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與中國士兵的肉搏戰,他們的腳都凍爛了,卻一個勁兒地往前衝,一波接一波。他們只是孩子,我們卻別無選擇。”
這是羅蘭德·馬鮑的記述,他是原美軍陸戰一師的一名老兵,馬鮑回國後,將其所經歷的朝鮮戰爭,寫成一本回憶錄,殘酷的長津湖戰役,給他的印象最為深刻。
抗美援朝第一次戰役後,美軍對中國軍隊是否出兵朝鮮,仍抱有懷疑態度,聯合國軍總司令麥克薩瑟對戰爭前景信心十足,在對鴨綠江大橋進行了一番轟炸後,美軍再次準備進攻。
彭德懷準備利用第二次戰役,扭轉整個朝鮮局勢,為此,中國軍隊制定了誘敵深入的計劃。在撤退的過程中,志願軍故意留下很多破槍爛炮,偽裝成狼狽的樣子,給美軍以假象。
除此之外,志願軍還放掉了第一次戰役中的俘虜,並告訴他們:
“我們沒多少人,只想保護鴨綠江上的幾個水電站,沒有他們的電力,我們東北的工廠就不能開工了。”
香餌和網兜已經準備好了,但美軍前進的速度太慢,因此,彭德懷再次下令,命志願軍後撤十幾公里,美國人喝了志願軍的迷魂湯,果真上當了。
1950年11月7日,第二次戰役打響了,38軍的任務是圍殲南朝鮮7師,42軍對付的是南朝鮮8師,39軍、40軍正面突擊美第八集團軍。在殲滅南朝鮮7師之後,38軍113師,用14小時急行軍72.5公里,穿插三所裡、龍源裡,阻敵退路,創造了奇蹟。
西線的戰事,志願軍取得大勝,南朝鮮7師、8師被殲滅大部,美2師80%被殲滅,美25師、騎1師均遭到重創。38軍一雪前恥,被彭德懷稱為“萬歲軍”,就連美第八集團軍司令沃克,也死在了逃亡的路上。
西線的作戰很成功,美軍被殺得大敗,而在東線,志願軍打得很艱難。東線戰場主要處於蓋馬高原的長津湖畔,負責西線作戰任務的是剛剛入朝的宋時輪第9兵團。
第九兵團下轄三個軍,分別是第26軍、第27軍、第20軍,他們面對的問題,不是敵人太強,也並非士氣問題,而是天氣太寒冷。1950年的冬天,是朝鮮50年來最冷的的一個冬天,第九軍團剛剛下火車,就被凍傷幾百人。
這三個軍,原本一直在華東地區作戰,接到命令後,即刻奔赴朝鮮,以至於很多士兵,連棉衣都沒有,直接到了零下幾十度的朝鮮,很多士兵穿著單衣、草鞋就到了白雪皚皚的長津湖。
而志願軍面對敵人也不好過,美軍有足量的食物,有厚厚的保暖軍服,但即便如此,美陸戰1師、步7師的大兵也被凍得嗷嗷直叫。
那些坦克、汽車,必須每隔15分鐘就要發動一次,否者這些裝備就將成為一堆廢鐵,卡賓槍的槍管凍得和樹枝一樣脆弱,一碰就斷。
一位美軍陸戰隊員回憶:
“在爬山時候肯定會出汗,結果是,一旦你停止前進,汗水就會在你該死的衣服裡結冰,你想和一支M1式步槍或老卡賓槍和睦相處簡直是異想天開,你的手會被它粘住,甩掉它唯一的辦法就是捨去一層皮。”
儘管美軍保暖措施已經足夠到位,晚上還有溫暖的睡袋,但仍不免被大量凍傷。由於長津湖畔大多為山地,行軍極為困難,絕不違抗命令的宋時輪也不得不報告彭德懷,將開戰時間推後兩天。
山地無法行車,那麼物資、彈藥就只能靠人力運送,換言之,15萬部隊的吃飯問題無法保障,彈藥更是捉襟見肘,如此艱難的環境下,宋時輪只能先把26軍放到第二梯隊,先把第20軍、第27軍派往前線。
在大雪覆蓋的山區行軍,速度是快不了的,並且不能停下來,一旦停下來休息,手腳就會被凍住,當時缺乏相關的凍傷知識,戰士們找來火堆烤,只要一烤,很多戰士的手腳就再也動不了了。
戰士們穿的棉鞋都和腳凍在了一起,根本脫不下來,烤完火,冰就化了,但要想脫下鞋,就要捨去整個腳皮。還沒有開戰,有些連隊甚至減員90%,這仗是太難打了。
26軍76師的政工幹部支福田回憶:
“剛尿完尿,地上就長出個冰橛子,副師政委的警衛員隨便在耳朵上弄弄,就把耳朵弄掉了!”
