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建國二百七十六年,前後共傳了十多位皇帝,文臣負責治理天下,而武將負責穩定天下。
在中國清朝時期,有許多赫赫有名的武將。那麼今天小編就來盤點一下,中國清朝時期十大名將,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注:本排名為非正式的排名,僅供參考,不喜勿噴。
十、施琅(1621年—1696年),字尊侯,號琢公,福建省泉州府晉江縣(今晉江市龍湖鎮衙口村)人,祖籍河南固始,明末清初軍事家,清朝初期重要將領,康熙時領軍收復臺灣。
施琅早年是鄭芝龍的部將,1646年(順治三年)隨鄭芝龍降清。不久又加入鄭成功的抗清義旅,成為鄭成功的得力助手。鄭成功手下曾德一度得罪了施琅,施琅藉故殺曾德而得罪了鄭成功,鄭成功誅殺了施琅父親與兄弟。由於親人被鄭成功殺害的大恨,施琅再次降清。施琅投降清朝後,被任命為清軍同安副將,不久,又被提升為同安總兵、福建水師提督。
1681年(康熙二十年),康熙帝採納了李光地的意見,授施琅福建水師提督,施琅積極進行攻討臺灣的部署準備。1682年(康熙二十一年),康熙帝決定攻臺,命施琅與福建總督姚啟聖一起進取澎湖、臺灣。
1683年(康熙二十二年)六月,施琅指揮清軍水師先行在澎湖海戰對臺灣水師獲得大勝。上疏籲請清廷在臺灣屯兵鎮守、設府管理,力主保留臺灣、守衛臺灣。因功授靖海將軍,封靖海侯。
1696年(康熙三十五年)施琅逝世,賜諡襄莊,贈太子少傅銜。施琅死後與其妻王氏、黃氏合葬。
主要成就:攻克臺灣,結束海峽兩岸分裂的局面。
九、福康安(1754年—1796年7月2日),富察氏,字瑤林,號敬齋,滿洲鑲黃旗人,清朝中葉名臣、外戚、民族英雄。大學士傅恆第三子,孝賢純皇后之侄。
福康安歷任雲貴、四川、閩浙、兩廣總督,官至武英殿大學士兼軍機大臣。福康安一生征戰南北,戎馬倥傯,參與了四次鎮壓各地民變,是清廷足資依靠的軍事重臣。
乾隆三十七年(1771年),任鑲黃旗滿洲副都統,以領隊大臣參加大小金川之戰,乾隆四十九(1784年)年,福康安跟從將軍阿桂率兵鎮壓甘肅回民田五起義,與參贊大臣海蘭察會兵伏擊,俘獲義軍首領張文慶。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被命為將軍,偕海蘭察督兵赴臺灣鎮壓林爽文起義,俘首領林爽文、莊大田。
福康安維護了國家的主權和領土統一和完整,累封一等嘉勇忠銳公。此外,他參加制定的《欽定藏內善後章程》和金瓶掣籤制度,對於鞏固清朝中央與西藏地方的政治關係,維護祖國的統一,加強民族團結等方面起著重大的作用。
嘉慶元年(1796年)二月,賜福康安貝子,同年五月去世,追封嘉勇郡王,諡號文襄,配享太廟,入祀昭忠祠與賢良祠。
主要成就:平定大小金川,鎮壓林爽文起義,驅逐廓爾喀。
八、阿桂(1717年9月7日—1797年10月10日),章佳氏,字廣庭,號雲巖,滿洲正藍旗(後以功抬入正白旗)人,清朝名將,大學士阿克敦之子。
阿桂於乾隆三年(1738年)中舉,累授戶部郎中、軍機章京。乾隆十三年(1748年),隨徵大小金川,遭劾被貶。後復升為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因辦事勤慎而受重用,歷任參贊大臣、鑲紅旗蒙古副都統、工部侍郎等,長期戍守西北邊疆。
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參與平定大小和卓叛亂,事後移駐伊犁,建屯田之策。回朝數年間,歷任內大臣、漢軍鑲藍旗都統、軍機大臣、滿洲正紅旗都統、四川總督等。
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以副將軍之職隨經略傅恆領兵征討緬甸。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再次參加大小金川之役,歷時五年,運籌戰事,多合機宜,為平定金川首功。此後多次前往地方辦理欽案、督築河堤,兩次率師鎮壓甘肅回民起義,並以領班軍機大臣身份提出鎮壓臺灣林爽文起義的進兵方略,累加太子太保、武英殿大學士。
