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知道“兵王”這個詞,是在看《士兵突擊》時。
許三多本是個十分木訥的人,他最後能成為一代“兵王”,靠的並非天賦和幸運,而是一根筋的堅持。
班長老馬隨口一句鋪路,他能記在心上,即便鋪好的路被扒了,他也會一塊石頭一塊石頭重新鋪好。
因為堅持,他能突破自己的極限,做333個腹部繞槓。
甚至,他能俘虜特種兵隊長老A,讓老A對他刮目相看。
電視劇中的“兵王”,這麼厲害,現實中的“兵王”又怎樣呢?
事實上,現實中的一些“兵王”,他們在軍營內、軍營外取得的輝煌,可能遠遠超乎你我的想象。
今天,皮哥不妨為大家講述一下三位“兵王”的故事,從他們的經歷裡,我們或許能看到我們軍隊,之所以強大的原因。
第一位:高玉華
三次提幹失敗,三次延期服役,一錘子價值7000塊
2022年1月19日上午,南寧市良慶區的一個普通小區中,一行人拿著牌匾敲鑼打鼓來到一戶普通人家裡。
同行的有五位身著制服的解放軍戰士,旁邊還有兩隻獅子。
什麼樣的喜事值得這麼大陣仗?
原來,他們是為了祝賀小區裡一位榮立二等功的戰士,這位戰士就是高玉華。
“去年,高玉華多次出色完成上級賦予的重大保障任務,為單位建設做出了重大貢獻,是官兵學習的‘兵王’楷模。”
活動現場,戰略支援部隊某部政治處主任如是說道。
這位名叫高玉華的兵王,不簡單。
高玉華,1972年出生在河南駐馬店的一個小村莊,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農民。小時候家裡有一輛拖拉機,父母開著它拉拉貨,還挺賺錢的。
父親為高玉華設想的人生道路也是如此,長大了開拖拉機,搞搞運輸一家溫飽至少有了保障,但母親卻不這麼想,她一心想讓兒子去當兵。
母親覺得,男孩子在部隊不僅可以得到鍛鍊,還可以長長見識。
在母親的堅持下,高玉華決定參軍,離開家的那天,母親塞給高玉華5塊錢,作為一路的盤纏,姐夫給了他兩瓶健力寶,讓他路上喝。
帶著一家人殷切的期望,高玉華開始了自己的軍人生涯,誰知道這一當兵,就是33年。
1、創三項紀錄
在新兵連,高玉華表現出色,全連一共三個學習機械修理的名額,高玉華就拿到了一個。
因為從小就有動手天賦,高玉華終於找到了自己可以施展技能的舞臺。
軍區機械修理的培訓任務很重,理論課安排很緊,高玉華又沒有理論基礎,在啃完課本後,他常常在休息時間跑到車間看結構、記原理、背引數。
一年時間後培訓完成,他在軍區修理大隊接連創造了三項紀錄:第一個全優的新學員、第一個當年就熟練維修四種機械的學員、第一個被要求留下做教員的戰士。
因為高玉華的工作性質,他經常需要到大山深處,參與重要裝置和設施的維修保養,當兵的生活對高玉華來說非常辛苦。
2、放棄2次高薪工作
他1990年當兵,服役期滿後,高玉華家鄉一位承包工程的老闆承諾高玉華,只要他離開部隊跟他幹,每月可以支付給高玉華七八千塊的工資。
要知道那時候普通人最高的工資也只有幾百塊,面對巨大的金錢誘惑,高玉華思考再三還是拒絕了。
因為他捨不得軍隊,捨不得身邊的戰友。
到了2018年,又有一次機會擺在了他的面前。
這一年高玉華已經當兵28年,到了退休的年齡,一位好友打電話給高玉華,邀請他一起合夥開廠,以高玉華的技術,開出近百萬年薪。
最後,高玉華再次拒絕了朋友的邀約,因為這時候在他心裡,只有部隊建設是最重要的。
3、三次提幹失敗,三次寫延期申請
成為軍官是任何一位戰士的夢想,對高玉華來說也不例外。
儘管高玉華德才兼備,但在提幹的道路上依舊一波三折。
高玉華一共有三次提幹的機會,但都陰差陽錯失敗了。第一次是因為學歷問題,第二次是因為部隊的名額分配問題,第三次是高玉華距離提幹最近的一次,但是因為政策調整,最後也未能成行。
那一年是2000年,部隊政策規定,如果要提幹必須經過軍校培訓,且年齡不超過25週歲。
但當年的高玉華已經28歲了,得知自己提幹的夢想再次破碎,高玉華一整晚沒睡,淚水打溼了枕頭。
