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田華”這個名字,今天的年輕人可能沒有什麼印象了,但是在老一輩觀眾心裡,這卻是一個光彩奪目的名字。
田華因《白毛女》與《黨的女兒》這兩部影片,成為家喻戶曉的電影明星,但是到了晚年時,田華卻遭到了一連串的打擊,讓人唏噓不已。
下面,我們就來介紹一下“白毛女”田華的傳奇人生。
田華原名叫劉天花,1928年出生於河北保定唐縣,雖然家裡很窮,但一家人也算平安。
到了田華9歲那年,爆發了震驚世界的七七事變,日寇的鐵蹄很快就踏進了她的家鄉,除了田華和母親、大哥,其餘的家人全部遇難。
後來,八路軍開赴唐縣開展抗日救亡運動,田華這才從苦海中解脫出來,進入了八路軍開辦的學校。
1940年初,八路軍晉察冀軍區政治部抗敵劇社在唐縣招收學員,指導員丁鳴一眼就看出田華是個好苗子,就問她:“小姑娘,要不要加入我們劇社啊?”
當時還只有12歲的田華說:“叔叔,你們劇社打不打鬼子?要是打鬼子,我一定參加!”
這番話,讓丁鳴非常感動,當即決定招收田華進入劇社。
進入劇社後,副社長汪洋覺得“劉天花”這個名字太普通,就給她改名叫“田華”,從此,這個名字就伴隨了她的一生。
1949年1月,東北電影製片廠決定將歌劇《白毛女》拍成電影,但是,誰來出演主角喜兒,卻難壞了導演王濱和水華。
喜兒這個角色不是誰都能演好的,要求演員要有一定的生活閱歷,尤其是要有農村生活與親歷戰爭的經歷。最後,在大家的推薦下,導演決定把這個角色交給田華。
1951年,電影《白毛女》在全國上映,田華所飾演的喜兒,由於人物刻畫到位,表現極為出色,受到了全國觀眾的一致好評,田華更是憑藉該片獲得了文化部頒發的金質獎章。
很多年後,田華在談到這件事時,仍然不無激動地說:“演喜兒,其實就是在演我自己,只不過我比較幸運,因為我比喜兒更早遇見了共產黨和八路軍。”
1958年,田華又迎來了人生中又一部重要的影片,就是長春電影製片廠拍攝的《黨的女兒》。
這部電影由作家王願堅創作的小說《黨費》改編而來,講述了在土地革命時期,共產黨員李玉梅在白色恐怖下,堅持與國民黨反動派做鬥爭,最終獻出寶貴生命的故事。
該片導演林農在拍攝之初,就決定由田華來飾演李玉梅,田華看過劇本後,也非常感動,立即答應了出演。
《黨的女兒》上映後,與《白毛女》一樣在全國掀起了熱烈反響,受到了各族同胞的喜愛,田華也迎來了事業的巔峰,被調入八一電影製片廠,後來相繼出演過《花好月圓》《江山多嬌》《碧海丹心》等多部優秀影片。
1990年,時任八一電影製片廠演員劇團團長的田華,有感於年齡較大,難以繼續勝任工作,就向組織提出了辭職。
組織接到她的辭職報告後,挽留她說:“田團長,您在廠裡工作了30多年,用個不恰當的比喻,您就是我們廠的‘廠柱子’啊,您怎麼能離開呢?”
田華笑著說:“我今年都62歲了,該到退休的時候了,廠柱子可稱不上,機會要多留給年輕人啊!”
從八一電影製片廠退休後,田華並沒有閒下來,而是開辦了一所演藝學校,也就是如今的田華藝術學校。開辦這所學校的初衷也很簡單,田華說:“儘管退休了,但我就是閒不下來,開辦這所學校,就是想多幫襯一下這群熱愛表演藝術的孩子們,讓他們能實現自己的理想。”
可惜,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晚年的田華並沒有享受到多少天倫之樂,反而要為一家人的健康而忙碌。
原來,她的丈夫和小兒子都患上了癌症,兩位兒媳婦又患上了乳腺癌,高昂的癌症治療費用,讓田華積攢多年的積蓄化為一空,生活陷入了困境。
這時,很多商家都登門拜訪,希望田華能為自家的產品代言,或者出席商業活動,可以給她不菲的報酬。但是,田華卻一一婉拒了,說:“我的確缺錢,但是這種錢我不掙,我是一名共產黨員,是黨的女兒,我是為人民、為老百姓服務的,不是奔著錢去的。”
其實,早在上世紀80年代,田華就為自己訂下了一條規矩:不接一切廣告代言與商業活動,因為自己是“黨的女兒”,黨和人民已經給予自己非常多了。
但是,對於那些公益演出,田華經常主動參加,即使有時身體感到不適,也要堅持在舞臺上完成演出。
對此,田華說:“我是一名共產黨員,為人民服務本來就是我的分內之事,這些都算不了什麼。”
對於當前的演藝界亂象,田華更是痛心疾首,告誡大家說:“演員這個行當可不輕巧,得俯下身子到老百姓中間去,向他們請教學習,然後再去用心演出。更重要的是,演員一定要與名利劃定界線,不能被名利束縛住手腳。”
不得不說,田華確實無愧於“黨的女兒”,讓今天的多少明星汗顏!
如今,田華已經94歲高齡了,仍然精神矍鑠,在這裡也祝老奶奶健康長壽,不老南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