嘉慶二年(1797年),阿桂逝世,享年八十一歲。獲贈太保,諡號“文成”,併入祀賢良祠。道光三年(1823年),配饗太廟。有《軍需則例》15卷,今已佚。有詩數首傳世。
阿桂屢次統領大軍東征西討,為鞏固多民族統一國家立下了重大功勳。四次被繪像於紫光閣,兩次列名第一。
在《清史稿》評論阿桂說:“乾隆間,開誠佈公,謀定而後動,負士民司命之重;固無如阿桂者。還領樞密,決疑定—計,瞻言百里,非同時諸大臣所能及”。他是乾隆朝出將入相的少數重臣之一。
主要成就:從徵準噶爾部,平定林爽文,平定廓爾喀。
七、富察·傅恆(1722~1770年),字春和,滿洲鑲黃旗人。清朝外戚、名將,戶部尚書米思翰之孫,察哈爾總管李榮保第九子,清高宗孝賢純皇后之弟。
初為藍翎侍衛、總管內務府大臣,24歲軍機處行走,26歲任戶部尚書,27歲拜保和殿大學士、領班軍機大臣,銜太保。授一等忠勇公。歷任吏部尚書,兵部尚書,理藩院尚書,議政大臣,領侍衛內大臣,御前大臣,步軍統領,會典館正副總裁,五朝國史館監修總裁官,經筳講官,殿試讀卷官等職。
乾隆十三年(1748年),傅恆署理川陝總督,經略金川軍務,降服莎羅奔父子。 乾隆十九年(1754年),力主攻打伊犁,平息準噶爾部叛亂,擔任《平定準噶爾方略正編》、《平定準噶爾方略前編》、《平定準噶爾方略續編》正總裁,撰寫《欽定旗務則例》、《西域圖志》、《御批歷代通鑑輯覽》,《周易述義》以及編撰漢、滿、蒙、藏、維、託忒6種文字合璧辭典《西域同文志》等。
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擔任經略,督師雲南。次年四月,率領京師及滿蒙士兵,分三路入緬作戰,身患重疾,仍督軍進攻,屢敗緬軍。後與雲貴總督阿桂合攻老官屯不下,遂乘緬甸遣使請和,上疏奏請罷兵,授一等忠勇公、領班軍機大臣加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學士。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二月,班師回朝,不久病卒。乾隆皇帝親臨府邸奠酒,諡號文忠。嘉慶元年(1796年)五月,其子福康安平苗之功,贈郡王銜,配享太廟,入祀賢良祠。
主要成就:指揮準噶爾、大金川、緬甸戰役。
六、年羹堯(1679年—1726年1月13日),字亮工,號雙峰,安徽鳳陽府懷遠(今安徽省懷遠縣)人,後改隸漢軍鑲黃旗,清朝名將。
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進士,官至四川總督、川陝總督、撫遠大將軍,還被加封太保、一等公,高官顯爵集於一身。年羹堯這位康熙和雍正年間的重要將領,曾經權傾一時,平定青海後更是登上了人生巔峰。他是漢人,可謂文武雙全。他在平定西藏戰事中運籌帷幄,決勝千里,受到將士們的一致好評。
民間有很多關於他的逸聞,比如他在平定西藏時,傳出了聞聲識賊軼事,而在平定青海時,又表現了其料敵先機的軍事才能。他不愧為一代名將。但翌年十二月,風雲驟變,他被雍正帝削官奪爵,列大罪九十二條,於公元1726年(雍正四年)賜自盡。
年羹堯是清朝雍正年間的重要武將,他常年駐軍西北,負責平定蘿蔔藏丹津的叛亂,取得樂較大勝利。年羹堯一開始頗得皇帝信任,但他卻不知收斂,以致功高震主,引起皇帝的忌憚。最終被雍正皇帝罷免,並下令處死。但其戰功赫赫,堪稱清朝十大名將之一。
主要成就:曾配合各軍平定西藏亂事,率清軍平叛青海羅卜藏丹津。
五、愛新覺羅·多鐸(1614年4月2日—1649年4月29日),清太祖努爾哈赤第十五子,阿濟格、多爾袞同母弟,滿洲鑲白旗旗主,時人通稱十王,清初八大鐵帽子王之一,爵位世襲罔替,清朝名將。
後金天命五年(1620年),封為和碩額真,旋封貝勒,統正白旗。崇德元年(1636年),被封為豫親王。崇德六年(1641年),參與松錦大戰,獲大捷。
順治元年(1644年),以定國大將軍從多爾袞入關,擊敗李自成軍。旋揮師破揚州,殺史可法;下江南,俘南明弘光帝朱由崧,晉和碩德豫親王。
順治六年(1649年)三月十八日,多鐸染天花死亡,年僅三十六歲,諡號“通”。乾隆年間詔配享太廟。一生戰功彪炳,乾隆帝稱其為“開國諸王戰功之最”。
