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世紀七八十年代開始逐漸在歐美興起的日常生活史研究,與微觀史、新文化史和醫療史等研究異曲同工,不僅是對此前大而化之、見物不見人的歷史研究的調整,也是從史學維度對後現代思潮的一種回應:一方面讓歷史學回到日常生活,消解以往在精心構建的“歷史學大廈裡竟無人(具象的人)居住”的尷尬局面;另一方面,也希望借用日常生活批評理論,對歷史上的個體生命進行描摹和剖析,展現歷史的複雜面相。這一研究逐漸引起學界的廣泛關注,業已成為國內史學界極具發展潛力的研究領域。但整體而言,目前國內真正具有自覺意識的日常生活史書寫,特別是系統性的實證性研究還比較缺乏。作為當前國內日常生活史研究領域的代表性成果之一,《風土與時運:江南鄉民的日常世界》(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20年版,以下簡稱《風土與時運》)在日常生活史的書寫方式上進行了有益探索,為未來日常生活史研究的深入發展提供了借鑑。
在宏闊的學術視野中進行“系統化的關聯性陳述”。日常生活史多涉及民眾、地方、瑣事,如何整理瑣碎的歷史細節?作者試圖從文學、社會學、人類學等學科的學術史梳理中發現可資參考的現成藍本。例如,清人陳季同的《中國的自畫像》呈現了中國的風俗文化,但內容較為龐雜;費孝通的《江村經濟》聚焦於江南農民生活,但正如他所自陳的:“沒有一貫的理論,不能把所有的事實全部組織在一個主題之下。”經過對學術史的反思,作者發現,體現該書“系統化的關聯性陳述”的其實包括“兩個世界”。具體地說,即鄉民生活小世界與外部文明大世界。前者體現為實際的生活共同體,後者體現為抽象的觀念共同體。前者主要由底層民眾主導,後者主要由權力—知識階層主宰。文明大世界的出現是社會變遷的必然結果,隨著近代經濟全球化發展,它必然作用於鄉民的生活小世界。當兩個世界相遇時,彼此的誤解和衝突在所難免,當然溝通也在某種範圍內存在。關鍵的問題是,日常邏輯自然應該放到日常世界裡理解,而這正是該書最重要的理論價值:立足於鄉民生活小世界,理解兩個世界的存在,認識兩個世界的關聯方式,揭示兩個世界連線的意義。當然,歷史著作的理論關懷應當融匯到對史料的解讀和敘事之中,讓讀者感受到由此而展現的不一樣的歷史圖景,以及從不一樣的歷史圖景引發的問題和思考。
問題導向下的日常生活史書寫。在作者看來,歷史學的問題意識並非“天生”的,因此專闢一節,討論問題意識及其生成。正是在對問題意識的創新心理及其生成路徑的討論中,《風土與時運》才將目光投到江南,進入鄉民日常生活世界。而具體的書寫方式其實也跟問題意識密切相關。以一個地方的日常生活作為考察物件,是就生活的林林總總進行編撰式問答,還是以問題為中心聚焦生活要素?答案當然是後者。因為如果採取前者,涉及的生活要素顯得非常齊全,頗似通論,討論卻難以深入;但如果完全採取後者,對某一要素的討論可能非常深入,卻會由於若干要素的缺失,難見日常生活全貌。鑑於此,書中進行了精心設計。在儘可能顧及鄉民生活的多重要素及其遞嬗的同時,將這些要素與某些中心問題的深度討論勾連起來。這就是問題導向下的鄉民生活史書寫。因為筆者長期關注生命史研究,因此在肯定該書研究成果的同時,認為書中論述雖然比較系統全面,但對個體生命等內容的關注似乎可以有所加強,而這種加強可以更進一步改變以往社會生活史研究中見物不見人的不足。
基於大量“另類”史料的實證性研究。《風土與時運》中問題意識雖然強烈,但並沒有簡單從理論出發來剪輯資料,而是從史料出發以構築和呈現江南鄉民的日常世界,從而補正了以往諸多泛泛之論或似是而非的論述。緣於特定的研究物件,日常生活史書寫常常面臨著缺乏文獻的困難。《風土與時運》頗具慧眼地從眾多文獻中,發現了那些細膩生動且可以充分展示民眾日常生活世界的內容。除了習見的地方誌、檔案、報刊、文史資料和鄉賢文集等資料外,該書將傳統史學所忽略的一些史料納入視線,比如歌謠、竹枝詞、影象、物質文化資料、傳說和儀式等。特別是透過對“另類”史料正當性的討論,本書期望對社會史的素材蒐集以及史實、史料與史家關係等理論問題的研究有所貢獻。當然,在筆者看來,該書仍有可以斟酌之處,例如“鄉民史的依憑”一章,是否放在第一章較為合適?但總體來說,《風土與時運》仍不愧為近年來日常生活史研究領域難得的佳作。
(作者系南開大學中國社會史研究中心暨歷史學院教授)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