重的,也有方向輕的,深刻地認識到方向重其實並不意味著路感清晰,Giulia也正是那輛告訴我方向輕不代表沒手感的車。
相比之下,更重要的是回饋力度的比例感,比如隨速增益和隨角度增益的設定,我的上一輛車馬自達阿特茲在這方面就做得特別好,回饋力度非常細膩,溝通感非常清晰。
Giulia也同樣,只不過因為總體的回饋力度更輕了,所以Giulia需要把回饋力度做得更加細膩,才能給到駕駛者足夠的溝通感,而它也的確做到了。
此外,Giulia這套轉向系統還有一大特點——轉向的響應非常靈敏,這是我開過的轉向虛位最小的車,雙手的動作會很精細且快地體現在前輪的指向上。再加上回饋力度輕的特點,很多人剛開上Giulia都會覺得這車的轉向非常“賊”,甚至對神經偏粗大的人來說,比較難以適應。
以我的理解,Giulia這種極度靈敏的轉向響應能夠更積極地帶動車身產生動態,讓駕駛者更迅速地透過全身來感知車輛的動態,而不僅僅是透過雙手去感知方向盤的回饋力度,從而提升人車溝通感,為駕駛者建立操控信心。
大概正因如此,Giulia在底盤操控這一部分,有著非常良好的協調性和整體性。當然了,這種操控特性對駕駛者的感知靈敏程度以及反應迅速程度也有較高的要求,這就是為什麼說Giulia並不是一輛適合所有人都把它開得很快的車。
而且很奇怪的一點是,即便這車有著280馬力,原廠配備的後輪依然是跟前輪相同的225寬度,有時候需要急加速的時候就會覺得這後輪寬度不夠用,但也跟我這一輛配套的倍耐力P7買菜胎有一定的關係(但也比最初那批搭載的冬季胎要好了)。
在彎中,由於後輪輪距比前輪寬了7釐米,幅度之大使其在車身姿態上也能夠很清晰地體現,所以尾部倒是沒有想象中活躍。即便目前使用的還是倍耐力P7買菜胎,但過彎極限並不低,相信有一部分是底盤調教的功勞。
▲ 從車身姿態就可看出後輪輪距比前輪寬不少
說到底盤調教,首先,這車的行駛質感相當好,同樣一反常規,作為一款運動取向的車,Giulia並沒有採用很硬的懸架支撐作為基礎。
在同級數一數二的輕量化高強度車身支援下,Giulia並不需要把懸架設定得太硬,而且義大利人似乎認為車輛在彎中帶有適量的側傾更有助於建立抓地力,因為即便是最近剛剛宣佈在國內上市的Giulia GTA/GTAm,作為車系中的終極效能升級版本,它依然沒有以完全的硬作為調教思路。
▲ Giulia GTAm
這麼做的結果就是,在日常的使用中,無論是面對減速帶還是失修的道路,Giulia都能處理得妥妥貼貼,既柔和,又幹脆,沒有多餘的顫動,也沒有慌亂的雜音。
網路上總有人以“百萬底盤”的名號讚美Giulia的底盤,在我來看,僅用一個價格來衡量未免顯得有些俗氣和膚淺且很有營銷號的氣質,但話糙理不糙,我同意這個說法。
說到這裡,似乎免不了一場與同類車型的對比。眾所周知,這一級別的運動標杆理應是寶馬3系,鑑於一直沿用麥弗遜及其最佳化版本雙球節前懸的3繫到現在已經相當佛了,所以……
不妨還是讓我們把視線移到同樣是雙叉臂前懸的捷豹XE身上吧。
Giulia和XE這兩款車有一點“既生瑜,何生亮”的感覺,都有著非常優秀的底盤,但XE更講究沉穩,跟Giulia這種活潑的性格是兩個路子的,無論是轉向還是底盤支撐都是不一樣的風味。
就跟這兩車所屬國家給人的主流印象一樣,捷豹來自紳士的英國,更含蓄,阿爾法·羅密歐來自奔放的義大利,XE能給人穩穩壓在路面上的厚重感,Giulia則略帶漂浮感。
在風格上,沒有哪一個更正確的說法,各自都在各自的思路上達到了一種平衡和協調,都是好車。
▲ 最純最正的XE S,以前買不起,現在買不到
XE也是我很喜歡的一輛車,只不過我理解中的完美形態XE距離我更遠,而且是越來越遠。因為在我心目中,搭載了六缸發動機的XE S才是完整的,四缸的XE無論哪個版本開起來都像沒太睡醒,六缸也更符合XE沉穩的調性。反觀Giulia,有一具精神的四缸280馬力機器,契合度就很高了。
對了,其實我也認為XE在外觀設計上比Giulia更合我心,不知道我的Giulia“知道”之後會不會亮個故障燈以表抗議。
不夠爐火純青的動力
說完了“百萬底盤”,就輪到動力系統的部分了,其實對於Giulia的動力系統,我的評價是意料之中的失望。
如何理解這個“意料之中的失望”?