主要成就:松錦大戰生俘洪承疇,滅李自成、破揚州、南京,平定江南。
四、左宗棠(1812年11月10日—1885年9月5日),漢族,字季高,一字樸存,號湘上農人。湖南湘陰人。晚清政治家、軍事家、民族英雄,洋務派代表人物之一,與曾國藩等人並稱“晚清中興四大名臣”。
左宗棠曾就讀於長沙城南書院,二十歲鄉試中舉,雖此後在會試中屢試不第,但留意農事,遍讀群書,鑽研輿地、兵法。後由幕友而起,參與平定太平天國運動、興辦洋務運動、鎮壓捻軍,又主持平定陝甘同治回亂、收復新疆並推動新疆置省,其間他歷任閩浙總督、陝甘總督、兩江總督,官至東閣大學士、軍機大臣,封二等恪靖侯。
中法戰爭時,自請赴福建督師,1885年(光緒十一年)在福州病逝,享年七十四歲。清廷追贈太傅,諡號“文襄”,併入祀昭忠祠、賢良祠。
左宗棠一生經歷了湘軍平定太平天國運動,洋務運動,平叛陝甘同治回亂和收復新疆維護中國統一等重要歷史事件。
左宗棠在帝國主義瓜分中國的歷史情況下,立排投降派的非議,毅然率部西征,收復新疆,符合中華民族的長遠利益,是愛國主義的表現,左宗棠的愛國主義精神,是值得我們後人發揚的。
主要成就:參與平定太平天國、捻軍,剿滅陝甘回亂,攻滅阿古柏政權,收復新疆。
三、嶽鍾琪(1686年11月8日—1754年),字東美,號容齋,四川成都人,原籍涼州莊浪(今蘭州永登)。岳飛二十一世孫,四川提督嶽升龍之子,清代康熙、雍正、乾隆時期名將。
康熙五十年(1711年),授遊擊。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以準噶爾部入擾西藏,奉命率兵入川。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奪橋渡江,直抵拉薩。
雍正元年(1723年),以參贊大臣隨年羹堯徵青海和碩特部首領羅卜藏丹津,出歸德堡,斷敵退路。次年正月,授奮威將軍。二月,襲破羅卜藏丹津大營,青海平。
雍正三年(1725年),授川陝總督,加兵部尚書銜。次年,奉命將雲貴兩地"改土歸流"。
雍正七年(1729年),受命為寧遠大將軍率師出西路,會北路靖遠大將軍傅爾丹備攻準噶爾部遊牧地伊犁。雍正十年(1732年)十月,以"誤國負恩"等罪被奪官拘禁。
乾隆十三年(1748年),初以總兵啟用,復授四川提督。參與大小金川之戰,獻南北夾擊、直搗中堅之策,被經略傅恆採納,並以13騎入勒烏圍(今四川金川東)大營,勸導大金川土司莎羅奔父子歸降。乾隆十五年(1750年),西藏珠爾默特那木札勒叛亂,時年64歲的嶽鍾琪奉命出兵康定,會同總督策楞,結果成功討平叛亂。
乾隆十九年(1754年),嶽鍾琪抱重病出徵鎮壓陳琨時,病卒於四川資州,時年六十八歲,乾隆帝賜諡襄勤,乾隆帝贊為“三朝武臣巨擘”。著作《姜園集》、《蛩吟集》等。
嶽鍾琪是弘揚岳飛“精忠報國”愛國主義思想最為傑出的民族英雄;他終身閃亮著的“文官不愛錢,武官不惜命”的清正廉潔的高風亮節,代表著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他的軍事思想深邃中國優秀傳統軍事思想靈魂;留存在“皇宮”內外和金崗山上的為嶽鍾琪一生創造的精神財富和物質財富構成中國優秀傳統文化。
主要成就:平定西藏,招撫青海,平定大小金川。
二、曾國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初名子城,字伯涵,號滌生,宗聖曾子七十世孫。中國晚清時期政治家、戰略家、理學家、文學家、書法家,湘軍的創立者和統帥。
曾國藩出生普通耕讀家庭,自幼勤奮好學,6歲入塾讀書。8歲能讀四書、誦五經,14歲能讀《周禮》《史記》《文選》。道光十八年(1838年)中進士,入翰林院,為軍機大臣穆彰阿門生。
