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夏天,北京協和醫院接收了一具特殊的遺體,遵照死者生前的遺囑,她的遺體將被用於醫學研究。
此事一度吸引了無數媒體的曝光報道。
童年經歷
1927年5月,劉愛琴於武漢誕生,當時為了躲避敵人圍剿,劉少奇不得不把幾個月大的劉愛琴託付給了一名漢口工人撫養。
8年後劉愛琴又被賣給了別人。
當記者找到她,回憶起自己這段經歷時,劉愛琴記憶猶新。
劉愛琴:“8歲那年的冬天,天氣越發寒冷,家裡已經沒有吃的了,養母迫於無奈只能把她賣給了別人家當兒媳”。
但是回過頭來,劉愛琴卻表示自己從來不怪養母。
劉愛琴回憶起了自己的婆家。
有時候活幹得慢了,婆婆迎面便是一竹子抽過來。
在這段時間,她記起了曾和養母和弟弟在漫山遍野挖野菜的美好。
家與父親
劉愛琴童年的記憶裡,從不知自己的生父生母,只知道自己的養母便是自己的母親。
她的觀念裡甚至沒有“養母”這個概念,還以為那就是自己的媽媽。
直到後來人家告訴她,她才知道自己的生母另有其人,自己是被人家養大的。
1938年,在劉愛琴11歲這年的一天,她在村口看到了自己的養母和一位叔叔。
劉愛琴迎面便撲了上去,抱著母親熱淚盈眶道:“媽媽,你來接我回去了嗎?”
養母撫摸著她的小腦袋,看著她瘦骨嶙峋的樣子,心都要碎了。
隨即俯著身子低下頭道:“沒錯,媽媽就是來接你回家的,回你真正的家!”
這時那位年輕的叔叔貼耳與自己的婆婆嘀咕了幾句話,然後交給她一袋沉甸甸的東西,便回頭指著養母道:
“沒錯,我就是來接你回家的八路軍叔叔,她是你的奶媽。你真正的爸爸正在很遠的地方等你,我現在就送你去找他。”
劉愛琴聽他這麼一說,當場哇哇大哭,她還以為母親又要把她賣到什麼地方去。
母親抱著她對她說:“媽媽也沒辦法啊,我也不想你離開我。可這次真的是你爸爸來接你回去,真的不是賣你啊,你要相信媽媽!”
這時候劉愛琴再看看八路軍叔叔肯定的眼神與媽媽慈愛的笑容,也慢慢相信了自己真的是要去找自己真正的爸爸了。
她記得很清楚,當初她被賣掉的時候,母親分明是哭著和她告別的。
而這一次母親卻顯得格外的高興,那是打心底裡為女兒開心才能有的笑容。
就這樣劉愛琴懷著對養母的不捨與八路軍叔叔踏上了回家之路。
經過一路的輾轉顛簸,劉愛琴終於懷著忐忑的心情坐著八路軍叔叔的車,來到了延安河邊(延河)的一排窯洞旁。
窯洞門口,一位面容慈善的男人正痴痴地看著她。
“愛兒,我是你的爸爸!”朝她溫柔地呼喚的正是她的父親劉少奇。
可是從小父女相離,“爸爸”這個稱呼讓劉愛琴一時侷促不安起來。
良久的雙目凝望之後,父親劉少奇終於用溫暖的臂彎緊緊地擁入懷中,這才讓劉愛琴終於有了些許對父親與親情溫暖的體會。
初到延安的劉愛琴沒有文化,父親劉少奇就張羅著讓她唸書學習文化。
閒暇時父女倆就簇擁在一起,講過去的故事,當聽了自己母親的故事後,劉愛琴終於明白了為什麼要反對蔣介石,為什麼要革命。
最後父親劉少奇又語重心長地對她說:“愛兒,你是當初黨用300塊大洋換回來的……”
父親劉少奇的一言一行,無形中慢慢地在劉愛琴的心裡樹立起了努力成為一名優秀共產黨員的信念,為解放全中國而付出自己的一份力。
1939年,劉愛琴與哥哥劉允斌一起被周恩來帶到了蘇聯留學。
1949年劉愛琴畢業那年,在父親劉少奇的號召下,她毅然回到祖國參加國內建設。
劉愛琴回憶說,這時候她最念念不忘的一句話就是父親對她說的——“你是黨用幾百塊大洋換回來的”,所以她方方面面都以高覺悟,高要求吃苦、吃虧在前,努力工作以報答黨和人民的恩情。
回國之後,劉愛琴先是做過老師,後來也搞過開發與建設,一干就是近30年。
劉愛琴所走之路的艱辛,可見一斑。
劉愛琴:我眼中的父親劉少奇
據劉愛琴回憶,父親劉少奇是自己革命事業中的最大阻力。
原來,在回國之後,劉愛琴被黨組織安排在北師大女附中工作,主要負責教授學生俄語課程。
初回國的她,思想上天真爛漫,精神上意氣風發,劉少奇認為女兒這種狀況不經打磨,很難肩挑起黨和人民將來交給她的使命。
因此當1951年2月劉愛琴準備入黨時,就被父親劉少奇狠狠地否決。
按照劉愛琴後來的說法,父親認為她思想作風並不那麼艱苦樸素,遇事還不能從人民的利益出發,思想上天真,沒有經歷過風雨,學習上不行,因此不能達到一名合格的共產黨員所應當具有的素質與標準。
但劉愛琴並未因此沉淪。
而是痛定思痛,接受父親的諄諄教誨,一步一步地去進步去磨礪,努力使自己成為一名合格的共產黨人。
因此當1958年國家為精簡編制打算讓幹部到地方發展經濟搞建設的時候,劉愛琴踴躍報名,並最終被分配到了內蒙古自治區計委工業處工作。
沒想到這一干便是整整20年。
在這20年裡,她一遍又一遍地思考父親對自己的做法。
經過歲月的磨礪,慢慢從當初的不解到後來的理解,乃至包容贊同。
等到1965年時,她已徹底理解了父親的良苦用心。
那一年她回家父親問她:“你現在是認真工作還是馬馬虎虎?”
