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三大戰役結束,國民黨反動派宛如強弩之末,此時的所有掙扎已經失去了意義,可不死心的蔣介石一邊宣佈下野,一邊讓李宗仁擔任代理總統。
李宗仁
這麼做的目的非常簡單,單純為了拖延時間。
後來,國共展開談判,但這次談判以失敗而告終,因此,解放軍開始了轟轟烈烈的渡江戰役。
解放南京時,作為第一個率隊衝入“總統府”的營長,管玉泉的名字也被很多人牢記,而他後來的結局如何?
管玉泉
渡過長江,便是南京
當年的人民解放軍序列當中,有一支非常特殊的部隊,他們從組建一直到撤編,整個過程僅僅存在了一年的時間。
然而,就是在這一年當中,他們讓紅旗在南京總統府的門前升起,全世界都見證了這偉大的一幕。
這支部隊,正是陳毅司令員麾下的第三野戰軍三十五軍。
有趣的是,這支攻佔了“總統府”的軍隊,和當年在濟南戰役中起義的國民黨部隊有關。
1948年10月,吳化文起義後,部隊立即開赴黃河以北整訓,改編為第三十五軍。
而對解放南京戰鬥的部署當中,原本三十五軍最初領到的任務是消滅“三浦”周遭的敵人,然後再繼續等待後續行動。
吳化文
不過,令三十五軍戰士們都沒有想到的是,由於浦口地區的敵人發現大事不妙,直接撒丫子跑了,把南京就留在了那裡,所以劉鄧等重要領導人決定取消原計劃中由第四兵團接管南京的任務。
三十五軍此時已經完成了佔領“三浦”地帶,從地理角度上來看,由他們進軍南京再合適不過了,終於,總指揮部下達了命令,讓他們全面佔領南京。
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歷史,便在這樣的情況下誕生了。
北岸的船隻已經被敵人燒為灰燼,因此七連、八連、九連外加上一個機炮連的800多人部隊就成為了重要的突擊部隊。
為了尋找渡江器具,指戰員們幾乎是挨家挨戶尋找,最終從當地老百姓那裡借來一些小木船,有些戰士渡江的時候連木船都沒有,乾脆用木盆和稻桶。
管玉泉所率領的三營,正好在這支先頭渡江的部隊當中。
他手下的營部曾多次開會動員鼓勵各位戰士,因為預料這極有可能是一場惡戰,參戰計程車兵也都知道,前面就是南京國民政府的首都。
大家摩拳擦掌,紛紛做好了和敵人決一死戰的準備。
然而,渡江的過程超乎所有人的想象,由於守軍早就發現大事不妙,紛紛棄城向南逃竄,因此管玉泉的部隊幾乎是“一槍未發”拿下了長江天險。
剛剛登陸,三營便接到了上級團長安排的一項任務:率先佔領國民黨“總統府”以及附近的機要機關。
接到任務後,管玉泉馬上開始了人員分配:部隊拆分為四路,分別佔領水利部、社會部、空軍司令部,而由他親率的部隊,則直接攻入“總統府”。
儘管渡江很順利,可真正進入南京城後,官兵們還是遇到了一些麻煩。
很多國民黨的傷殘兵以及特務被留在了城內,他們根本不相信龐大的蔣氏集團會如此輕易地崩塌,所以,儘管城內沒有正規編制的守軍,卻還是有不少“放黑槍”的敵人。
在這樣的情況下,管玉泉的好戰友,時任三營參謀王友才同志被冷槍擊中不幸犧牲。
1949年4月24日,管玉泉所率領的隊伍來到了南京“總統府”面前。
從外面看,大門緊鎖,院內空空蕩蕩的,除了幾名普通衛兵,房內早已是空無一人。
此外,到處都飄落著來不及處理的檔案和廢棄報紙,這些也足以體現出國民黨政府在撤離的時候有多麼慌張。
管玉泉等人站在總統府門口,發現大門似乎並沒有上鎖,只是在裡面用插銷插著,大家便開始研究到底該如何“破門而入”。
可沒想到,門外的動靜卻把門裡面的人給引了出來,原來裡面的人並沒有走光,還有些零零散散的衛兵在府內,他們似乎知道了這一刻最終會來臨,因此便很配合地將門給打開了,而這幾個僅存的衛兵,也被管玉泉所率部隊俘虜。
管玉泉一進門,便看到東牆上掛著一副蔣介石的軍裝畫像,這令戰士們怒火中燒,其中一位名叫王保仁的班長沒能壓制住心中的怒火,端起手上的衝鋒槍對著畫像連開數槍。
