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已經28歲的許世友升任了紅四方面軍25師師長,這一天,他突然接到了一通電話,頓時有些不淡定了。
上級決定給他派一個政委,名叫陳海松。
許世友是個大忙人,打起仗來敢和敵人玩命,不過對於陳海松這個名字,他還是有點印象的。
陳海松是湖北大悟人,16歲參加了當地的兒童團,過了年就轉為了紅軍,他參加紅軍隊伍後,遇到的第一位老領導,就是許世友。
許世友當時是營長,陳海松被調任為他的勤務兵。
由於陳海松表現優秀,而且為人也比較聰明,因此許世友對他有些印象,如今,上級要給他派一個政委來,也叫陳海松,這可真是巧了。
到了預定的這天,許世友為了給足政委面子,提前派人卻迎接,而他則是在師部等待。
沒多久,政委來了,許世友看他越來越面熟,笑罵道:“你小子不是我的勤務兵嗎?”
許世友記起了他的身份。
陳海松也笑著回答:“營長,我就是你的勤務兵啊,沒錯的。”
原來,當年的勤務兵,如今真的成為了和他平級的紅軍將領。
要說陳海松,可真是紅軍隊伍裡一等一的人才。
陳海松參軍後,先是跟許世友當勤務兵,後來被調走了,當了機槍連的政治指導員,來到機槍連,陳海松沒過幾天就將整個連的戰士們名字記住了。
點名時,陳海松從來沒有用過點名冊,戰士一看,這小政委還真厲害。
搞政治工作,陳海松是一把好手,紅四方面軍當時正是擴大根據地,擴大部隊的時候,非常缺少人才,陳海松這樣的人,上級沒有“放過他”
當了不久的機槍連指導員,陳海松就升任了營政委,後來又升任了團政委。
成為紅軍隊伍中的中等將領,陳海松沒有因為自己年輕就比較放肆,驕傲,反而十分謙虛,遇到不懂的問題就問,不會打仗,就請教。
因而無論是上級,還是下級,對陳海松都非常友好。
張國燾此時在四方面軍搞起了么蛾子,要肅反,陳海松因此被抓了起來,團長余天雲非常著急,他知道陳海松是人才,如果被冤殺了,非常可惜。
余天雲找到了師長何畏,何畏不管,沒辦法,余天雲只好找到了徐向前。
徐向前是四方面軍的總指揮,他在軍內的威信是很高的,對於陳海松,他略聽過一二,就出手保了陳海松一命。
不過,陳海松雖然逃過了一劫,可是他的職務卻是無法恢復了,又成了一名普通戰士。
參加革命,本來就不是為了什麼職務俸祿的,陳海松並不是很傷心,也沒有氣餒,而是用更多的精力去做革命事業。
不久,四川軍閥發動了三路圍攻,徐向前奉命指揮四方面軍進行反圍攻戰鬥,打仗時,缺了人才,陳海松被重新啟用,臨時被任命為了副營長。
上級給他的命令是率領兩個連的兵力堅守殺牛坪。
是金子,到哪裡都會放光,陳海松在殺牛坪,靠著優勢地形,再加上他的指揮得當,他硬是扛住了敵人5個團的輪番攻擊。
三天三夜後,陳海松勝利完成了任務,還獲得了殲敵1500人的戰果。
此時,陳海松的軍事指揮能力得到了上級的一致認定,後來陳海松再率部打了幾仗後,又重新恢復為了團政委,對此,師級領導也沒有什麼說的了。
1933年,陳海松被升任為了25師的政委,因而便出現了文章開頭的一幕。
許世友是比較熟悉陳海松的,他認為陳海松僅用了3年的時間,就成了和自己平級的人,那說明陳海松的能力是很強的。
許世友的認知,並沒有錯。
自從紅四方面軍離開鄂豫皖蘇區後,就遭到了敵人四面八方的攻擊,在這種困境下,徐向前帶領紅四方面軍在川陝地區建立的新的革命根據地。
此時,敵人好不容易將紅軍趕出根據地,他們不想讓紅軍繼續發展根據地,就加緊了圍剿紅軍的步伐。
面對敵人的攻打,徐向前一一指揮進行反攻,陳海松的軍事指揮才能在這時與許世友配合的十分巧妙,在徹底的粉碎了敵人的六路圍攻後,陳海松和許世友分別被升級。
許世友成為了紅九軍的副軍長,而陳海松,則是被提拔為了紅九軍的政委,從級別上來說,他要比許世友高半級。
這個時候,任誰都不再懷疑陳海松的能力了,而最讓人驚歎的是陳海松的年齡,這一年,他才20歲。
1935年,紅一方面軍與紅四方面軍在四川懋功地區會師,毛主席在這裡見到了陳海松,他很驚訝,早在中央蘇區時,中央紅軍也有年輕的軍級幹部,但是像陳海松這樣年輕的,可以說是十分的罕見。
就是這次會師,張國燾做出了錯事,強迫四方面軍南下,朱德當時在四方面軍,他對陳海松印象尤為深刻。
當時在南下時,朱德處境不好,張國燾給了他一匹弱小的馬,陳海松得知後氣不過,就將自己的大青馬送給了朱德。
張國燾看到後非常氣憤,但是他沒辦法,因為陳海松在四方面軍的威信很高,他只是狠狠威脅了陳海松,也就沒有說什麼了。
1936年,四方面軍在南下碰壁,不得不北上,10月,紅軍三大主力在陝北會師。
10月底,為了打通與蘇聯的通道,中央決定執行寧夏計劃,紅四方面軍的紅五軍,紅九軍,紅三十軍被整編為了西路軍。
西路軍出征後,遇到了敵人慘無人道的圍剿,由於西路軍沒有援助,也沒有建立根據地,因而戰士們雖然英勇殺敵,可到最後,還是失敗了。
1937年初,西路軍只剩下3000餘人,被迫突圍,紅九軍奉命掩護,部隊到達梨園口一帶時,陳海松一聲令下,要部隊進行警戒,準備迎敵。
很快,敵人的騎兵攻了上來,陳海松一邊指揮迎敵,一邊指揮部隊後撤,紅九軍保衛局長陳宜貴要留下,陳海松臉色一變,要他趕緊滾蛋。
陳宜貴知道政委是為了自己好,他的淚水奪眶而出,陳海松口氣軟了下來:“好啦,快走吧。”
這一次,陳宜貴沒有拒絕,帶著人就撤了,不久,他得到訊息,政委陳海松英勇犧牲。
紅九軍後來只剩下300餘名紅軍戰士,他們得知政委陳海松犧牲的訊息,個個抱頭痛哭,為陳海松的犧牲感到可惜,懷念。
陳海松犧牲時,年僅23歲。
1937年5月,中央在延安為陳海松等人舉行了追悼會,朱德想起了這位年輕有為的將領,淚眼婆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