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俄烏戰爭爆發以來,烏克蘭在加入北約問題上一直反覆不定,澤連斯基一會兒說烏克蘭不再謀求加入北約,要做中立國,一會兒卻又改口說烏克蘭已經做好準備,只要北約成員國允許,就可以加入北約。
對於烏克蘭加入北約一事,作為北約創始國之一的法國則是嗤之以鼻,甚至一直持排斥態度,早在2008年的時候,法國和德國就曾拒絕讓烏克蘭加入北約。
而在歷史上,法國自己雖是北約創始國,卻因為諸多原因,與美國唱起對臺戲,悍然退出北約,驅逐了北約在法國的軍事力量,包括美國的軍隊和核武器,表現出頗為強硬的一面。直到四十多年後,法國又因為諸多原因,重返北約。
那麼,當年法國為何要退出北約?後來又為什麼要重返北約呢?
在歐洲乃至世界眼裡,法國就像是一個文藝青年,浪漫,充滿藝術氣息,卻又帶著不合時宜的傲慢,高盧雄雞之稱可謂恰如其分。
法國這個文藝青年,似乎看什麼東西都不順眼,對誰也不服氣,曾經他們幾乎錘遍歐洲各國,拿破崙的鐵蹄差點征服整個歐洲。只是二戰時面對入侵的德國納粹軍隊,法國卻幾乎未作抵抗就閃電般投降,讓法國名聲大損,這也為二戰後法國與英美之間的矛盾和法國退出北約埋下了註腳。
在二戰時期,法國本來是最早對法西斯宣戰的國家,但是在德軍的進攻下,法國僅僅堅持了38天就宣告投降,法國“維希政府”淪為德國的傀儡。
當時軍人出身的戴高樂流亡英國,組建了“自由法國”,號召法國人民聯合起來,聽從他的指揮,還要求美國向其提供物資和軍事援助,並提到了當年如果不是法國支援美國的獨立戰爭,美國可能都不會產生。
只是,當時的英國總統丘吉爾和美國總統羅斯福都不怎麼待見戴高樂,丘吉爾認為戴高樂雖然有些才能,但是脾氣暴躁倔強,做事固執一根筋,讓很多人反感,就連法國那些殖民地的掌權者都不肯聽戴高樂的,所以他覺得戴高樂根本成不了氣候,
而羅斯福則更加沒把戴高樂放在眼裡,他覺得戴高樂不過是一個戰敗國的光桿將軍罷了,連法國領袖都算不上。至於當年法國幫美國獨立戰爭的事,早就是老黃曆了,戴高樂不提還好,一提反而更讓羅斯福不爽,畢竟對美國來說,不是什麼光彩的事。
所以,當時美國政府長期和納粹扶持的法國“維希政府”保持外交關係,遲遲不承認戴高樂領導的“自由法國”。
甚至在1941年12月14日,羅斯福還給維希政府首腦貝當寫信,以保證維持法屬安的列斯和北非現狀為條件,換取法國艦隊的中立。
這一舉動等於明確否認了戴高樂自由法國的合法性,讓戴高樂十分憤怒,他立即下令軍隊佔領了聖皮埃爾島及密克隆島,讓美國十分難堪。
惱羞成怒的羅斯福聲稱要用大炮趕走自由法國人,戴高樂則不甘示弱,要英國政府轉告羅斯福,稱如果美國想趕走自由法國人,那他將用炮火回擊,由此兩人的樑子是越結越深。
在1942年簽署聯合國家宣告時,丘吉爾曾建議讓戴高樂領導的自由法國參與,但羅斯福藉口自由法國不是一個國家,而只是一個政治組織,堅持把戴高樂排除在外。
到了1943年1月22日,羅斯福和戴高樂終於進行了第一次會晤,但羅斯福向戴高樂表示,他不能承認戴高樂的自由法國,因為戴高樂不是民選而是自封的,戴高樂對羅斯福的偏見很生氣,進行了針鋒相對的反駁,這次會面兩人除了諷刺、挖苦外,幾乎沒有談任何實質性的內容。
這也讓羅斯福忍不住跟丘吉爾抱怨,說戴高樂是越來越討厭了,他儼然以法國的救世主自居,野心勃勃卻又沒有能力。
