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中國人來說,有房才有家,有了家才會有幸福和溫暖感。越來越多的人前往發達的一二線城市工作、打拼,但他們在這些大城市中卻沒有安全感,缺乏一定的心理安慰。他們在最後要麼回到老家的縣城發展,要麼就在工作的城市購房安家。因此對很多的年輕人來說,購房安家已經是一件頭等大事。
隨著十幾年房價的快速上漲,越來越多的人面臨著買不起房的情況。雖然國家多次進行宏觀調控,但房價在短時間內依舊很難降下來。事實上,購房的人群主要為剛需以及炒房者。剛需人群購房後多用來居住。而炒房者因為手中持有大量資金,他們可以購買多處房子。然後運用各種炒房技巧對房子進行增值操作,之後又賣出,當資金回籠後,又購置大量的房源,如此反覆操作。
有些炒房者,甚至會多次向銀行貸款或是去借高利貸進行房源購置。因為在這其中利潤巨大,銀行和高利貸的利息對於一套房子的收益來說,就是小巫見大巫一樣。面對這種情況,國家也開始嚴格限制借錢買房。
在一系列商品房政策中中,還有所謂的學區房熱潮。大量的人群湧入一個地區工作生活。後代的教育問題必然會擺在眼前。但是一個地區的教育資源有限,不可能無止境的招生。政府根據生源的情況,會在規定的範圍分出一個範圍,而這個範圍內的房產以及物業就叫做學區房。
在義務教育階段,只有房子在學區房的範圍內,孩子才能就讀於附近的學校。人們為了孩子有書可讀,為了有更好的教育資源,會去找優質學校附近的房子購買。大量需求者的出現,定然會繼續導致房價的進一步飆升。
從2020年疫情開始,全球經濟大蕭條,各個產業進入下滑階段。大批企業破產,甚至對一些靠旅遊業的國家和城市產生了巨大沖擊。然而對於房產行業來說這場災難影響較小。房子在現在很多人的觀點中,就是買到後穩賺不賠,買到就是賺到。
在這種心理下,越來越多的人搶佔各大一二線城市房源,甚至為了買到房子到處去借錢,貸款。房子就是在這樣人們的一波一波的哄搶中越漲越高。在高價的房子背後,是更多的買不起房子的人和需要揹著半輩子房貸生活的人。在這種情況下,各個城市開始用各種方式去控制房價,去抑制房價的泡沫式增長。
在2020年,國家出臺了“三條紅線政策”,十多家房地產領先企業被警告。房產商為了降低負債率,加速資金回籠,也會主動降低房價。各大城市也相繼推出了調控政策。
比如成都提出個人住房轉讓值稅徵免年限調至5年。長春提高首付比例、三套停貸、限房價、限地價。東莞調控加碼,主要對於公積金買房做出調整。唐山開始限房價、競地價,二套房首付比例不低於50%,三套房暫停商貸。
而住建部也多次約談各大地方政府,要求堅決遏制投機炒房。國家要求各大城市充分認識房產平穩健康發展的重要性,記住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不能將一個城市的房價水平作為城市發展的指標,不能將房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
在2021年,最大的房地產訊息是恆大地產大降價出售,因為高負債率,恆大不得不以打折,半價等方式進行資金回籠。而成都市也不斷出臺二手房指導價,銀行停止對二十年以上房源放款,嚴查首付款來源,提高貸款利率和首付比例。
甚至在武漢市出現憑票購房形式。購房需要提前申請購房資格,符合一定條件後才發放“房票”,憑“房票”才能購房,一張房票一次只能認購一個樓盤,房票的有效期也只有六個月。教育部的多校劃片和國家出制共有產權房等措施。各個城市的調控政策更加嚴厲,不斷地讓炒房者拋房回資,一點點地擠掉房產裡的泡沫。
在國家宏觀調控下,一部分剛需人群不可避免地被誤傷。首付和貸款利率的提高,加大的剛需人群的購房壓力。恆大地產的歷史性打折也被多方緊急叫停,因為恆大的資金回籠方式必然對房產的其他企業造成衝擊,甚至出現“誰離恆大產業近,誰遭殃”的說法。
另一方面對於購買恆大產業的部分人也是巨大的壓力。如果恆大沒有撐過去,一大部分人一輩子工作的積蓄都會打了水漂。房產行業的泡沫如果一次性被擠出過多,對各個行業都是一場地震級的衝擊。政府和房地產行業正在不斷地去權衡其中的關係。房價到底是漲還是跌,亦或者保持平穩是需要一定時間後所表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