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10月25日,志願軍打響了駐軍朝鮮後的第一仗。
在那些“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的中國人民志願軍中,除了彭德懷司令外,其實還有另外四個人,也是司令員,這五位司令員在抗美援朝戰場上做出了卓越貢獻,戰爭最終的勝利,離不開他們的指揮。
然而最值得一提的是,這五位司令有一個共同點——都是湖南人!
第一任司令:彭德懷
1950年10月1日深夜,毛主席收到了一封來自金日成和樸憲永聯合簽名的求援信,信中表明瞭自己國家的艱難處境,並且希望中國給予幫助。
金日成
10月4日上午10時,正在開會討論大西北經濟發展問題的彭德懷收到了主席的召喚,當天下午4點,彭德懷乘坐飛機抵達北京。
10月5日下午,在政治局討論出兵援朝的會議上,彭德懷說:
“派出軍隊援朝是非常有必要的,所謂唇亡齒寒,美軍對鴨綠江和臺灣虎視眈眈,他隨便找個理由,就可以發動侵略戰爭。所以我們此行是抗美援朝,也是在保衛自己的祖國。這場仗我應該去打,也必須去打。”
毛主席聽完彭德懷的話之後深有感觸,他說:
“就當前的形勢來看,我們出兵參戰所面臨的困難確實是很多的,但是作為一個友好大國,我們中國人民不能眼睜睜看著美國侵略者欺負我們的友好鄰邦,自己卻什麼都不做。唇亡而齒寒,戶破則堂危。這次出兵援朝,既是幫助鄰邦,也是在維護祖國的安寧。”
這一年,52歲的彭德懷為了黨和人民的利益,也為了國家和民族的命運,一路風塵僕僕,從西安到北京,而後臨危受命,率軍出征,跨過鴨綠江,保家衛國。
1950年10月7日,毛主席在自己家裡設宴,為彭德懷餞行,老友見面,家國情懷氤氳之下,兩人開始敘舊。
“老彭啊,咱倆認識多少年了?”
“我想想,1928年我帶紅軍上井岡山找你,那是我們第一次認識。一轉眼已經有23年了。”
“竟然都23年了!這23年來,每到關鍵時刻,你都會支援我。就拿這次出兵援朝,也是你挺身而出,接下了這個重擔。我知道這對你來說壓力很大,所以我想讓岸英跟著你去,算是給你幫忙,也算是讓他鍛鍊鍛鍊了。”
“不行!戰場上刀槍無眼,岸英就算去也只能留在後方!”
在兩人的僵持下,最終彭德懷同意,讓毛岸英跟著自己,留在司令部當翻譯。
1950年10月19日,彭德懷一行乘坐吉普車跨過了鴨綠江,正式來到了抗美援朝的戰場上。
這一別,除了遠離故土,彭德懷還做好了馬革裹屍的準備,甚至在出發之前,他還和自己身邊的孩子道了別。
而這些孩子,沒有一位是他的親骨肉,但每一位,又都是他的“親骨肉”。
為何這麼說?一切要從彭德懷的身世說起。
1898年10月24日,彭德懷出生在湖南省湘潭縣的一個貧困人家,作為家中老大,他和兩個弟弟的感情非常深厚,後來在彭德懷的影響下,兩個弟弟都分別參加了革命,然而不幸的是,在抗日戰爭期間,兩個弟弟都犧牲了。
從那以後,彭德懷就把弟弟家的八個孩子當做自己的子女來撫養,1950年10月6日晚上,好不容易回到北京飯店的彭德懷,見到了在北京讀書的侄子和侄女們,來之不易的團聚,彭德懷十分珍惜。
他不停地囑咐這些孩子要好好學習,長大了,要成為建設新中國的一份子,然而相聚的時光總是短暫的,第二天一大早,彭德懷就不得不在孩子們的疑問聲中,眼含熱淚,踏上了征途。
在抗美援朝戰爭中,有無數像彭德懷總司令這樣子舍小家為大家的英雄人士,他們身上有光,那是革命先驅者的無上榮光。
從1950年到1953年,三年中,彭德懷無數次克服了艱難條件,指揮著志願軍,拿下了大大小小戰爭的勝利。
1953年7月,彭德懷簽署《停戰協定》,同年8月1日,志願軍第一任司令員——彭德懷,回到中國。
第二任司令:陳賡
儘管到1953年7月彭德懷才簽署《停戰協定》,但在1952年4月,彭德懷就因為身體原因,不得不回到國內接受治療,可是軍不可一日無帥,這時,接替他繼續擔任志願軍代司令員的是陳賡。
陳賡
彭德懷在抗美援朝戰爭中,一直是處於一種邊談邊打的狀態,而陳賡將軍,在促成這場戰爭儘快結束的過程中,下了不少功夫。
1903年陳賡出生於湖南湘鄉,1922年,陳賡加入中國共產黨,抗美援朝戰爭爆發之後,陳賡跟隨彭德懷一起,為戰爭出力。
1952年,由於彭德懷身體出現了一些問題,不得不立刻回國接受治療,然而此時的抗美援朝戰場,已經到了白熱化的關鍵時期,為了不讓彭德懷之前的努力全部白費,中央決定讓陳賡接替他的工作,作為代司令員兼政委,繼續帶領志願軍,主持戰場。
陳賡對於抗美援朝戰爭所做的最突出的貢獻,在於他設計佈置的完美坑道防禦體系。
在上甘嶺戰役中,15軍和12軍都遭受到了敵軍猛烈的炮火攻擊,然而就算敵人投入了上百萬顆炮彈,也沒能夠打下志願軍的陣地,這一切都得益於陳賡將軍佈置的完美的坑道防禦體系,最終上甘嶺戰役志願軍殲敵兩萬餘人,取得勝利。