在戰友的幫助下,高玉華逐漸轉過彎來,他覺得對部隊貢獻的大小,與自己是戰士身份還是軍官身份關係不大。
而身份對自己實現自我價值沒有什麼影響。自此,高玉華在工作中更加充滿了幹勁。
因為愛好軍人這個身份,2020年之前,高玉華已經向部隊申請延期服役兩次。
2022年,高玉華將第三次向組織提出延期服役申請,繼續選擇堅守深山。
他說,既然穿上了這身軍裝,就要把一輩子獻給國防。
4、一錘子7000塊
像高玉華這樣的老兵,在部隊裡就是“大熊貓”。用高玉華連長葉康遠的話說,高玉華在部隊一年,部隊就可以節省維修經費上百萬。
2020年梅雨季節,因為深山中的雨打風吹,一臺剛剛封存啟用的挖掘機只冒煙不動彈。
部隊沒辦法,請來外面的修理師檢視情況,但光拆卸費就要7000塊,如果要修理,價錢還要另算。
這讓連長很是頭疼,高玉華過來看了一眼,找了個大錘子,輕輕敲了敲剎車片,挖掘機竟然奇蹟般地好了。
這一錘子,就值7000塊。
服役33年,高玉華精通50多種裝備的操作與維修,參與編纂專業教材10餘本,培養專業技術骨幹500多人,還發明瞭20餘種器材維修零件器材。
高玉華不僅獲“全軍士官優秀人才獎”一等獎2次,還2次榮立二等功,7次榮立三等功,被表彰為“最美新時代革命軍人”。
正是有高玉華這樣“兵王”的堅守,我們的國防事業才能蒸蒸日上,我們也才能享受今天的和平。
第二位:芮銀超
“挽救”4架飛機,外國專家服了
在成都軍區的一個機場,有一個男人最讓戰士們有安全感。
每次起飛前,只要他在飛行單上簽字,飛行員們就可以放一百個心。
這個男人,名叫芮銀超。
芮銀超入伍已經超過30年,這30年他只做一件事,那就是維修飛機。30年間,芮銀超排除了700多個安全隱患,保障了2000多次的飛行任務,沒出過一次差錯。
這是他給飛行員們安全的底氣,也是他這個簽字的價值。
01、三次入伍,陰差陽錯成特設師
1970年,芮銀超出生於江蘇省灌南縣,芮銀超家中生活不錯,父母開著一個小飯館,日子過得有模有樣。
每一個父親都希望兒子能繼承自己的事業,芮銀超的父親也不例外,他希望兒子成為一名大廚,以後也能過上安穩的普通人生活。
可年輕的芮銀超想法和父親不同,他認為整天圍著灶臺打轉的生活沒有意義,於是十幾歲的時候,芮銀超自己偷偷報名參了軍。
只可惜入伍沒有他想象的那麼簡單。
芮銀超報名參軍的月份正值收割完水稻,他全身被稻芒扎的都是水泡,被體檢的醫生誤診為面板病,就這樣,芮銀超與第一次參軍的機會擦肩而過。
第二年,痊癒的芮銀超又跑到當地武裝部報名,結果被告知這一年不徵兵,於是他只能黯然回家。
到了第三年,芮銀超終於得償所願,但他千算萬算沒算到,進入部隊後他依舊要圍著灶臺打轉,因為他被分到了空勤灶。
想當飛行員開飛機,沒想到只是換了個地方做飯,芮銀超不氣餒,他利用業餘時間努力學習,之後寫出了轉崗申請,終於被批准進入機務維修基地學習機務維修。
至此,他和飛機的緣分正式開始。
02、初中學歷讀了兩個大專,叫板外國專家被稱“中國芮”
機務維修是個很艱難的工作,因為既要有紮實的理論基礎,還要有很強的動手能力。
只有初中學歷的芮銀超剛進去一片迷茫,電工學、航空原理、高等數學……對他來說就像天書一般,根本讀不懂。
芮銀超認識到自己文化水平不足對工作的影響,於是借來了高中課本反覆學習,花了兩年自學完高中。
之後更是透過自學,考到了兩個函授的大專文憑。
在部隊的前十年,芮銀超都是在學習中度過的,直到2000年,他的付出終於有了收穫。
這一年,陸航列裝了6架武裝直升機,其中4架自動駕駛儀出現了故障,不能執行飛行任務。
陸航特地請來外國專家檢視,並未發現問題所在,之後又找了國內的老專家,依舊一無所獲。
最後專家組得出結論:飛機機件耦合出了問題,無法修理。
“機件耦合”其實是個很寬泛的概念,相當於說飛機零件互相配合有問題,嚴格意義上來說並非故障,而是設計問題。
當時的一架武裝直升機價值不菲,難道這4架飛機直接報廢嗎?
