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新研究顯示,一種新的蜜蜂品種為全球對抗寄生性瓦羅蟎的鬥爭提供了一個重大進展。這種入侵性的蟎蟲已經擴散到除澳大利亞和南極洲以外的所有大陸,自從50年前最初擴張以來,它一直是對蜜蜂的主要威脅。
在由路易斯安那大學和埃克塞特大學及美國農業部的農業研究局展開的研究中,“Pol-line ”蜜蜂在一個嚴格的20年育種計劃中培育出了對蟎蟲的抗性,其在大規模授粉操作中跟一個標準品種一起進行了試驗。
結果顯示,抗蟎的蜜蜂過冬的可能性是普通蜜蜂的兩倍以上(60%的存活率,而標準蜜蜂只有26%)。另外,標準蜜蜂的損失很大,除非使用大量化學殺蟎劑處理。
康沃爾郡埃克塞特彭林校區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研究所的Thomas O'Shea-Wheller博士說道:“瓦羅蟎寄生蟲是全球管理型蜜蜂蜂群的最大威脅。到目前為止,控制蟎蟲--以及它們攜帶的疾病--的新方法取得了有限的成功,並且蟎蟲對化學治療的抵抗力越來越強。這是一個滴答作響的定時炸彈。我們的研究發現,透過選擇性地培育能夠識別和清除蜂群中蟎蟲的蜜蜂,蟎蟲數量出現明顯減少,關鍵是蜂群的存活率提高了兩倍。雖然這是第一次大規模的試驗,但繼續培育和使用這些蜜蜂已顯示出持續的可喜成果。這種抗性為瓦羅蟎蟲構成的威脅提供了一個自然和可持續的解決方案,且不依賴於化學品或人類干預。”
這項研究在美國三個州(密西西比州、加利福尼亞州和北達科他州)進行,那裡的商業養蜂人每年移動數萬個蜂群為大規模農業提供授粉。
瓦羅蟎寄生蟲起源於亞洲,因此歐洲蜜蜂沒有與它們一起進化,所以缺乏有效的抵抗力。
O'Shea-Wheller博士指出,像人類一樣,管理的蜜蜂在很大程度上與自然選擇“脫鉤”,因此它們無法像在野外那樣產生抗性。
然而管理的蜜蜂有時透過驅逐被感染的幼蟲--殺死幼蟲和蟎蟲會對蟎蟲做出反應,這種行為被稱為瓦羅蟎敏感衛生(VSH)。
透過選擇性地培育這種特性,可以生產出自動保護自己不受侵擾的蜂群,以此同時又能保持大的蜂群規模和充足的蜂蜜產量。
美國農業部農業研究局的分子生物學家Michael Simone-Finstrom博士說道:“關於這種特殊性狀的偉大之處在於,我們已經瞭解到所有型別的蜜蜂都在某種程度上表達這種性狀,因此我們知道,透過正確的工具,它可以在每個人的蜜蜂中得到推廣和選擇。”
蜂群在冬季的生存對養蜂人來說特別重要,因為早春時節對蜜蜂的需求量很大,這是一個為杏仁等高價值作物授粉的關鍵時期。
此外,該研究還檢查了蜂群中跟瓦羅蟎寄生蟲有關的病毒水平。為抵抗瓦羅蟎而培育的蜂群顯示出較低的三種主要病毒(DWV-A、DWV-B和CBPV)的水平。
然而有趣的是,當跟這種蟎蟲侵擾水平分開檢查時,這些病毒並不是預測蜂群損失的有力因素。
O'Shea-Wheller博士指出:“很多研究都集中在病毒上,而對蟎蟲本身的關注可能不夠。病毒顯然非常重要,但我們需要退一步並嚴謹地提供最佳的實際結果,因為如果你控制了蟎蟲你就自動控制了它們傳播的病毒。”
O'Shea-Wheller博士還指出,蜜蜂育種和測試是昂貴的且需要時間,但從長遠來看,培育抗蟎蜜蜂是具有成本效益的,而且可能是應對瓦羅蟎大流行的唯一可持續的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