所謂坑道防禦體系,就是利用坑道工事實施堅守防禦,坑道的存在既能夠隱蔽,又能夠囤積物資,防止火力的襲擊,進可攻,退可守,還可以合理依託坑道工事,進行反擊作戰。
坑道防禦體系的建立,為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1952年6月,陳賡被召回祖國,奉命籌建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1961年3月,由於長期勞累,陳賡突發心臟病,因搶救無效逝世,一代名將,就此隕落。
第三任司令:鄧華
1910年4月28日出生的鄧華也是湖南人。
1952年6月,陳賡奉調回國,鄧華成為代司令員。
1954年9月,鄧華正式任中國人民志願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
鄧華
第13兵團是最早跨過鴨綠江,進入朝鮮半島作戰的中國軍隊,作為一個全程參與了抗美援朝戰爭的司令員,鄧華在抗美援朝中的卓越成就,主要有兩場戰役:上甘嶺戰役和金城反擊戰。
1952年10月14日,鄧華直接部署指揮了上甘嶺戰役,憑藉陳賡所佈置出來的以坑道為骨幹的堅固防禦陣地,志願軍同聯合國軍六萬餘人,戰鬥了43天。
在這43天中,聯合國軍共調集了三百多門大炮,一百七十多輛坦克和三千多架次飛機,190多萬發炮彈、5000多枚炸彈傾瀉而下,在志願軍兩個連約3.7平方公里的陣地上,開出了血色的花。
雙方共爭奪陣地高達59次,在不懈努力下,志願軍擊退聯合國軍900多次衝鋒,殲滅了聯合國軍2.5萬餘人,擊落擊傷聯合國軍飛機270多架,坦克14輛,大炮60多門,粉碎了敵軍的猛烈攻勢,最終取得戰爭的勝利。
另一場戰役是金城反擊戰。
1953年7月13日,在鄧華的組織下,金城反擊戰打響。
這場戰爭可以說是抗美援朝戰爭的終點,金城反擊戰的勝利使戰線向南推進了178平方公里,金城以南戰線被拉直,在這種情況下,1953年7月27日,美方不得不在《停戰協定》上簽字。
1954年,鄧華回國,志願軍副司令員楊得志接任鄧華為志願軍下一任司令員。
1980年7月3日,將軍在上海病逝。
第四任司令:楊得志
1911年1月3日,楊得志出生於湖南省醴陵縣一個鐵匠家裡,1928年10月,楊得志加入中國共產黨。
掄起楊得志的軍功,可謂赫赫,其中就包括了突破烏江天險。
楊得志
1935年1月5日,楊得志率領紅軍先遣團紅一軍團一師一團,經過幾天幾夜的強行軍,趕在國民黨軍主力之前到達了貴州省烏江渡口龍溪。
為了順利渡過烏江,楊得志採用扎竹排的方式,選取了8名水性較好的勇士,想先嚐試用駕駛竹排的方式渡過烏江,然而不幸的是,竹排撞在了礁石上,八名勇士犧牲了。
可是眼前只有渡過烏江這一條路,無奈之下,楊得志只好組織第二梯隊開始飛渡烏江,這次他在竹排上綁了扶手,並且在下游水流較緩的地方選擇了渡點,這樣一來,竹排的方向更好控制,戰士也能夠在渡點有一個緩衝的機會。
在大家的努力下,烏江天險被突破,楊得志率領紅軍先遣團成功渡過烏江,為中央紅軍打開了一條生路。
1951年2月,楊得志率領第19兵團參加了抗美援朝戰爭,之後,第19兵團作為右翼突擊集團,參與了抗美援朝第五次戰役。
1952年夏起,楊得志任志願軍副司令員,參與指揮了上甘嶺戰役,待鄧華與1954年回國後接任志願軍司令員一職。
1955年,楊得志被授予上將軍銜,1994年10月25日,楊得志在北京逝世。
第五任司令:楊勇
1953年4月,楊勇被任命為志願軍第20兵團司令員。
楊勇
在他的組織下,志願軍第一、第二次進攻都取得了勝利,在金城反擊戰中,楊勇生俘王牌首都師副師長,對迫使美國接受停戰協定做出了卓越貢獻。
1954年春起任志願軍副司令員兼參謀長、司令員。
巧的是,楊勇也是一個湖南人。
1927年,楊勇加入了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0年,楊勇參加中國工農紅軍,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在解放戰爭時期,作為晉冀魯豫野戰軍第一縱隊司令員,楊勇創造了晉冀魯豫野戰軍單獨攻堅和全殲國民黨軍一個師又兩個旅的先例。
1955年,楊勇被授予上將軍銜,1983年在北京病逝,享年70歲。
結語
五位志願軍司令員,都為抗美援朝戰爭做出了卓越貢獻,正是由於他們的付出,“唇亡齒寒”的被動局面被規避,祖國的安寧得以保全。
而這五個司令員又都是湖南人,這一巧合真是令人驚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