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12日,在昆明舉行的《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領導人峰會上,中國宣佈正式設立三江源、大熊貓、東北虎豹、海南熱帶雨林、武夷山等第一批國家公園。
天藍海碧山青,是海南對外的強大吸引力。海南熱帶雨林是熱帶雨林和季風常綠闊葉林交錯帶上唯一的“大陸性島嶼型”熱帶雨林,是我國分佈最集中、儲存最完好、連片面積最大的熱帶雨林,是全球重要的種質資源基因庫。
作為世界級旅遊目的地和中華民族的四季花園,美麗的海南島一直是國內外遊客心中的嚮往。特別是自由貿易港建設徐徐展開之際,海南稀缺獨有的熱帶雨林資源變得更加可貴。半年時間,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建設進度如何,且看海南答卷——
“雨林管家”護家底
蓊蓊鬱鬱的茂密森林裡,樹木和雜草交織著一起擠向路邊,彎曲的羊腸小道伸向森林深處,越往上路越滑,瀑布河流附近長滿青苔。護林員洪明昌每走一步都格外小心,除了防止蛇蟲鼠蟻,也記不清經歷了多少打滑摔跤,掀起褲腿就能看到留下的疤痕。
在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鸚哥嶺片區佳西管護站,護林員們每天都穿梭在山野茂林間。雖是清明假期,但對於洪明昌而言,防火護林工作越是放假越忙。
“天天在山裡住很安靜”“下雨怎麼回家”“每天把山把水當朋友玩”……洪明昌是海南省樂東黎族自治縣抱由鎮佳西村人,當了11年護林員,幾乎全部生活都融進了巡護的這座大山,朋友圈裡寫的拍的都是“雨林生活”。
穿上外套,帶上鐮刀,護林員們無論颳風下雨、酷暑高溫,一路披荊斬棘。在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4400餘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通什、雅加、北坡、黎母廟、毛慶、茅草坡、鸚哥嘴等96個管護站點分佈在其中,約2000名護林員常年與毒蛇猛獸為伍、與叢林鳥語為伴,看好這片林,護衛好生態。
在海南,熱帶雨林已成為一張亮麗名片。但多年前,亂砍亂伐、亂捕亂盜行為在山區十分普遍,熱帶雨林一度遭遇成長危機。“不保護,肯定會慢慢毀掉這片林!”洪明昌說。
從藏在深山到走出深閨,好政策讓海南的好山好水好生態得到重視,海南從強化管護力量、實現“專人管護”入手,築牢熱帶雨林管護牆。海南首創扁平化的國家公園管理體制和雙重管理的國家公園綜合執法管理機制。在省林業局加掛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管理局牌子,整合國家公園試點區原有19個自然保護地,組建國家公園管理局尖峰嶺、霸王嶺、吊羅山、黎母山、鸚哥嶺、五指山、毛瑞等7個分局,作為國家公園二級管理機構。
海南省委副書記、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建設工作推進領導小組組長李軍認為,正式設立海南熱帶雨林等第一批國家公園是我國生態文明史上的里程碑,也是全球生態環境治理的大事件,特別對海南來講,掀開了海南生態文明建設的新篇章。
守護“雨林精靈”
前不久,海南長臂猿喜添嬰猿中國海口—法國馬賽聯合新聞釋出會舉行,會上宣佈了一個喜訊:海南長臂猿B群和D群各新增一隻嬰猿,至此,海南長臂猿的種群數量已經恢復到5群共35只。
海南長臂猿是全球25種最瀕危靈長類動物之一,是我國I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被譽為“雨林精靈”。上世紀80年代,海南長臂猿在海南島僅存2群七八隻,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列入瀕危物種紅色名錄,瀕危程度為“極危”。
談起海南長臂猿,海南霸王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陳慶如數家珍。去年剛退休的他,幾乎沒有閒過,仍像往常一樣熱衷於穿梭在霸王嶺的林間小道,“我在林區幹了41年,從最初的捕獵人到現在的護林人,眼看著林區越來越好,人們的保護觀念越來越強”。
早年,陳慶還是一名獵人時,一次在山林聽見樹上有動靜,馬上端起獵槍瞄準,等看仔細,才看見一隻猴子回頭在望自己,轉身伸出長臂一晃而過。“這傢伙很機靈可愛,當時是我第一次看到長臂猿,最後沒有忍心去捕捉。後來從事森林保護,就時常看到!”
保護長臂猿39年來,陳慶已成為一名長臂猿保護“專家”,科研人員或媒體想考察長臂猿生活,都會找他做嚮導。
為保護好這一珍稀物種,海南省下足了“本錢”。自2005年起,海南省林業部門改造修復海南長臂猿棲息地5000多畝,種植超過30萬株長臂猿喜食的鄉土樹種。海南霸王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白沙黎族自治縣青松鄉政府和嘉道理農場種植了大量本土樹苗和長臂猿喜食樹種,併為長臂猿搭建生態繩橋。
海南省林業局(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黃金城說,長臂猿是世界四大類人猿之一,是人類近親。海南長臂猿目前僅分佈在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區範圍內,是海南熱帶雨林原真性、完整性的指標物種。海南把海南島95%以上的原始林、55%以上的天然林及生態區位中最重要的區域劃為試點區,加強海南長臂猿研究保護則成為國家公園體制試點的重中之重。
中山大學教授範朋飛相信,在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海南長臂猿的種群一定會得到恢復,為全世界提供又一個瀕臨滅絕的物種得到拯救恢復的中國案例、海南案例。
算出雨林生態賬
“經核算,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區內森林、溼地、草地、農田、聚落等生態系統2019年度GEP總量為2045.13億元,單位面積GEP為0.46億元每平方公里。”在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區生態系統生產總值(GEP)核算成果新聞釋出會上,公佈了由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和海南省林業科學研究院完成的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區的生態系統生產總值核算結果,這是我國首例針對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區開展的生態系統生產總值核算。
海南始終把生態保護放在第一位,時刻算好“生態賬”。“在這裡開展生態產品價值核算與探索實現機制有得天獨厚的優勢。”針對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區開展的生態系統生產總值核算,海南省林業科學研究院院長楊眾養評價說,海南島中部山區是我國重要的生態功能區之一,是海南島江河源頭區、重要水源涵養區、水土保持的重要預防區和重點監督區,也是海南島生物多樣性重要地區。
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熱帶林業研究所研究員李意德認為,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區GEP核算,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了可量化標尺,對實現海南省“統籌發展和安全,高質量高標準建設自由貿易港,推動新發展格局”等具有重要意義,是海南“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綠色發展”的具體體現。
但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建設才剛剛起步,這道算術題算得如何、得數多少,還有賴於當地政府和幹部群眾繼續努力,也需要社會各界一道給予生態環保更多的參與和支援。據瞭解,海南省堅持實行最嚴格的保護,在財力十分有限的情況下,切實加強投入保障,2019年至2021年省級財政累計安排13.65億元,投入生態移民搬遷、公園基礎設施建設、生態修復等專案中;並計劃投入20多億元專項資金用於處置小水電站和人工林退出。
“要想身體好,常來海南島,雨林深呼吸,百歲也年少。”親歷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建設的老林業人、海南省文聯作協黨組書記、省文聯主席夏斐感慨,“只要來了,走進雨林,你就會了解雨林愛上雨林!” (經濟日報記者 潘世鵬)
欄目主編:顧萬全 張武 文字編輯:盧曉川
來源:作者: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