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英國脫歐之後,在國際舞臺上越來越活躍,特別是在跟隨美國反華一事上表現得尤為積極。9月15日,英國上下兩院議長在反華政客的唆使下,做出了禁止中國大使進入議會大廈的決定,理由是中國在今年3月曾對這些反華議員實施制裁。據《環球時報》9月24日報道,針對英國的這一無理行徑,英國求錘得錘,我國宣佈對其進行對等反制。
很明顯,英國這幾名反華政客已經惱羞成怒,但這終究只是無能之怒。幾個跳樑小醜,遭到我們的敲打之後大喊大叫,渲染“中國威脅論”,慫恿和逼迫英國上下兩院做出錯誤的決定。這些反華議員之所以遭到制裁,是因為他們在3月份發表不實言論,栽贓汙衊我國人權問題,並以所謂的“人權”為由,推動英國對中國部分個人和組織發起單邊制裁。
對於英國的無恥行徑,我國予以對等的反制裁,制裁了英國部分反華政客和機構。而在這些英國政客眼裡,還自認為現在的英國依然是當初的大英帝國,可以高人一等,可以橫行霸道,只允許英國制裁別國,不允許別國回擊英國,完全是強盜邏輯,霸權主義思維,中國不接受這樣的邏輯,英國也沒有資格和實力將霸權思維強加到我們身上。
近些年來,英國反華動作頗多,造成英國在對華政策上如此激進的主要原因有兩方面。第一是因為脫歐後,英國需要在全球重新定位自己,從而喊出“全球化英國”的口號。英國這個口號的內涵其實不是在英國政府的努力下,在全球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而是英國作為美國的一個跟班,在美國亞太戰略背景下,抱緊美國大腿以在全球找存在感。英國想要抱美國的大腿,就必須要向美國獻媚,對他們來說最有效的做法就是反華以作投名狀。
第二方面,英國反華政客逐漸掌握話語權。這在西方世界並不稀奇,隨著中國的崛起,美國圍堵中國的策略也越發激進,在媒體以及美國政府的慫恿下,英國政客對華態度越來越激進,他們組建了所謂的“中國小組”,反華政客開始抱團,聲音與影響力也越來越大。
如今的英國,已經將自己未來的國運全部押在美國身上,幾乎是全方位的配合美國反華。在軍事上,英國派遣“伊麗莎白”號航母來亞太找存在感,近日又和美澳組成所謂的“三邊安全夥伴關係”,種種跡象表明,英國有意和美國在反華問題上結成軍事聯盟。
在輿論上,英國更是不留餘力的配合美國抹黑中國。此前BBC對中國的不實宣傳,而後在國際上對我國所謂的“人權問題”指指點點等等。
對於英國的無理抹黑,我國一一予以回應,在所謂的人權問題上,我國先是採取了對等反制措施,其次在最近的聯合國人權理事會上對英國的人權問題進行抨擊,指出英國士兵殘害平民的罪惡行徑,痛擊英國存在的系統性種族歧視問題。
在經濟以及科技上,英國先是以國家安全為由禁止華為進入英國,而後又在許多中英合作專案上,單方面撕毀合約,例如英國擬將中廣核從英國的核電專案中“剔除”。
英國的變化不禁讓人唏噓,百餘年前的英國還是世界強國,如今英國卻淪為了美國的“反華工具”。英國政府應該清醒地認識到,中國已經不是百餘年前羸弱的清政府,如今的新中國有足夠的實力捍衛國家利益和尊嚴,英國若執意跟隨美國,只會成為中美博弈的炮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