在這幾個剛被俘虜的衛兵帶領下,管玉泉等人率先登上了樓頂,他們一眼便望見了懸掛在外面的“青天白日旗”。
管玉泉一個箭步上前,一把就把旗子給扯了下來,身邊也沒提前準備正式使用的紅旗,所以他就把衝鋒時用的紅旗給掛上去了。
當時,作為營長的管玉泉情不自禁地拿起胸前的望遠鏡登高眺望,而這一幕,被隨軍記者完整地拍了下來,後來,這張照片還被陳列在了中國軍事歷史博物館內。
接下來,戰士們開始大範圍巡查,一間間大套房有點讓人應接不暇,不少歐式的裝修非常考究,奢靡的一切,令戰士們瞠目咋舌。
不一會,有戰士發現了一張蔣介石為慶祝“徐蚌會戰”大捷所頒發的嘉獎令,有文化的戰士還當眾念給大家聽,所有人都聽得笑了起來。
後來,管玉泉談起很多在“總統府”中鬧得笑話,老人還開心得像個孩子。
他說:“好多戰士剛剛進城,對於那些新鮮玩意根本用不來,有些戰士還在電燈泡上點菸,還有的乾脆把戰馬給拉到西花園中去喝水。”
4月27日下午,劉伯承和鄧小平等首長帶著警衛員來了,他們先是表揚了戰士們的勇猛行動,可看到亂作一團的“總統府”,首長當即就指出:“你們這搞得亂七八糟的,太不講衛生了,別忘了,要注意入城守則!”
大家這才意識到,原來蔣介石辦公的地方也是“文物”,現在歸屬於國家。
因此,戰士們全部搬出了“總統府”,沒有留下一兵一卒。
當時,蔣介石還在辦公室內留下了一些珍貴的文物,其中不乏一些清朝大臣們使用過的東西,比如曾國潘的雞血石章,他能把這些丟在這裡,是覺得自己早晚都會回來,可沒想到,此去,竟一去不復返。
曾國潘
管玉泉的晚年,其實還有牽掛
對於革命而言,拿下了南京,就代表著革命進入了一個全新的征程。
而對於管玉泉老人而言,那一天是他永遠的驕傲,是他第一個扯下了國民黨的旗幟,換上了紅旗,讓紅旗飄揚在了“總統府”上空。
不過,在解放南京後不久,三十五軍擔任了南京的衛戍部隊任務,次年1月,由於三十五軍全部調歸華東軍區海軍,“三十五軍”這個光榮的稱號最終也被撤銷。
從時間上來看,三十五軍的存在僅僅只有一年的時間,不過就憑藉著解放南京這件光榮的事件,也能讓這支部隊永遠存在於歷史當中,因為這是解放戰爭史上最為標誌性的一個事件。
軍長吳化文後來還被授予了一級解放勳章,而那位第一個衝入“總統府”內的營長,也在1955年被授予少校軍銜。
後來在1956年的時候,管玉泉被調任至31軍擔任91師副師長的職務。
到了1981年,他從寧德軍分割槽副司令員的職務上退休,往後的餘生,他一直在福建省第五幹休所安享晚年。
不過,老人的晚年,一直有一件心事,好在最終成功解決了。
記者在採訪老人的時候,才知道他在抗日戰爭時期便已經立下了赫赫戰功:當年在桃花嶽突圍戰中,他和五個鬼子拼死鬥爭,一連刺死了五人,這才成功突出重圍;後來在楊家孔的戰鬥中,因為面對面拼刺刀,還被部隊授予了“刺殺英雄”的稱號。
當時很多人並不瞭解這件事,甚至不太清楚他在解放南京時的重大貢獻。
此前,由於年代有些久遠了,很多人還以為當年攻佔國民黨總統府的當事人早已不在人世,一些不負責的文章便被寫了出來,後來還有不少媒體跟風,壓根不調查清楚情況,就寫下了一些“胡編亂造”和“冒名邀功”的文章。
所以,當年參與“解放南京”戰役的很多老戰士對此感到非常氣憤。
由於管玉泉是營長,後來又當上了副司令員,所以他們就寫下一些信件,希望老營長能出面說出真實的經過。
特別是一位名為陳敏忠的通訊員,看到一些人造謠生非,心裡非常生氣,他給老營長寄來了幾張照片,特意強調了此事。
管玉泉說:“他之所以生氣,因為他當年也是親歷者。”
後來,當《解放軍報》重新刊登了文章後,這位老營長懸著的心才終於放了下來,他把報紙影印了好幾份,分別寄給了多位依舊在人世的戰友,陳敏忠還為此大哭一場。
2011年8月27日,這位高壽老人離開了人世,當年他率部攻入南京總統府的真相,也被越來越多的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