負責領導聽專家都這麼說,也沒有辦法,但坐在最後的芮銀超卻提出了不同看法,他認為同一批次的直升機,有2架可以飛,就說明不存在耦合問題,不然根本通不過檢驗。
芮銀超雖然不是很有把握,但依舊申請看了看飛機,之後他給出結論:問題出在液壓舵機上。
幾位專家一致否認,芮銀超申請嘗試一下,沒想到更換液壓舵機後,飛機竟然修好了。
國外專家驚歎不已,這麼多專家“會診”都不能解決的問題,芮銀超竟然可以自己發現並處理,而且他僅僅是個普通戰士。
對這個會機械、特設和無線電的全能戰士,外國專家豎起了大拇指,他們驚訝於在國外精通一門都是當之無愧的專家,芮銀超竟然精通三門。
這比很多高學歷專家都厲害,於是他們給芮銀超留下了“中國芮,真牛”的稱讚。
03、部隊二改編制,只為留下他
2004年,芮銀超的部隊生涯即將畫上句號。按照編制,部隊士官只有4期,芮銀超入伍15年,已經服滿了4期,是時候脫下軍裝了。
芮銀超將要退伍的訊息立刻傳了出去,某航空公司出年薪40萬對芮銀超發出邀約。
但芮銀超此時沒有打算離開部隊,他正將以往寫過的心得體會,故障檢修筆記重新歸納整理,編寫自己長達45萬字的教材《米-17系列直升機疑難故障排除彙編》。
芮銀超的想法很單純,自己留下這份心得,以後的戰士維修就可以少走彎路,這也是自己為部隊做的最後貢獻。
沒想到這份心得最終傳到了部隊首長那裡。
首長看到這麼詳盡的技術文件,一拍大腿,表示這樣的人才怎能放走?
於是兩度開會研究一改再改特設專業高階士官的編制,終於破格將芮銀超升為5級軍士官。
升為五級士官的芮銀超,心裡的石頭終於落了地。
家鄉的父親得知部隊為了留下兒子改制,還專門用慶祝節日的方式慶祝兒子的這份特殊的榮譽。
2019年12月,芮銀超正式退役,臨走前,他滿懷深情地摸了摸陪伴自己30多年的飛機。
芮銀超曾說:“如果把飛機比喻成一個人,那麼特設專業就好比是人身上的每一個神經、血管、脈絡,每一個零件就是一個細胞元。”
正是因為有芮銀超這樣的特設師,解放軍才能守護我們祖國的藍天無恙,守護我們祖國的和平無恙。
第三位:王忠心
享受師長待遇的“士官”
我國最具威懾力量的部隊相信大家都知道:火箭軍。
面對導彈這種高階武器裝備,部隊需要很多專業的控制技師,他們既能排除一般的導彈故障,又能精通各種導彈測控崗位。
當了34年兵的王忠心,就是火箭軍的最出名的“兵王”。
01、二次入伍,從初中學歷到學校教授
1968年9月王忠心出生於安徽休寧。王忠心的家庭是傳統的農民家庭,家境並不富裕,十幾歲的王忠心讀完初中就輟學了,開始打工賺錢補貼家用。
漸漸的,看著同村的夥伴上學的上學,入伍的入伍,王忠心心有不甘,他希望自己的人生不僅僅停留在打工上,於是決定報名參軍。
18歲那年,體檢通知下來的時候,王忠心父母既自豪又不捨,他們叮囑王忠心,一定要能超過隔壁老李家那小子。
到了部隊的王忠心熱情好學,積極勤奮,還自學考取士官學校,學習導彈操作技術。
王忠心也是全營唯一一個初中學歷考上二炮士官學校的兵。
王忠心只有初中學歷,看著空氣動力學、力學、物理以及各種導彈理論知識,他無從下手,也根本看不懂。
整個學習期間,各種課程多達二十門,還有其他的實際操作,這讓王忠心很是頭大。
入學到畢業,王忠心花了整整7年的時候,他知道自己底子薄學歷低,於是付出了比其他人多好幾倍的努力,終於成長為技術尖兵。
畢業後,他被分配到導彈測控崗位,在這裡他兢兢業業幹了幾年時間,到了1999年,王忠心按部隊規定退役。
退役後僅有88天,王忠心就接到部隊電話讓他速回,原來部隊改制,急缺技術骨幹,王忠心聽到這個訊息,二話沒說再次回到了部隊。