羅斯福還給戴高樂取了個“新娘”的綽號,想聯合丘吉爾一起施壓,讓戴高樂“嫁給”美國扶持的法國總司令吉羅,服從吉羅的領導。後又因為戴高樂始終不肯屈從,便將戴高樂稱之為“猶豫不決的新娘”。
正是因為看不起戴高樂和他領導的自由法國,再加上戴高樂又一直不聽話,所以從二戰期間的德黑蘭會議,戰末的雅爾塔會議,到戰後的波茨坦會議,法國一直被美國排擠在外。
就算在成立聯合國時,因為擔心法國倒向蘇聯,還有丘吉爾出於英國自身利益,從中斡旋羅斯福和戴高樂之間的關係,最終美國接受讓法國成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之一,但是美法之間,以及羅斯福和戴高樂之間的嫌隙依舊很深。
1945年4月12日,羅斯福因腦溢血去世,他和戴高樂之間的不和終於成為前塵往事,戴高樂則在1946年1月下臺,但是美法之間的關係也並沒有因此而得到多少改善。
1949年4月,隨著東西方冷戰形勢加劇,為了對抗蘇聯領導的華約組織,美國、英國、法國、加拿大等12國聯合成立了北約。
北約可以說是馬歇爾計劃的軍事延申,用北約第一任秘書長的話來說,北約的作用就是請來美國人,趕走蘇聯人,壓制德國人。
而作為創始國之一的法國,當時也算得上是北約軍力的一個重要支撐。1952年,北約還將總部從英國倫敦遷到了法國巴黎,那時候,北約在法國設立多處軍事基地,並部署核武器,彼此軍事合作算得上是十分的密切。
法國當時也自我感覺良好,自認為是聯合國五常之一,既然在聯合國可以和蘇美英平起平坐,那麼在北約的地位也不該低於英美兩國,所以它在保持獨立性的同時,也一直想要獲得北約的領導權。
可現實卻並沒有如法國的願,在北約,它的地位一直和加拿大等國差不多,並沒有什麼話語權。就算1952年北約總部搬到法國巴黎,法國在北約的地位也沒有因此而提升,英美兩國都把它排除在決策層之外。
美國只是把法國當作自己扶持的小弟和地區代言人一般看待,並沒有將其視為與自己平等的大國和強國。美國可以和同為昂撒系的英國分享一些在北約的權力,卻不會把法國也當作自己人。
甚至在1956年的蘇伊士運河戰爭中,美國連英國的面子也沒給,和蘇聯一起,在法國和英國身上狠狠插了一刀。
蘇伊士運河自1869年通航以來,其運營權一直由英法兩國所掌握。但是在1956年,埃及為了反對英法壟斷蘇伊士運河以及對以色列的支援,宣佈將運河收歸國有。
這讓英法兩國非常不滿,覺得自己的大國威信受到了嚴重挑釁,在聯合國安理會否決了兩國提出的要求埃及接受“國際管制”的提案後,索性撕破臉皮,決定採取武力解決問題,於是他們便聯合以色列,對埃及發動了突襲,這就是第二次中東戰爭,又稱蘇伊士運河戰爭。
原本英法兩國覺得美國作為盟友,怎麼著也會站在自己這一邊,可沒想到在他們出兵第二天,美國便第一個跳了出來,向聯合國提交議案要求停戰,並獲得壓倒性透過。之後蘇聯也建議與美國共同制止侵略,向英法以三國發出最後通牒,聲稱要使用包括核武器在內的武力手段恢復和平。
蘇聯當時的領導人赫魯曉夫給英國和法國領導人寫了封信,很不客氣地說:你們恃強凌弱,如果你們覺得自己強大就可以逼埃及就範,那麼是不是有更強大軍隊的人也可以逼你們就範?
美蘇這次罕見的合作,給了英法兩國巨大的壓力,它們不得不很快宣佈停火,入侵埃及的軍隊也灰溜溜地撤了回去。
那麼這次事件中,美國為什麼要在背後插英法兩國一刀呢?
