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正處秋分節氣,秋高氣爽,中醫六淫邪氣之一的燥邪正當令。
燥邪的致病特點是其性乾澀、易傷津液。
燥邪致病乾燥且易傷津液,表現為體表肌膚和體內臟腑缺乏津液,乾枯不潤的症狀,如口鼻乾燥、面板乾燥皺裂等。
燥邪多從口鼻而入,其病常從肺衛開始。
而秋季主髒在肺,肺與口鼻相通,喜潤而惡燥。
燥易傷肺,肺為嬌髒,外合皮毛,外感燥邪,最易傷肺,而致乾咳少痰、口鼻乾燥。
中醫講四燥
內燥、外燥、溫燥、涼燥,此四者皆言燥邪致病。
首先講內燥與外燥。
但外燥、內燥是從燥邪的來路講,外燥係指六淫之燥邪為害,內燥則指由於陰津耗傷而出現的燥證。
1、內燥
內燥是由於陰血津液耗傷而出現的燥證。
內燥雖為內生五邪之一,但其關鍵卻是由其他因素所致的一種病理改變。
內燥多發於熱病後期,此時,由於體內陰津血液不足,不能滋潤濡養,以致臟腑組織和肌膚孔竅出現乾燥枯澀的病理改變。
表現為口鼻乾燥,咽乾口渴,舌幹無津,毛髮不榮,面板乾澀甚至皸裂,小便短少,大便乾結等。
內燥的病理特點有以下幾方面。津液匱乏為基本病理變化。
人體陰液主要有津液、血液、陰精三大類。
內燥在臨床上又分為肺燥津傷證、胃陰不足、津枯腸燥、陰血虧虛等證。
內燥屬虛:內燥以陰血津液虧乏為基本病機,故其病理性質屬虛。若僅僅津液受傷,病在脾胃,尚屬輕淺;若進一步傷及陰血,病涉肝腎,病情加重,病位深化,治療非短時能愈。
故內燥病證的治療,以滋養陰血、生津潤燥為大法,又隨病位所在或潤肺養胃、或滋腎填精。
2、外燥
一指外感六淫之燥邪,二指燥淫為害所致的燥病。
燥為秋季主氣,故外燥通常稱為“秋燥”。《醫門法律》說:“秋傷於燥”。
外燥雖為秋令之所常見,但其它時間也有發生。
外燥致病有以下特點。
①易傷肺臟。
肺為嬌髒,其氣通於秋,而燥為秋令主氣,《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說:“天氣通於肺”。燥淫外盛,最易上受入肺,致成肺燥。
《景嶽全書》說:“若秋令太過,金氣盛而風從之,則肺先受病”。故外燥致病,首見肺系症狀。
②燥勝則幹。
無水則燥,燥為乾澀乏津之證。燥邪為患,必傷津液,繼耗陰血。
從臟腑而言,燥淫所傷,先爍肺津成肺燥;次灼胃液則為胃燥;肺胃津虧又可傳入下焦肝腎,涸竭津血,以致肝陰不足,腎陰乾涸。
而外燥的性質有寒熱之分,因此再分溫涼。
燥氣當令,始於秋分。秋分之後,天之炎暑雖去而未盡,氣候尚熱,卻乾燥少雨,故燥淫所傷,常兼溼熱,感之而為燥病者,則為外感溫燥證。
秋氣漸深,冬令將至,炎暑漸去,氣候冷涼,秋風肅殺,乾燥無雨,此時燥淫常兼寒冷之氣為害,感而受之者,形成涼燥證。
下面我們來講講另外的二燥。
3、溫燥
從發病時間而言,見於初秋;從病因而言,常兼溫熱;就陰陽屬性言,其性屬陽。溫燥兼熱,其性屬陽,津傷而熱是其特徵。
溫燥既燥且熱,燥傷肺津,熱傷肺陰,故其性屬陽。溫燥有輕重之分。溫燥以其感受燥與熱邪的輕重,其證有輕重之別。
溫燥輕證,邪氣襲表,肺經受病,津傷而肺失清肅,以身不甚熱,乾咳無痰,或痰少而粘,咳出不爽,咽乾咽癢口渴,舌紅少津,脈浮數為主證。
溫燥重證,燥熱甚而肺之氣陰俱耗,證見頭痛身熱,乾咳無痰,咽乾鼻燥,喘息胸悶,心煩口渴,舌幹無苔。
桑杏湯就是治療溫燥的代表方,此方出自《溫病條辨》。
外感溫燥證的主要臨床特點為“燥”+“熱”。
桑杏湯
桑葉3克、杏仁4.5克、沙參6克、象貝3克、豆豉3克、梔皮3克、梨皮3克。
加水400毫升,煮取200毫升,去渣取汁頓服。
這個方子主要用於輕症,一個呼吸系統受到外來邪氣侵襲後,出現一系列,水分減少,以乾燥為主要表現的,但是又幹的不是很嚴重的一個證型。
口乾,鼻腔幹,嗓子也幹,可能還有一點點發熱。
口乾了,於是你就想喝水吧
咽乾了,嗓子幹癢,水分減少,分泌物少了,氣管容易受到外界環境的刺激,是不是刺激容易引起咳嗽?
