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陽明心學的最精要之處,也是先生在龍場極為惡劣的生存環境下,體貼出來的人生真理和心學“核武器”。
但是,該理論,被後世普遍誤解和庸俗化了。在我們一般人的心中知行合一就是:
第一、知道了就去做;
第二、理論聯絡實際;
第三、是後天性格、愛好、習慣和經驗相一致的行為。
幾百年來我們都以為,這就是知行合一的正確運用。這個錯誤在當代,尤其明顯。實際上我們都錯了,而且錯得很離譜。
現在,我們先講第一個:知道了,就去做。
首先,這句話的真實含意是在強調時間的緊迫性。強調的是由內在的思想轉化為外在行動的時間差。其實,仔細想想這已經是二了。
其次,如果“知道了,就去做”,就叫知行合一的話,那麼見財就去掠奪,見色就去打劫,見利就馬上忘義,都是值得鼓勵的行為了。這怎麼會是聖人之道呢?哪裡透出了良知的味道?
知行合一不是做壞人、做壞事,或者去成就私心雜念的理論工具。這種所謂的知行合一,就是在為各種不良行為和習慣提供理論依據。
我們再講第二個:理論聯絡實際。首先,這是說理論的正確與否要用實踐來驗證,這還是一個內外的差別;其次,是說理論要轉化為實際的應用,這仍然有一個先後的順序;第三,不管什麼樣的理論,只要聯絡實際都叫知行合一,這完全不是陽明心學。
再講第三個,性格、愛好、習慣和經驗相一致的行為。說一個人喜愛什麼,有什麼樣的性格,就很容易做到相應的行為,以及達成相應的結果。這是知行合一,現代化最廣泛的應用。
如果是這樣的話,先生反駁到:那麼一個人好色,就一心好色,好名則一心好名,好財就一心好財,這能叫知行合一嗎?
顯然,這三個都不是陽明先生講的知行合一。
朋友們,請想一想:如果知行合一就這麼簡單,那就不能成為心學的核心武器,也不能成為聖人之道了,那陽明心學豈不是太過於小兒科了嗎?
好,下面我們就來看看什麼才是先生所講的知行合一?什麼才是聖人之道?它的大用又何在?
第一,知行合一得知,不是指外在的、現成的各種知識、經驗和差別化的資訊,而是指人心認知事物的一種先天的、無差別的整體性功能。這個很重要,這個不懂全部就解錯了。(所以,要重複一遍)
這即是說“知”的先天功能人人都有,且沒有差別。想想剛生下來的孩子,就有五官和意識,本能上是沒有差別的,就像同一款華為手機,出廠時都沒有分別。
但是它能運用到什麼程度,卻跟後天的習染和安裝有關。就像人的眼睛,結構原本都一樣,若是戴上不同底色的鏡片去看世界,結果就大不一樣。而同一款手機,你安裝的應用軟體不同,呈現也不一樣。
比如,一個自卑的人,和一個自信的人,先天雖然相同,但他們看待事物和處理事情的差別就很大了。但是從世人的眼光來看,這些才叫知行合一。
從這個意義上說,一個好酒的人、好色的人、好財的人和好名的人,他們都是知行合一。
但,先生講得知是良知,是沒有受到後天習染,也沒有戴上有色眼鏡時的那個清淨的知。這個世界,沒有後天的善惡、是非和好壞之分,它就是《大學》裡面講的“止於至善”的那個“善”,《中庸》裡面講得“中也者,天下之大本”的那個“中”。
第二,什麼時候行呢?行是指在良知狀態下必然同時會有一個運動功能,它也不是外在的四肢運動,而是與良知一體兩面的一種先天功能。但四肢與身體的運動必須以它為先導,沒有這個內在的、先天的行為,就沒有外在的一切身體的行為。
比如,人心與照相機的最大不同在於,照相機只會保留底片,而人心可以編輯、加工、運轉這些底片,這個功能就叫行,也叫能。如果沒有這個能力,那人心就是一臺照相機而已了。
所以陽明先生才會說,“一念心動,便是行”。
好了,知道這些,那麼先生講的 知與行,就是人心先天的良知與良能,它們必然是合一的,沒有時間上的先後,就像一枚硬幣的兩面。
而這就是聖人之道了,因為它是知行合一的最高形式和最高級別。它也是真善美高度融合的先天範疇。
在道家稱之為道,在儒家稱之為明德,在佛家稱之為佛性,在《易經》被稱之易,在陽明心學早年被稱為知行本休,後來被稱為良知。
那麼,為什麼先生要強調這種先天的知行合一呢?因為,它是一切後天知行合一的源頭,它遮蔽掉了人性的種種弱點和不完美,用今天的話來說,它就是最強大腦和超級計算機。
另外,先天知行合一是生生不息的活性的存在,它可以在是與非、善與惡以及0到1之間任何一個機率間轉換,而這是各處後天知行合一所根本做不到的。因為後天知行合一,都是一個個固化的連結。
在良知上產生的知行合一,孟子稱為良知良能,這種良知與良能在《中庸》這部經典中,有著非常神奇的描述。
(此處已新增書籍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檢視)
“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真的會有這種效果存在嗎?有,先生就給後人作了很多的演示。這下我們就能解釋先生悟道之後的種種奇蹟了。
就能理解他在與“山匪逆賊”交戰過程中,雖然物資、兵力和地形都處在弱勢,但與鎰稱銖的心理較量才是決定勝負的關鍵,才會有秋風掃落葉一般的從容和輕鬆。
就像一個圍棋的九段高手在和一些門外漢過招一樣,簡直沒得玩。每一個達到知行合一的人,都是聖人,都是九段級別的高手,其心如明鏡,每一步、每一招都看得透透的,而且是變化萬端。
朋友們,請想一想,先生37歲之前,遍學聖人之道,你說他知還是不知?如果從知識的層面上講,可謂知之甚多,但實際上又行不出來,又只能說一無所知。這豈不是矛盾嗎?而這也正是先生多年的困惑之處。
人若能做到先生講的先天知行合一,見父就自然會孝、見君就自然會忠,見儒子下井,自然就心生憐憫,一切都是現成的。
而後天的知行合一,會受到肉體的慾望、思維的分辨、情緒的波動和立場的干擾,而有種種的選擇和遮蔽。所以,先生一再強調聖人教人知行合一,目的就是要讓人們返回到先天知行本體之中,在那個超級計算機甚至是量子計算機中,一切沒有障礙,一切沒有不妥,一切皆能發而中節。
好了,朋友們,這才是陽明所說的知行合一,這才是聖人之道,這才是致良知。但是,要如何才能做到呢?請聽後面分解!我建議,這一集要反覆地聽,還要做冥想!
思考題:陽明先生的知行合一與眾人的知行合一,差別在哪?
本文由王宜講心學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