累遷內閣學士,禮部侍郎,署兵、工、刑、吏部侍郎。與大學士倭仁、徽寧道何桂珍等為密友,以“實學”相砥礪。太平天國運動時,曾國藩組建湘軍,力挽狂瀾,經過多年鏖戰後攻滅太平天國。其一生奉行為政以耐煩為第一要義,主張凡事要勤儉廉勞,不可為官自傲。他修身律己,以德求官,禮治為先,以忠謀政,在官場上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曾國藩的崛起,對清王朝的政治、軍事、文化、經濟等方面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曾國藩的倡議下,建造了中國第一艘輪船,建立了第一所兵工學堂,印刷翻譯了第一批西方書籍,安排了第一批赴美留學生。可以說曾國藩是中國近代化建設的開拓者。曾國藩與胡林翼並稱“曾胡”,與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並稱“晚清中興四大名臣”。官至兩江總督、直隸總督、武英殿大學士,封一等毅勇侯,諡號“文正”,後世稱“曾文正”。
一、愛新覺羅·多爾袞(清朝入關時的攝政王)
愛新覺羅·多爾袞(1612年11月17日—1650年12月31日),清太祖努爾哈赤第十四子,阿巴亥第二子。明萬曆四十年(1612年)出生於赫圖阿拉(今遼寧省新賓縣老城)。清初傑出的政治家和軍事家。
生平介紹: 清太祖努爾哈赤第十四子。天聰二年(1628)以初次從徵察哈爾多羅特部有功,賜號墨爾根代青(滿語,聰明之意)。此後數次入明境內山西、河北、山東等地掠略,又徵察哈爾、朝鮮,攻大淩河、錦州、松山等地,為清太宗皇太極所器重,逐漸躍居於後金軍主要統帥之列。天聰五年執掌吏部,崇德元年(1636)封為和碩睿親王。
崇德八年,皇太極因病突然死去,因儲嗣未定,清朝皇族面臨王位之爭。多爾袞以鑲白、正白兩旗勢力擁立皇太極年僅六歲的第九子福臨為帝(即清世祖福臨),由多爾袞與濟爾哈朗共同輔政。不久,多爾袞集大權於一身,其地位越過濟爾哈朗,各衙門關白政事、記錄檔冊皆以多爾袞為先。
順治元年(1644)三月,李自成攻下北京,推翻了明王朝(見李自成起義)。清朝統治者抓住機會,立即向關內進軍。四月,以多爾袞為大將軍的滿蒙漢八旗兵與明山海關總兵吳三桂互相勾結,共同鎮壓農民軍。山海關之戰,李自成軍失利,退回北京後,率部西走。五月,多爾袞入京。十月,迎福臨至,即位北京,正式宣佈清朝對全國實行統治。多爾袞位崇功高,權勢日增。是年加封為叔父攝政王,五年又尊為皇父攝政王,以皇帝之尊親代行皇帝職權,成為清入關初年的實際統治者。
多爾袞攝政時期,以入關前已經建立的政治制度為基礎,進一步仿照明制,加強封建專制政權。多爾袞在維護“權歸滿人”的同時,對漢族地主階級、故明官員採取了“官仍其職,民復其業,錄其賢能,恤其無告”的政策。令原明朝各衙門官員,俱照舊錄用。順治五年又設六部漢尚書、都察院漢左都御史各一員。為發揮漢族官員在政權中之作用,六年,下令禁止滿洲諸王干預各衙門政事及指摘內外漢官。為廣泛招徠漢族地主階級,又禮葬明崇禎帝后,開科取士,網羅人才。
清代中央集權的加強,經歷了皇帝與旗主、諸王之間的不斷鬥爭而逐步實現。多爾袞採取措施限制由滿族貴族、大臣組成的“議政王大臣會議”的權力,集權力於攝政王之手。又罷諸王兼理六部事務,以各部事務由尚書掌管。諸王有干預各衙門政事者即行治罪,從而又推進了皇太極以來的中央集權。
清軍入關之後,李自成軍退回陝西,張獻忠駐軍四川(見張獻忠起義)。明臣史可法、馬士英等擁立福王朱由崧於南京。多爾袞先以重兵追擊李自成於陝西、湖北,覆命豪格入四川攻張獻忠。順治二年,多爾袞派兵下江南,渡長江,破南京,福王政權亡。三年,清軍入浙江,六月破紹興,南明魯王遁走入海;八月清軍入福建,破延平、汀州,唐王被執。清軍相繼入湖南、江西、浙江、福建、廣東、廣西等省。多爾袞攝政七年,除西南之雲貴等地尚有南明桂王政權及農民軍之餘部,海上有鄭成功之抗清活動外,清軍已佔有全國之大半地區,為清朝建立全國政權打下初步基礎。
為維護滿族貴族利益,多爾袞攝政期間的一部分政策,激化了民族矛盾與階級矛盾,尤以剃髮令、圈地令、逃人法、易服、投充等項,在一定地區內造成社會的動盪不安。
順治七年冬,多爾袞出獵邊外,十二月初九死於喀喇城(今河北灤平東),年僅三十九歲,被追尊為“誠敬義皇帝”。順治親政後,被首告“陰謀篡逆”,詔削爵,平毀墓葬,家產籍沒。乾隆四十三年(1778),乾隆帝為多爾袞昭雪,恢復了多爾袞的封號,成為清代八家鐵帽子王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