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兒子讀毛澤東詩歌——《西江月·秋收起義》
1. 詩詞背景
1927年4月和7月,蔣介石和汪精衛分別發動了“四一二”、“七一五”反革命政變,公開叛變革命,大肆屠殺共產黨員和革命群眾,以致轟轟烈烈的大革命失敗,全國籠罩在一片白色恐怖之中,大批共產黨人和進步人士犧牲在國民黨反動派的血腥屠刀下。
中國共產黨面臨著生死存亡的考驗。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漢口召開緊急會議,毛澤東出席會議被選為臨時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會議決定:實行土地革命,武裝反抗屠殺,在湘鄂粵贛發動秋收暴動。會後毛澤東即以中央特派員的身份,星夜兼程趕回湖南,在湖南省東北部和江西省西北部領導農民、工人和一部分北伐軍,成立一支工農革命軍。九月九日起在修水、銅鼓、平江、瀏陽一帶舉行武裝起義,遭到敵人圍擊。十月,毛澤東率領起義部隊到達井岡山地區,成功地創立了中國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這首詞就創作於作者領導秋收起義的那段歲月中,是起義軍由江西向湖南平江、瀏陽挺進之時。
西江月 · 秋收起義
【1927年】毛澤東
軍叫工農革命, 旗號鐮刀斧頭。
匡廬一帶不停留, 要向瀟湘直進。
地主重重壓迫, 農民個個同仇。
秋收時節暮雲愁,霹靂一聲暴動。
2. 詩詞註釋
1)西江月:詞牌名,由李白《蘇臺懷古詩》的“只今唯有西江月,曾照吳王宮裡人”的詩句得名。又名《步虛詞》、《江月令》。茲以柳永詞為準。五十字,上下片各兩平韻,結句各葉一仄韻。
2)軍叫工農革命:當時國民黨的軍隊稱作“國民革命軍”,共產黨領導的起義隊伍就叫“工農革命軍”。1928年5月,中共中央在《中央通告第51號軍事工作大綱》才正式規定,“在割據區域所建立之軍隊,可正式定名為紅軍,取消目前工農革命(軍)的名義。”
3)旗號鐮刀斧頭:這是當時的軍旗。1933年改為鐮刀錘子,後演變為八一軍旗。旗號:旗幟表示的名號。
4)匡廬:指江西廬山,相傳殷周之際有匡俗兄弟七人結廬於此,故稱。首次發表時原作並非“匡廬”而是“修銅”,即修水、銅鼓。1986年9月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毛澤東詩詞選》根據作者修改的抄件改為“匡廬”。
5)瀟(xiāo)湘:原為平瀏,即平江、瀏陽。湖南省縣名首次發表時原作“平瀏”,一九八六年九月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毛澤東詩詞選》根據作者修改的抄件改為“瀟湘”。借瀟水和湘江指湖南省。
6) 同仇:同心合力打擊敵人(國民黨反動派)。《詩·秦風·無衣》:“修我戈矛。與子同仇。”
7)暮雲愁:象徵反動勢力壓頂,百姓生活窘迫。
3. 詩詞鑑賞
這首詞歌頌了當年的秋收起義,開頭先寫起義的行動,然後敘述起來的原因。層次分明,首位呼應,結構嚴謹。
3.1 詞的上闕
詞的上闋,敘述秋收起義的行動經過和行軍路線,“軍叫工農革命,旗號鐮刀斧頭。”旗幟鮮明,鏗鏘有聲,為全詩創造了昂揚奮發、氣壯上河的氛圍。在起義中,毛澤東是前敵委員會書記,在湖南北部和江西北部率領農民、工人和一部分北伐軍組成一支工農革命軍,以標飾著鐮刀、斧頭的中國共產黨黨旗作為標誌,表示它是一支受中國共產黨直接領導的人民軍隊。
“匡廬一帶不停留,要向瀟湘直進。”寫出工農革命軍的行動方向和路線。“不停留”傳神地寫出了軍情緊急,士氣激昂,兵貴神速,力求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發起暴動。用“匡廬”、“瀟湘”,以當地的名山名水代指地名,簡練含蓄,充滿詩情畫意。一個“直”字,照應下闕中的“同仇”,體現了工農革命軍堅決的態度,對革命充滿必勝的信心。
3.2 詞的下闕
下闋,追敘這次起義成功的根本原因和不可阻擋的氣勢,照應上闕,必然的因果關係顯得極有說服力。“地主重重壓迫,農民個個同仇。”鮮明地揭示出地主和農民之間的尖銳矛盾,這是農民暴動的根本原因和普遍性。“重重”,反映壓迫之深;“個個”,強調農民反抗地主階級的普遍性。
“秋收時節暮雲愁,霹靂一聲暴動。”前句寫出了地主催租索債給農民帶來無限的悲愁(也包含起義的時間。)“暮雲愁”象徵反動勢力壓頂,百姓生活窘迫。飽受痛苦的農民和工人實在忍受不住了,懷著數千年做牛做馬的舊恨和對蔣介石、汪精衛大屠殺的新仇,必然產生“霹靂一聲暴動”的結果。“霹靂一聲”承“暮雲愁”而來,黑密的陰雲,飽含著雨滴,必然要產生巨大的雷鳴,這就是暴風雨的前奏曲。
這首詞的藝術特色主要是明白曉暢、平中見奇。詞句人人皆懂,十分通俗,很符合工農戰士的口吻,但“平”中見“奇”,詞句越讀越有滋味;另外採用了口語化的典故。“同仇”來源於《詩經》:“修我戈矛,與子同仇”。“霹靂”來源於《七發》:“夏則雷霆霹靂之所感也。”這樣,少孺皆懂,達到了雅俗共賞的藝術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