物資不夠,棉衣不足,就連棉被都只是一個班一、兩床,到了晚上,十幾個戰士只能摟抱在一起,靠互相的體溫取暖。每次白天點名的時候,部隊人數就會少很多。
白天和天空是美國人的,那些運物資卡車還沒有到前線,就被美軍的凝固汽油彈燒沒了,召集到的所有人都在運送糧食、彈藥,但人力遠不及汽車,實在杯水車薪。
餓著肚子,在零下幾十度的積雪中行軍,除此之外,志願軍的武器、彈藥也出了大問題。在山區,騾子馬匹是用不了的,那麼大炮無法運上來,重型武器全部留在了後方,就連子彈每個戰士也只有80發。
十幾萬人的部隊,最重型的武器就是迫擊炮和手榴彈了,這跟美軍的坦克、火炮如何較量?所以,很多時候,我們只能用步兵去衝擊敵軍的裝甲。
長津湖畔是一條狹長的穀道,而美軍就是在此向北進攻的,而山谷的兩側,埋伏著就是無數被凍僵的志願軍戰士。儘管陸戰一師師長史密斯對天氣怨聲載道,但他們仍堅決執行了進攻命令,在中國軍隊眼中,陸戰一師是美軍中最強的部隊,師長史密斯在作戰中也較為謹慎。
11月27日,已經凍僵了志願軍戰士,對美軍發起了衝鋒,由於山路狹窄,很快,志願軍就將美軍陸戰1師、步7師截了數段,準備採取各個擊破的辦法。
不同於南朝鮮軍,美軍雖然也是有些慌亂,但很快就穩定了下來,每塊被包圍的美軍,將坦克擺在最前列,組成了堅固了環形防線,兩百輛坦克無數的火炮,就是美軍的底氣。
然而,志願軍只有手中的步槍、機槍和手榴彈,巨大的物質差距,讓志願軍吃盡了苦頭,在美軍的火力封鎖下,整連整連的中國戰士在衝鋒中頹然倒地,很多戰士直到戰死的那一刻,仍保持著衝鋒的姿勢。
由於溫度太低,僅有的迫擊炮也出問題了,美軍的坦克就在前面擋著,而我們的炮彈卻放不進炮管裡,收縮的炮管被凍得太小了,戰士們只能用火烤,用熱水淋,但這還是解決不了問題。
炮彈放進去,也打出來了,但是就是不炸,還是那個問題,在極低的溫度下,迫擊炮彈也成了啞彈,戰士們急得大哭,這些炮彈運送上來,不知付出了多大代價,而它們收效甚微。
在志願軍猛烈的進攻下,美軍拼命向後收縮,可是一時間,志願軍打得也較為被動,美軍的環形防禦十分堅固,因此,宋時輪決定,集中第27軍兩個師共同進攻美軍一個防禦陣地。有的志願軍戰士,乾脆拿著手榴彈開路,一邊衝一邊扔手榴彈,美軍防線終於崩潰了,隨之而來的,便是步七師第31團的團滅。
第31團,也稱北極熊團,在長津湖戰役中被志願軍全殲,這也是整個抗美援朝戰爭中唯一一次,成建制的消滅美軍一個團。
12月4日,美軍退到了下碣隅裡,並在十幾天的時間裡,建造出一座簡易機場,美軍開始大量向下碣隅裡投放補給、彈藥,藥品,這就是美軍強大國力的象徵。志願軍戰士憑藉的是死戰不退的信念,但信念代替不了食品和彈藥,在如此低溫條件下,沒有飯吃就算是鐵人也是堅持不下去的。
美軍運送的物資太多了,他們根本用不完,於是,在撤軍之前,他們開始大肆破壞這些物資,以防落入志願軍手中。無數的食品、藥品、衣服被美軍焚燒一空,如果這些物資能被志願軍繳獲,能解決多大的問題啊。
小米加步槍,倉庫在前方的戰鬥模式,已經無法適應現代化戰爭了,由於朝鮮戰爭的巨大物質對比,讓中國軍地意識到了後勤補給的重要性,沒有足夠的國力,沒有強勁的後勤系統,就很難戰勝對手。
儘管環境如此艱難,但志願軍將士們仍在頑強地阻擊對手,美軍每後退一步,必將付出慘痛的代價。
在開戰前,麥克阿瑟曾對美軍的小夥子承諾,他們將在聖誕節回家,而事實上,陸戰一師狼狽撤出戰場的那一天,恰好是聖誕節,志願軍再次給了麥克阿瑟一記響亮的耳光。
雖說志願軍仍然取得了戰役的勝利,但是其代價也是巨大的,東線15萬志願軍,傷亡四萬多人,因凍傷凍死就有三萬多人,凍傷減員超過20%,戰士們缺衣少穿,餓著肚子連續作戰一個月。
由於太多的傷亡,第二次戰役後,第九兵團就只能後撤休整,直至第五次戰役,他們才能再次返回戰場。美軍的傷亡同樣極大,從11月27到12月15日,陸戰1師的戰鬥減員就達7321人,美國人將長津湖戰役,稱作“陸戰隊歷史上最艱辛的磨難”。
是時,中國軍隊準備不足,後勤補給困難,有的部隊只能一兩天吃上一頓結冰的高粱米,零下三、四十度的氣溫,積雪數尺,70%的迫擊炮無法使用,甚至很多步槍的槍栓都被凍住、手榴彈也拉不開,部隊體力消耗嚴重,80師240團5連,因為敵人的火力壓制,全連臥倒在雪地裡,最後全部被凍死。
此戰,第9兵團共殲敵13916人,予陸戰1師、步7師團以毀滅性打擊,完成了艱鉅的戰略任務。
12月15日,志願軍司令部向第九兵團全體指戰員發電:
你們在冰天雪地、糧彈運輸極端困難情況下,與敵苦戰半月有餘,終於熬過困難,打敗了美國侵略軍陸戰一師及第七師,收復許多重要城鎮,取得了很大勝利。這種堅強的戰鬥意志與大無畏的精神,值得全軍學習。
1952年9月,第九兵團從朝鮮撤回國內,車到了鴨綠江邊,第九兵團司令宋時輪讓司機停車,宋時輪下了車,向著長津湖方向靜默了很久,隨後他脫下軍帽,深深鞠躬,等他抬起頭來,早已淚流滿面。
無數年輕的戰士留在了這片土地,他們再也回不去了,為什麼戰旗美如畫,那是因為英雄的鮮血染紅了她!(文/九魚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