但這次回來,王忠心的身份卻不一樣了,部隊考慮王忠心的操作經驗和專業底子,希望他去一所軍事學院任教。
最終,只有初中學歷的王忠心,成了某軍事學院的一位教授,他的學生,全都是比自己學歷還高的人。
王忠心的軍旅生涯中一共帶出了200多名學生,他們中的許多人都成為了技術骨幹,有的還成為了部隊的大領導。
所以在火箭軍裡,如果看到一位首長下車給“兵王”敬禮,其實並不奇怪,因為這位“兵王”很有可能是他新兵時期的老班長或學員時期的教官。
02、部隊建廣場以他命名,享師長待遇
回到軍隊的王忠心並沒有以自己只是一個士官而沮喪,相反,能帶出很多軍官,他很自豪。
2013年,國家領導人接見基層人大代表,王忠心就在其中。
見到王忠心的時候,領導人說道:“部隊建設需要更多你這樣計程車官技術骨幹。”
王忠心只是點點頭,心裡樂開了花。
之後,他所在的部隊建立了新的廣場,並命名為“忠心廣場”,以此表彰他這麼多年來對火箭軍做出的巨大貢獻。
王忠心曾有三次退伍機會,但最終都未能成行。
第一次是1999年,已經退伍的他接受部隊召喚重新歸隊;
第二次是2002年,有朋友邀他創業並許下高薪,但王忠心思來想去,依舊捨不得這身軍裝。
第三次是2016年,這時已經到了王忠心的最高服役年限,但是想到部隊急需測控人才,王忠心再次寫下了延期退役申請,這一延期,就又是4年。
2017年,王忠心獲得“八一勳章”。
03、將門虎女,女承父業
王忠心夫妻十分恩愛,妻子楊洪苗時常提起,自己是軍人的妻子,併為軍屬身份感到驕傲。
2004年,在王忠心第二次延期退役後,楊洪苗就帶著自己的女兒王揚,開始了隨軍生活。
在王揚心裡,父親很少陪伴在妻女身邊。
“爸爸總是很忙碌,只有週末才能見上一面,碰上有任務,一兩個月都見不到人影。”
這是王揚對父親的記憶。
雖然聚少離多,但父親的軍人身份以及軍營對王揚的耳濡目染,卻是真實而深切的。
2015年,面臨高考的王揚,決定做和父親一樣的選擇,當她將這個想法告訴父母的時候,母親不同意,父親也沉默了。
因為軍人這條路並不好走,尤其對於女孩子。
透過不懈努力,王揚考上了有“軍中清華”之稱的國防科技大學,如今臨近畢業,王揚準備追隨父親的腳步,申請去火箭軍成為一名火箭女兵。
最好的傳承,莫過於女承父業。
聽到這個訊息的王忠心沒說話,但嘴角卻泛起了一絲笑容。
2020年5月15日上午,“導彈兵王”王忠心光榮退休。
他服役34年,當了25年班長,先後執行重大軍事任務28次、參加實裝操作訓練1300多次,沒有下錯一個口令、做錯一個動作、連錯一根電纜、報錯一個訊號、記錯一個數據、按錯一個按鈕。
在軍校裡,王揚從未向同學提起過他的父親是“兵王”王忠心,但她知道,要追上父親的腳步,自己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看完三個“兵王”的故事,相信大家對“兵王”這個稱謂有了新的認知。
“兵王”不僅僅一個名頭,更是這些一線老兵們用幾十年的日日夜夜,堆起來的堅持和信心。
一日兵王,一生兵王。
正因為我們的部隊有這麼多任勞任怨,甘於奉獻,能力出眾,技術過人的兵王,祖國才能有今天的盛景。
我們才能在這個不和平的年代,享受只屬於中國的平安和幸福。
文/皮皮電影編輯部:蜉蝣
原創丨文章著作權:皮皮電影(ppdianying)
未經授權請勿進行任何形式的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