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空間站宇航員拍攝的照片顯示了來自地球大氣層英仙座流星雨的明亮流星。最亮的流星被稱為火球或火流星。
NASA 和美國太空部隊最近達成的一項協議授權公開發布由美國政府感測器收集的關於火球事件(大型明亮流星,也稱為火流星)的數十年資料,以造福科學和行星防禦界。這一行動源於美國宇航局行星防禦協調辦公室 (PDCO) 與美國太空部隊之間的合作,旨在繼續推進我們國家在行星防禦方面的努力,包括髮現、跟蹤、表徵和編目近地天體 (NEO)。新發布的資料包含有關火流星穿過地球大氣層時亮度變化的資訊,稱為光變曲線,這可以增強行星防禦社群的能力。
火流星,非常明亮的流星甚至可以在白天看到,這是一種經常發生的事件——每年大約幾十次——當我們的星球受到小行星撞擊時,小行星太小而無法到達地面,但大到足以在撞擊地球大氣層時爆炸。美國政府的感測器檢測到這些大氣撞擊事件,並將火流星資料報告給美國宇航局噴氣推進實驗室的近地天體研究中心 (CNEOS) 火球資料庫,其中包含可追溯到 1988 年的近一千個火流星事件的資料。現在,行星防禦專家將可以獲得更詳細的資料——特別是光曲線資訊,該資訊捕捉到物體在大氣中破裂的幾秒鐘內的光強度變化。這個獨特豐富的資料集受到了科學界的極大追捧,作為一個物體在地球大氣層中的分解,根據物體分解和解體的高度,提供了對物體強度和成分的科學洞察。近似的總輻射能量和進入前的速度向量(即方向)也可以從火流星光曲線資料中更好地推匯出來。
“NASA CNEOS Fireballs 網站上釋出的不斷增長的火流星報告檔案,顯著增加了科學知識,併為白宮批准的國家近地天體準備戰略和行動計劃做出了貢獻,”美國宇航局總部行星防禦官員林德利約翰遜說. “這些新的火流星資料的釋出展示了美國宇航局和美國太空部隊之間合作的另一個關鍵領域,並有助於進一步提高理解這些物體的能力,以及我們為應對近地天體對地球造成的撞擊危險所做的準備。”
最近一顆小行星大約 2 米大小,小到對地球沒有危害,在接近地球時在太空中被發現,並影響了距離格陵蘭島東海岸和東北部近 300 英里(470 公里)的挪威島嶼揚馬延西南的大氣冰島。雖然這顆被命名為 2022 EB5 的小行星比 NASA 負責探測和警告的物體要小得多,但 CNEOS 繼續更新 NASA 的 PDCO 的撞擊位置預測,因為在 2022 EB5 撞擊之前收集了觀測資料,為行星防禦界提供了一個真正的- 測試近地天體跟蹤能力的文字場景,並相信影響預測過程和模型足以及時準確地通知更大物體的潛在影響,如果在朝向地球的軌道上發現一個物體。
在這個釋出的資料集中,另一個值得注意的火流星事件是 2014 年 1 月 8 日檢測到的流星。這個物體引起了科學界的興趣,因為它被認為由於檢測到的事件的高速度,它可能起源於星際大氣層內。在美國太空司令部的職權範圍內進行的進一步分析證實了該物體的高速撞擊,但所收集資料的持續時間很短,不到五秒,因此很難確定該物體的起源是否確實是星際。
NASA 於 2016 年成立了 PDCO,以管理該機構在行星防禦方面的持續努力。NASA 已被指示發現 90% 的近地天體尺寸大於 140 米(459 英尺)。該機構正在努力實現這一指令,目前已發現大約 40% 的近地小行星大於該尺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