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普遍的認知中,鰲拜是妥妥的反派人物,是欺君罔上的奸逆之臣,把持朝政、禍亂朝綱、窺視擁權之人。如果您也這樣認為,就妥妥的被影視劇欺騙了。
鰲拜:我對皇太極忠貞不二,為大清拋頭顱灑熱血!
鰲拜出身名家世家,伯父費英東被稱為大清萬人敵,列位後金開國五大臣子。自己年輕時也是一方大將軍,不僅為大清朝開疆擴土,同時對作為大清王朝開拓者的皇太極忠心耿耿,為捍衛正統皇權而殫精竭慮。
年輕時候的鰲拜,也想同伯父費英東一樣,立軍功,爭美名。此時恰逢皇太極要開疆擴土,鰲拜還是個熱血青年,早就摩拳擦掌躍躍欲試了。皇太極要攻打蒙古察哈爾部,鰲拜立馬衝到了最前面;皇太極東征朝鮮,鰲拜亦是勇往直前;幾場戰役下來,鰲拜屢立戰功,深得皇太極信任。這一直到了崇禎年間,皇太極劍指大明王朝。畫面來到皮島,這是一個讓皇太極和努爾哈赤兩父子都視為心腹大患的戰略要地。毛文龍退守皮島堅守不出,正好與關外寧錦一線的明朝駐軍成犄角之勢,互相呼應,對後金形成極大的威脅,一直困擾著滿人。皇太極大軍進攻連連受挫,久攻不下。此時鰲拜赫然立下軍令狀:“我等若不得此島,必不來見王。誓必克島而回。”鰲拜身先士卒,以死相搏,一番戰鬥,凱旋而歸,皇太極喜出望外,為鰲拜加官進爵,賜號“巴圖魯”,也就是“勇士”的稱號。
此時的清軍勢如破竹,就在即將入關、統治中原之際,一場驟然鉅變——皇太極去世,把鰲拜拉入了權勢爭鬥當中。
鰲拜:我要擁立我主皇太極的子嗣為帝。
自古君王多磨難,最是無情帝王家。最高統帥去世了,就必須有人出來接替他的位置。那麼誰來呢?其實皇太極也沒想好,因為事情來得太突然了。這時皇太極的弟弟多爾袞站出來了:我要試一試這帝王的寶座!但是皇太極的長子豪格就不願意了:我親爹的寶座,是你想坐就坐的麼?
由於像鰲拜等皇太極忠實舊部的極力堅持下,多爾袞實在是沒有篡位的理由,又不想讓自己政敵豪格繼位,於是左右各退一步,讓皇太極的第九子、當時只有六歲的福臨繼位,也就是後來的順治皇帝。《正說清朝十二臣》對鰲拜評價:“鰲拜作為‘天子自將之師’鑲黃旗的重要領導,忠心事主,始終不渝,在皇太極去世後堅決擁立其子為皇位繼承人,甚至不惜兵戎相見,最終爭得福臨繼位。”由於皇帝尚小,就由八旗統軍司令,德高望重的多爾袞做了攝政王,實足過了把皇帝的癮。
多爾袞上臺後,極力打擊政治宿敵,在肅清行動中鰲拜慘遭迫害,順治五年(1648)、七年(1650)遭遇彈劾,甚至被論死,由於主角光環,導演還是於順治七年十二月將多爾袞帶走了。
先前的鰲拜,為皇太極立下了汗馬功勞,又成功幫助福臨繼位,原本可以功成而退,依附多爾袞從而獲取更多的個人利益,卻選擇了力挺順治,為扳動多爾袞而多方奔走。在多爾袞殘酷的高壓下,皇太極這支親信被嚴厲鎮壓,鰲拜之所以能僥倖殘存,甚至最後榮登高位,倒不是因為狡猾,反倒是因為他對皇太極有一顆赤子之心。如果清朝歷史在此刻斬斷截說,那麼鰲拜必然是一個巨大的正面形象來面對世人。
可世事弄人,年輕的順治皇帝得了不治之症,在即將駕崩前做了一個重大決定,這個決定也使鰲拜走向了萬劫不復的庭徑——將鰲拜列入輔佐兒子玄燁的四位顧命大臣之中,從此走上了一條不歸路。
康熙八年(1669)五月,先帝遺命的輔政大臣、一等公鰲拜,被康熙緝拿問罪。拋去鰲拜的繼任顧命大臣後的劣跡不講,如果鰲拜想謀反,以他當時的權勢,即便不能除掉玄燁,但是反抗的力量是有的,畢竟幾十萬的兵權在手,然而鰲拜則是選擇束手就擒。這裡與影視劇中的橋段大相徑庭,如若不信請接著看。
鰲拜被囚禁後,康熙皇帝將原本擬定的死刑改為幽禁。
康熙四十二年,下旨善待鰲拜後人,重新給予官職和田產。
康熙五十二年,公開承認:“我朝從徵效力大臣中,莫過於鰲拜巴圖魯......鰲拜功勞顯著,應給世職。”追封為一等男爵。
雍正皇帝繼位後,加封鰲拜為一等公,並將先帝康熙所定鰲拜的諸多罪狀悉數勾去,之後,再次追封鰲拜超武公,世襲罔替。
種種跡象表明,鰲拜確實對大清王朝的發展起到了不可磨滅的作用。拿不下皮島,清軍怎麼進而延伸,不擁立皇太極的直系子嗣怎麼會有後來的康乾盛世。所以說,鰲拜在大清的歷史發展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至於被遺命為輔政大臣之後的事,或許是功高蓋主,自恃高傲。但當時的輔政大臣中,論能力、論精力、論魄力鰲拜都居首位。也可以說是歷史把鰲拜擺在了這個位置上,高處不勝寒,想不打破權力的平衡都不行。雖說走到了萬劫不復的庭徑,那麼,如若皇太極不突然猝死,順治皇帝不早逝,又是一番景象呢?歷史總是開了個玩笑,讓本意為忠的鰲拜違願而奸。對此您怎麼看呢?
喜歡的朋友請點點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