餈粑,顧名思義,就是將糯米蒸熟搗爛成粑,因糯米餈性較強,故稱餈粑。擂餈粑在川東一帶也稱打餈粑。
小時候,大人們時常提起打餈粑,但我從沒有親眼見過打餈粑,今年中秋節(2021年9月21日),一位朋友邀我去過節打餈粑,終於見證了打餈粑是咋回事。
餈粑美味香甜,具有濃重的歷史氣息。相傳,打餈粑是兩千多年前,春秋戰國的人們為了紀念楚國的一位將軍伍子胥衍生而來的一個古老習俗。伍子胥建城時,將大量的糯米蒸熟壓成磚放涼,作為城牆的基石,也是儲存備荒的有效方法。後來每到豐年,人們就用糯米制成磚塊一樣的餈粑以此來紀念他。
在川東一帶,人們每逢豐收,尤其是在中秋節,有打餈粑的習慣。
打餈粑,首先要選優質的糯米(餈性較強的本地糯米),用清水淘洗乾淨,再用清水浸泡8—10小時,撈起瀝水,置於木甑子中(木甑子上大下小,內部中間置有小孔木片或竹篾編制的上錐形)粗片上面,猛火蒸,待竹篾甑蓋冒氣後30分鐘左右為宜,使其充分熟。蒸熟後的糯米飯倒入碓窩(石臼)中,用碓棒舂制而成餈粑。
碓窩通常用比較堅硬的石頭製作,在川東一帶多為上大下小,口沿多為外方內圓。石匠選材後,先是設計好大小,一般上部外沿直徑在43CM左右 ,內沿口沿直徑32CM左右、底部直徑13CM左右,底部外沿直徑35CM左右。將外沿用砧子打磨相對平整,再用砧子一砧一砧、小心翼翼的挖空成上大下小的錐形碓窩。手藝精湛的石匠一般要求一寸三砧,給人以線條細勻的質感。
碓(舂)棒一般選用木質較為緊密的木材製作。舂端大且端部圓滑,利於舂物,手握一端較小,便於操作用力。碓棒通常是兩根,一根稍大稍長,一根稍小稍短。古時候人口較少,缺乏勞動力,打餈粑就是夫婦通力合作,故碓棒一根大一根小,男的握大的一根,女的握小的一根。
先在碓窩內壁噴灑少許乾淨的水,再將蒸熟的糯米飯趁熱(冷了就比較堅硬、沒有餈性)飯倒入碓窩中,灑水是為了避免糯米飯粘在碓窩壁上。手握碓棒較小一端,腋下鉗住碓棒中段,用力擂(舂)碓窩中的糯米飯。
擂餈粑是一件很費力的事,通常要勞力好的人。首先碓棒擂碓窩中心的糯米飯,再擂邊沿的糯米飯,兩人一前一後,沿著碓窩轉。面上的糯米飯擂爛後,用力擂一邊,用力攪,使底面的糯米飯“翻身”,再擂底面翻起來的糯米飯。擂到一定爛的時候,兩人藉著餈粑的粘性,兩根碓棒粘著餈粑反覆擂打、扭轉撕拉,讓糯米飯充分搗爛和韻。
糯米擂爛成粑,結為一團後,餈粑即為製作完工。
製作完工後,用兩根碓棒粘住餈粑,從碓窩中整體移出(沒有擂成功的餈粑無法整體移出碓窩)。
移出的餈粑置於噴灑少許清水的盆中,待捏成團或壓成餅,將製作成型的餈粑放入顆粒香粉面中,滾一下,使其外表“穿衣”,不再粘在一起,成為無數個個體。
川東一帶,通常用黑芝麻、大豆、玉米等炒熟,打成細粉顆粒即為香粉面。香粉面一者增加餈粑的口感,更具香味;二者讓小個的餈粑“穿衣”後不再粘為一體,便於食用。餈粑“穿以”後可蘸上白糖食用,增加甜味,這種吃法要現做現食,才能保證最佳口味;也可油炸後拌上蜂蜜或紅糖液,又是別一樣的風味;冷卻後的餈粑,既可重新加入食用,還可切成片狀,煮熱加糖食用。
古老的傳統制作餈粑較為複雜,且功效不高,現在專門製作餈粑的人們多采用機械製作,功效大大提高了。但人們更喜歡購買傳統制作的餈粑,覺得這樣的餈粑更香、更甜、更有嚼勁、更有口感。更是認為,傳統制作餈粑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美食文化,需要傳承光大。
包福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