事實上,自二戰後,美蘇兩國雖然崛起為新的世界兩極,但並沒有完全取代英法的國際地位,尤其是在中東事務上,英法仍然掌握了主導權。
而隨著波斯灣巨量石油的不斷髮現,中東地區的戰略重要性日益凸顯。美國作為二戰後的西方霸主,一直在尋找插手中東的機會,蘇伊士運河危機正好滿足了美國人的需要。
英法兩國因侵略埃及而遭到道義上的譴責,被阿拉伯國家視為敵人,失去了主導中東事務的能力。美國則由於支援埃及反侵略,開始被阿拉伯國家所接受,並逐步獲得了中東事務的主導權。
也正是這個事件之後,讓全世界真正意識到,世界老大的地位易主了,由曾經的英法變成了美蘇。
所以不管過去,還是現在,對於美國來說,什麼小弟,什麼盟友,如果為了自身利益,那都是可以拋棄的,甚至是可以背叛插上一刀的。
比如去年美國搶走法國跟澳大利亞的潛水艇訂單,就是一個明晃晃的例子。
而對於法國來說,原本就因為二戰投降得快,丟了很大面子,蘇伊士運河危機,更是讓它顏面掃地,它和美國之間的嫌隙也就更加深刻。
另外還有一件事也讓法國對美國非常的不爽,就是美國在研製出了原子彈後,把大量的核技術與英國共享,所以英國在美國的幫助下,很快就研製出了自己的原子彈。
而法國在加入北約後,心想著法美也算是軍事同盟關係了,是穿一條褲子的,美國怎麼著也該像幫英國一樣幫自己研製原子彈。
然而美國不但拒絕和法國共享核技術,還透過《部分禁止核試驗條約》、《核不擴散條約》等對法國進行限制,試圖阻止法國研製原子彈。
這讓法國徹底心灰意冷,也逐漸明白美國根本沒把它當自己人看待。
在那段時間,法國的政局也是動盪不安,7年裡換了13屆政府。
不過在1959年,法國一代強人戴高樂終於又回來了,他重新上臺,出任法蘭西第五共和國總統。
戴高樂是一個有著強烈民族意識和巨大野心的人,當年正是因為不甘心當羅斯福的提線木偶,所以和羅斯福的矛盾才會鬧那麼大。
而他上臺後就提出口號,要建立一個偉大而且獨立不受支配的法蘭西共和國。
他提出“歐洲是歐洲人的歐洲”,在他眼裡,美國是外來者,不應該當歐洲的領導者,歐洲的命運應該掌握在歐洲國家自己的手中。並且他認為,法國的歷史是輝煌而燦爛的,不輸“三巨頭”中的任何一個國家,法國理應是一個復興的大國和強國,也理應成為歐洲的領導者。
因此,戴高樂對法國在北約中的地位也是非常的不滿。
當時北約的軍權,實際掌握在由美國人擔任最高司令的北約歐盟軍司令部手上。而美英兩國的軍艦也比北約其它國家的軍艦享有更特殊的地位,只在戰爭時期才交由北約統一管理,其它國家的軍艦,包括法國,則全權由北約所控制。
所以美英兩國對待法國的態度,也與戴高樂要建立偉大和獨立法蘭西的願景背道而馳。
戴高樂曾建議北約改革指揮體系,組建美、英、法三國領導小組,由領導小組對北約核心問題進行決策。但是他的提議,並沒有得到美英兩國的回應。
顯然對於美國來說,法國的分量依舊不夠引起它的重視。
因此,所謂新仇加舊恨,戴高樂對美國是愈加的不滿,法國和北約也是漸行漸遠。
1959年3月,戴高樂宣佈法國地中海艦隊退出北約軍事組織,他的理由是法國需要維持獨立的軍事戰略。沒過多久,法國又要求美國從法國領土內撤走所有核武器,並驅逐了美國駐法國的200架戰略轟炸機,迫使其撤往英國和西德。
在法國愈發離心的情況下,美國時任總統艾森豪威爾於1959年9月訪問法國,親自做戴高樂的思想工作。
艾森豪威爾希望法國在軍事上不要另搞一套,但戴高樂進行了強硬回擊,說法國不會跟著美國的指揮棒轉,將會獨立採取行動。他還說歐洲的問題只能靠歐洲人自己來解決,希望美國不要插手歐洲事務。
艾森豪威爾勸他,要相信美國是願意同歐洲共命運的,但戴高樂諷刺說:“在兩次世界大戰中,美國都是法國盟友。可在一戰時,美國只是在法國遭受長達3年的痛苦考驗並幾乎瀕於滅亡之後才出手相助。而在二戰中,在美國出手前,法國早已崩潰。”
最終艾森豪威爾灰頭土臉地結束了法國之行。
在肯尼迪成為美國總統之後,雖然戴高樂和他的私交還不錯,但法美兩國的關係卻繼續惡化。而1963年肯尼迪遇刺身亡,副總統約翰遜任總統,他是羅斯福以來同戴高樂私交最差的一位美國總統,法美關係也自此急劇惡化。
到了1964年,戴高樂更是變被動為主動,開始了對美國的“大反攻”。當年1月,法國同新中國建交,讓美國非常不滿,批評法國這一舉動嚴重損害了美國在亞洲的遏制政策。