其實主要來自動力響應,在低轉速下,比如2000rpm以下,它的動力響應是比較遲鈍的。雖然很多人說阿爾法·羅密歐這款2.0T發動機低扭響應非常不錯,但這也只是跟其他2.0T橫向比較的結果,它確實不輸於寶馬的B48和奧迪的EA888(都是高功率版本)。
而作為車主,我會把它拿來比較的物件其實是我的上一輛車。眾所周知,馬自達的動力響應那是槓槓的,儘管絕對動力水平不在一個層次。
我能夠理解小排量渦輪增壓發動機在物理特性上就決定了它們很難在低轉速下做到媲美自然吸氣發動機的動力響應,所以說是“意料之中的失望”。
在體驗上主要是在市區行駛,中途加速超車需要預留多一點的動力響應時間。
來自ZF的8AT變速箱在阿爾法·羅密歐的調教下也並沒有馬自達的6AT那麼的善解人意,有時候我需要撥動撥片手動降一擋來超車,這也是這套動力系統在體驗上的不足。而且這個8AT在大多數擋位之間跳動都會有一個明顯的換擋間隙,唯有3擋與4擋之間的切換是最迅速且平順的,或許是因為這兩個擋位之間的轉速差比較小。
當然了,以上的這些動力系統方面的體驗都是基於n模式下的表現,當切換到d模式之後,那個活潑的Giulia就回來了——變速箱換擋動作更快更鏗鏘,也會把轉速維持在2000rpm以上來減少渦輪遲滯,再加上更靈敏的油門響應,實在是想開慢點都不容易。難怪阿爾法·羅密歐在香港地區的譯名叫“愛快”。
方向盤後方的兩根固定式金屬撥片看著很養眼,實際操作起來由於它們並不跟隨方向盤轉動,所以需要適應一下。
在d模式下,用撥片進行升降擋的操作是非常帶感的,升擋的時候會從後面“踹”你一腳,降擋也會帶有明顯的衝擊力,格鬥氛圍直接拉滿。對於手動模式的換擋執行,這套ZF的8AT也算做得到位。
說到氛圍,那就不得不提聲浪了。
在d模式快節奏的駕駛時,Giulia的聲浪是線上的,前方有發動機大口大口地吸入空氣的聲音,還帶著一點渦輪工作時的嘶嘶聲,後方的排氣聲也有那麼一點類似於瑪莎拉蒂的那種帶著一絲鼻音的轟鳴,雖然只有四缸,但在四缸發動機裡算是比較渾厚的那一撥,比起寶馬那聽者落淚的噠噠噠是好聽多了。收油的時候還能聽見一點點“噗噗噗”的放炮聲,個人認為如果這個放炮聲能夠稍微明顯一點就更好了。
不過在日常常規節奏的駕駛過程中,Giulia的聲音就沒有那麼好聽了,彷彿工程師並沒有針對日常駕駛的工況去調教過聲浪,在1500~2500rpm的區間,整體音效是比較慵懶的,大概是“沒開嗓”吧。
至於絕對的動力效能,儘管280馬力在引數上可以說是同類車型最大,但實際上跟寶馬、奧迪250多馬力的3系和A4L在加速體感上沒有太大的區別。
但因為變速箱還是不太機靈,靜止起步的時候只要油門沒有踩得很重,它都會在車輛剛剛動起來之後就切入2擋,導致起步加速的過程不太連貫。
而如果油門踩得重了,起步加速就會顯得過於兇猛,就像是彈出去了一樣。
對了,很多網站上寫的Giulia 280百公里加速時間是5.2秒,其實是錯誤的,5.2秒是四驅版的資料,四驅版並沒有在中國大陸市場銷售,後驅版其實是5.8秒,這都是從車輛說明書上獲取的資料。
除了d和n模式之外,還有一個a模式,也就是經濟模式。
在這個模式下,油門響應會變得非常遲緩,而且最大扭矩也會從400Nm降低到300Nm,可以說是非常佛了。
在a模式下,只要車速高於40km/h的情況下鬆開油門,就會進入怠速滑行工況。對於Giulia來說,這是省油妙招,但也有很多人說,開阿爾法·羅密歐還在乎啥油耗,嗯,不在乎了,全程d模式才是正解!
我買我真買,你買我不推薦?
如果你身邊有朋友推薦你去買Giulia,基本上只有兩種可能,一是他很看得起你的駕駛技術,二是他等著過幾年收你的二手Giulia。
我在買Giulia之前有一段時間就不斷鼓動一位女性朋友去買這車,因為我還真的打算過幾年友情價收了她這輛“女士一手車”。她最終選擇了奧迪A5,當然也非常適合她(就是之前A5試駕文章裡友情出鏡過的那輛藍色A5)。
說正經的,Giulia在駕駛方面的確是一輛非常有造詣的車,同樣也是一款挑人的車,所以通常我不會推薦別人去買Giulia。就像剛才所說的,這車的動態非常靈敏,對我來說適應之後能開得更行雲流水,但對適應不了的人來說那就是一種危險。
哈哈,其實也沒有那麼誇張,安安分分地開,也還是能夠享受到Giulia那些良好的行駛品質的。
更何況,大家都知道阿爾法·羅密歐在中國市場的產品策略之一就是不讓你關ESP等電子穩定、防滑系統,連四葉草版本都不能關,所以它並不會讓你胡作非為。只是一旦你的胡作非為程度超出了它能保護你的範圍,那就……
▲ 發動機故障燈不知各位是否喜聞樂見?
由於寫得比較詳細,所以光是關於駕駛的部分就已經花費掉了我們一篇常規文章的篇幅。而其他關於用車的方面,比如售後保養費用和體驗,以及大家可能喜聞樂見的那些小毛病,還有對阿爾法·羅密歐這個品牌的一些感性認識,就下一次再來分享了。如果這篇文章反響熱烈的話,下一篇不會太遠的!
我們只專注原創汽車內容的生產,想要變得更懂車,可以訂閱我們的微信公眾號:車轍(ID:cartracks)。目前已經集聚了數十萬的粉絲,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