這種咳嗽,因為裡面的水分少,所以可能是無痰的乾咳,也可能有痰,但是不多,很粘稠。水分比較少嘛。
水分為啥少?因為有一定的熱邪在裡面消耗呢。但是又不是很大的熱,小火慢燉,把痰熬成濃濃的一點,黏在氣管上。
所以治療思路就是潤燥止咳,補充耗傷的津液,這還不行,有外感表邪啊,還需要解表,給邪出路。
桑葉+杏仁:宣發肅降,止咳化痰、驅邪外出。主藥。
豆豉+梔子皮+梨皮:清熱,稍微帶點潤燥的意思。
沙參:養陰,滋潤作用比較強。
貝母:清熱,化痰。
這裡面有個小竅門,化痰為什麼要用養陰的藥啊,不是更加重痰溼了嗎!
化燥痰的訣竅就在這!
你想想,咱們平時拖地或者擦桌子,有一個凝固在地上的汙垢,硬拖是拖不走的,需要加點水潤一下,就好拖了。燥痰也是一樣的道理。
臨床上如果碰見燥痰,老痰,排不出去,或者還有點尾巴,建議加點水潤一下。
4、涼燥
與溫燥對比而言,則見於深秋冬令將至之時,常兼冷涼之氣,其性屬陰。涼燥兼寒,其性屬陰,津傷無熱為其特點。
涼為寒之始,屬秋令之正氣,涼燥病發於秋深而近冬。
燥兼寒涼之氣外襲,肺失宣肅,燥幹津液,證見頭微痛,惡寒無汗,乾咳、少痰、流清鼻涕,苔白脈弦。故深秋而為燥邪所傷,證無熱象者,便是涼燥。
杏蘇散同樣出自《溫病條辨》,是涼燥證的代表方。
外感溫燥證的主要臨床特點為“燥”+“涼”。
糾正大家一個觀念:燥邪致病,和內有痰溼不衝突。
不是你燥了就把痰溼都燥幹了,也不是你有痰溼,溼氣你就不會被燥邪影響。
這些病理狀態是可以共存的。
此證的病理變化是:風寒外襲→表衛閉鬱→內傳肺系→氣鬱津凝→咳嗽痰稀。
杏蘇散證中需抓住表裡同病的特點。
一方面涼燥束表,衛陽鬱遏,則見惡寒無汗、頭微痛等症狀;
另一方面肺合皮毛,皮毛受邪,內舍於肺,肺失宣降則見鼻塞、咳嗽;肺主通調水道,津液輸布失常,再加陽氣受阻,則津液聚而為痰,故見咳痰清稀。
咽乾則原因有二:一者燥邪損傷津液,二者肺輸布津液的功能失常,咽部失其濡潤所致。針對上述病證,本方從輕宣涼燥、止咳化痰兩個角度立法。
杏蘇散
蘇葉9g 半夏9g 茯苓9g 前胡9g 苦桔梗6g 枳殼6g 甘草3g大棗3枚 杏仁9g 橘皮6g。
加水400毫升,煮取200毫升,去渣取汁頓服。
蘇葉+杏仁:宣發肅降,止咳化痰。主藥。
桔梗:宣肺氣。枳殼:降氣。(兩者剛好反著的,一宣一降,配合,中醫管這叫宣降肺氣)
前胡:疏風散邪,降氣化痰。
半夏+陳皮+茯苓:理氣,化痰溼。
生薑+大棗+甘草:調和營衛,調和藥性。
本方體現了“苦溫甘辛”之法,為表裡同治之方,外可輕宣發表而解涼燥,內可理肺化痰而止咳嗽,適用於秋季受涼,咳嗽痰稀者。上呼吸道感染、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等見咳嗽痰稀輕證
杏蘇散和桑杏湯這兩個方子,都是用於外感初起,用藥輕淺。大家要抓住這個,是重點。如果病情發展,或者用藥不當失治誤治,病邪深入,就要換方了。
總之,外燥、內燥是指燥病的來路而言;溫燥、涼燥為外燥而兼寒熱,其發病時間有先後之別,溫燥見於初秋,熱氣未盡之時;涼燥發於深秋近冬之時。
區分外燥、內燥、要在以其虛實,內燥屬虛,治宜滋潤;外燥而熱者,治需涼潤,外燥而寒者,治宜輕宣潤肺。
潤燥是秋季的不變的主題,所以很多人常常依賴“潤燥組合”。
銀耳+雪梨+蜂蜜+川貝
這些大都是甜味的,過食甘味太滋膩,易困脾胃、生痰涎。
所以即使咽乾,只要有痰多的症狀,就不建議吃甜膩的東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