3月,戴高樂出訪墨西哥,這是法國國家元首首次對墨西哥進行國事訪問,引起了全球矚目,也擴大了他在第三世界的影響;9月20日到10月16日,戴高樂第二次前往美國的後院拉丁美洲訪問,他在拉美10個國家發表了50多篇演說,近距離挑戰美國霸權。
這一年,戴高樂還訪問了蘇聯。而蘇聯提醒戴高樂,一旦北約和華約兩大軍事組織開戰,法國仍將受制於北約,或成為北約用來對付蘇聯的棋子,這讓戴高樂覺得有必要進一步同北約切割。
於是不久後,法國大西洋艦隊和海峽艦隊脫離北約。
1966年3月,戴高樂政府正式向全世界宣佈,法國退出北約軍事一體化體系,並要求所有北約基地撤出法國。而當時戴高樂之所以表現得如此強硬,也是有他的底氣。
在政治上,重新上臺的戴高樂執政根基越來越穩固,1965年獲得了連任,威望日盛,法國政局也已變得十分穩定。
而且在戴高樂執政期間,法國結束了阿爾及利亞戰爭,並鎮壓了因此引起的叛亂,所以國家也不再需要面對殖民戰爭所帶來的各種不利影響。
在經濟上,法國因為二戰時投降得快,國內遭受的戰火併不嚴重,工業體系也沒受到太大破壞,所以二戰結束後,經濟恢復得比較快。尤其進入60年代後,法國經濟發展迅速,增速位居同等國家前列。
軍事上,雖然英美拒絕對法國進行核援助,甚至還對法國進行封鎖,但是法國還是在1960年成功試爆了第一顆原子彈,成為世界上第四個擁有核武器的國家,這鞏固了它在國際上的大國地位,包括在聯合國的常任理事國地位。
所以綜合各個方面,法國有著足夠的底氣退出北約,甚至有足夠底氣對抗在它退出北約後可能招致的美國的威脅和打壓。
不過在法國退出北約後,雖然美國媒體把76歲的戴高樂描繪成令人討厭的古怪老頭,對他進行各種嘲諷和人身攻擊,但是美國政府卻終於認識到了法國的重要性,開始清醒了過來,美國總統約翰遜和北約也表現出了前所未有的耐心和剋制。
1967年2月,美法達成了《蘭尼茨—阿耶雷協定》,將法國定為北約的戰略伙伴。而吸取法國退出北約的教訓,為了維持北約的團結,北約內部也推動了一系列改革。包括在1966年12月,北約成立了核計劃小組,放權由該小組提議並決定北約核方案的方式,讓聯盟內各成員國在核問題上有了話語權。
那麼,為什麼法國後來又重返北約了呢?
其實法國當年退出北約,很大程度上更像是戴高樂的意氣之爭。而法國在退出北約後,卻仍繼續參與北約的一些行動,包括在一些國際事務上,法國仍要和北約一起行動,否則靠它單打獨鬥很難搞得定。
尤其在進入21世紀後,恐怖主義成為世界的新威脅,法國面臨的恐怖主義威脅也越來越嚴重,這更加需要法國和北約諸國加強合作。
但既然法國已經退出北約,在北約的話語權更加薄弱,所以它和北約諸國的合作也面臨更大的困難,變得更加被動。
另外法國雖然退出了北約,但是每年仍要承擔佔北約總預算15%左右的“會費”。
這讓法國覺得很委屈,它退出了北約,義務卻仍然沒少承擔,但是話語權更少了,成了北約的“邊緣人”,甚至連它在歐盟中的地位也相應地受到了影響,無法在國際舞臺上施展拳腳。
所以從上世紀末開始,法國就開始醞釀重返北約。
而美國為了支援所謂自由人權和打擊恐怖主義,需要法國在軍事上的協助和支援,也積極推動法國重返北約。
於是在1999年,法國參與了北約對南聯盟的軍事行動;2001年,它又以打擊恐怖主義為名,跟隨北約出兵阿富汗。到了在2007年,薩科齊當選法國總統後,在他的推動下,法國也加快了重返北約的步伐。
不過薩科齊也提出了法國重返北約的一系列條件,包括軍事獨立不受任何影響,保持核力量,保留是否參與北約軍事決定權,還有法國要有兩個北約指揮司令部的成員名額。
經過多次會議後,美國同意了法國提出的要求。
在2009年3月,法國國民議會審議通過了法國政府關於重返北約的議案,法國也終於正式迴歸北約。
不過四十多年過去了,北約已是“物是人非”。在1966年法國退出北約時,北約成員國有15個,2009年法國重返北約時,北約成員國已經增加到了26個。
結果是,法國在北約的話語權,似乎並沒有比以前大多少。
現在法國正舉行總統大選,有幾位總統候選人,包括呼聲頗高的勒龐,都曾表態自己當選法國總統後,要推動法國退出北約。所以法國將何去何從,讓我們拭目以待。
好啦,那麼今天就聊到這裡,我們下期不見不散,祝福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