劉愛琴聞言斬釘截鐵地回答:“認真工作!”
聽到女兒認真肯定的回答,劉少奇不禁眉開眼笑,在他心目中這才是一名共產黨人該有的態度和擔當。
劉愛琴這次回家,劉家三兄妹允斌、愛琴、允若難得的聚齊。
晚飯過後父親劉少奇拉著他們做了4個小時的談話。
這次談話極大地鼓舞了劉愛琴,也讓她徹底認識了自己的父親。
父親的形象在她的心目中既榮耀又偉大,就像一顆太陽一樣提供給她前進的能量,指引著方向。
很多年後,記者曾問過她這樣一個問題——“您是否還會時常想起過去經歷?”
劉愛琴猛拍大腿地感慨道:“我這輩子就是很傻啊!一根筋那種,對什麼都很懵,喜歡鑽進去不停問自己為什麼會這樣呢?弄得自己很痛苦。後來我就慢慢想,發現只要抱有希望,總會好的。”
劉愛琴說,她想起父親對她說過的一句話——“人是不可能不犯錯的,人就是在不斷犯錯、碰釘子和挫折中成長起來的,變得聰明、懂事。你們以後不要怕犯錯,犯了錯能夠總結教訓,知錯就改就很好!”
退休後:發揮餘熱
1980年,劉愛琴被組織上調入中國人民警官大學任教。
在任教期間,她誨人不倦,工作認真負責,不僅教授學生,還編寫教材,翻譯諸多的專著,為我國的教資作出了極大的貢獻。
後來我國鑑於她的突出貢獻授予她“全國三八紅旗手”稱號和“人民警察一級金盾榮譽獎章”。
晚年接受記者採訪時,當被問起生活困苦時她是如何釋懷的時候。
劉愛琴會心一笑說:“因為我從不抱怨生活給予我的一切,我衷心地祝福中華大地上的所有父母兒女都能幸福美滿!”
退休之後,劉愛琴仍不忘發揮自己生命的餘熱。
她的體力已經不允許她做太高強度的勞動與工作了。
思來想去她準備把自己父親對自己的諄諄教誨都寫下來,於2009年出版了《我的父親劉少奇》一書,幫助人們更好地認識瞭解父親劉少奇,學習他的思想與精神。
但是這一切對她來說還遠遠不夠,時至老年她仍然時刻不忘父親劉少奇當初對她說的話:“你是黨花了幾百塊大洋贖回來的,你將來長大後要報答黨和人民的恩情……”
由於03年那場肺炎,一住院就是40多天,從那以後,她意識到了鍛鍊的重要性。
晚年在接受採訪時,劉愛琴表示:“平常我特愛遛彎兒,早幾年,清早5點就起來,坐地鐵到頤和園,溜達一大圈兒。也喜歡看書,最近我總譴責自己,七七八八的活動太多,好久沒看書了”。
2020年6月7日,劉愛琴老人去世,她留下了一個偉大的遺願:“我的身體還算健康,我死後可把我的遺體無條件捐出去用來醫學研究!”
原來劉愛琴曾聽說醫學院可供研究解剖的人體標本有限,於是做出了一個震驚所有人的決定:死後把遺體捐給醫學院用以研究!
6月11日,記者聯絡上了劉愛琴的侄曾孫劉亞威。
劉亞威說,“聽到訊息後家人很心疼”。他們準備從長沙寧鄉去北京,參加姑太奶奶的追悼會。“姑太奶奶是我最敬佩的人。”
原定於17日上午舉行的劉愛琴女士遺體告別儀式,因疫情防控取消,遂決定在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06醫院,舉行劉愛琴女士的遺體捐獻儀式。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這就是共產黨的一生,這就是共產黨的奉獻態度。
參考資料: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全體師生向劉愛琴同志表示深切悼念》——澎湃新聞
《劉少奇長女劉愛琴的養生經》——中國保健營養網 採訪:靜媛、朱萍
《劉少奇長女劉愛琴的坎坷人生》——黨史期刊“海內海外”作者:僧人
《偉人的兒女情懷》——黨刊“黨史文匯”作者:胡居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