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春時節,青南高原陰雨連綿,寒意襲人。武警青海總隊機動第二支隊一場實兵對抗演練在麥秀原始森林中拉開戰幕。
在叢林地武裝追逃課目演練中,由於持續降雨,山路變得泥濘不堪。防暴裝甲車內,報務員吳亮有些擔心,因為按照導調員的情況通報,以當前的速度開進,很可能會延誤戰機。
不過,為了“穩定軍心”,吳亮沒有向車內戰友多說什麼,只是高度關注著前方路況。車內的駕駛員蔣東伯從容地操控著防暴裝甲車,他也聽到了對講機裡的情況通報。
突然,蔣東伯猛地一打方向盤,將車開上一條更窄的山路,吳亮問:“你要去哪兒?”
“抄近道!”伴隨著發動機的轟鳴,只見蔣東伯雙手緊握方向盤,裝甲車在崎嶇不平的山路上冒著濃煙快速前進。
曲線衝陡坡、90度急轉彎、極限涉水奔襲……最終,險路出奇兵,他們比原路線快了近10分鐘到達指定地域,圓滿完成任務。
蔣東伯是該支隊防暴裝甲車中隊一名駕駛員,開過指揮車、大巴車、運兵車、突擊車、水炮車、裝甲車,幾乎涉及支隊所有型別的車,至今已有近10年駕齡,累計行駛里程20多萬公里,是支隊公認的“老司機”。
“這個‘老司機’,就愛‘走難路’!”提起蔣東伯,戰友們都對他一流的技術和身上的闖勁兒佩服不已。
前幾年,防暴裝甲車配發到支隊,和其他車輛相比,防暴裝甲車在駕駛和維修等方面差別較大,一些經驗豐富的老駕駛員都有些信心不足,還是車隊“年輕人”的蔣東伯卻兩眼放光:“這傢伙真威風!帶勁兒!我申請當第一批駕駛員!”
駕駛集訓中,大家可謂“吃盡了苦頭”。防暴裝甲車內部狹仄,駕駛員的活動空間極小,置身全是“鐵疙瘩”的駕駛艙,必須全副武裝防止因磕碰而受傷。“遇到路面顛簸不平時,開上一會就暈頭轉向,難受!”同為駕駛員的馮棟坦言。
“躺床上舒服,能打勝仗嗎?”越不好開蔣東伯越想挑戰。
“吃過的苦,終會照亮前方的路。”經過那次集訓,蔣東伯受到了組織和戰友的認可,年紀輕輕就成為大家口中的“老司機”。
集訓結束後,蔣東伯絲毫沒有放鬆要求。他鑽研大綱、反覆練習,透過限制路和障礙物駕駛課目僅需46秒,且全程不觸碰限制杆,創下支隊最快紀錄,隨後參加總隊組織的專業比武,勇奪該課目第一名。
防暴裝甲車十分精密和複雜,有一次訓練,蔣東伯駕駛的車輛發生故障“趴窩”了,雖然後來經過和生產廠家聯絡,遠端幫助解決了問題,但蔣東伯卻有些後怕:幸虧這是平時訓練,要是在戰場上出點問題,哪裡還來得及聯絡廠家呢。
關乎戰鬥力的關鍵環節,蔣東伯從不馬虎。他把防暴裝甲車的板件圖、說明書等相關資料找來,給自己立下“軍令狀”:3個月時間把簡單維修整明白。
那段時間,他沒日沒夜地苦學深鑽,白天摸索效能,晚上研究理論,遇到不懂的問題就上網查資料、打電話諮詢,有時候遇到問題解決不了,睡覺都不踏實。
憑藉著這股子韌勁兒,蔣東伯把防暴裝甲車的日常維修維護基本掌握了。不過,有沒有真本事還得戰場來檢驗。
之後的一次綜合演習中,面對導調組設定的“左前輪輪胎爆胎”的突發情況,蔣東伯帶領3名載員,迅速投入更換輪胎的戰鬥。拆卸安裝螺母、頂千斤頂、搬運輪胎……他們不到7分鐘便將重達250公斤的“大傢伙”更換完畢。
“我喜歡迎難而上,現在部隊裝備升級很快,讓人總是有一種‘能力危機感’。”蔣東伯說。
在代表支隊參加總隊一次紅藍實兵對抗演練中,本想一展身手的蔣東伯卻遭遇了“滑鐵盧”。原來,由於防暴裝甲車噪聲比較大,為了不驚擾藍軍,紅軍指揮員臨機決定讓蔣東伯把車輛停在遠處,所有人悄悄下車隱蔽靠近目標。
“握慣了方向盤”的蔣東伯突然要“邁開雙腿”,他自己都感到有些心裡沒底。果不其然,由於他戰術動作拖泥帶水不利索,被藍軍偵察員發現,紅軍因此行動失敗。
反思總結中,雖然紅軍指揮員承認是自己決策失誤,應該讓駕駛員守在車上,但蔣東伯認為,實戰中汽車兵不僅要管得好“車輪子”,更要用得好“槍桿子”,這樣才能增加勝算。
於是,隨後的訓練中,蔣東伯除了一如既往苦練傳統駕駛課目,還注重提升自身綜合軍事素質,向著一名全面過硬的戰鬥員努力。近年來,他先後被支隊評為紅旗車駕駛員、技術能手,榮立三等功1次。
“不畏難、不懼險,勇攀高峰、永遠挑戰,蔣東伯不僅是技術精良的‘老司機’,更是打贏路上的‘弄潮兒’!”2021年年底,支隊舉辦的“鋼鐵之星”頒獎典禮上,蔣東伯榮獲“鋼鐵之星”稱號。手捧鮮花站在舞臺中央,聆聽著支隊授予他的頒獎辭,蔣東伯眼眶溼潤,流下了幸福的淚水。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