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長期對視網膜施加壓力將削弱視網膜功能,並損害人們的視覺質量。近期,由 UConn Health 領導的神經科學家們進行了相關研究,發現視網膜細胞具有顯著的抵禦損傷的能力,將損害隔離或“掩埋”可能是保護人們視力的關鍵,研究結果以Compartmentalized citrullination in Muller glial endfeet during retinal degeneration為題,發表在PNAS雜誌上。
Muller細胞是視網膜損傷時第一個做出反應的細胞
視網膜是眼睛後部的一個精細組織,可檢測光線並將影象傳輸到大腦。Muller細胞是一種非常細長的細胞,是哺乳動物視網膜內主要的神經膠質細胞,佔細胞總數90%以上。Muller細胞僅存在於視網膜中,其胞體位於核心層,但它的突起佔據從內界膜到外界膜的整個視網膜厚度,包繞著視網膜中視錐、視杆細胞、雙極細胞及神經節細胞的大部分神經元。Muller細胞不僅在結構上起支架和填充作用,還參與與視網膜損傷相關的蛋白質變化,是視網膜損傷時第一個做出反應的細胞。
康涅狄格大學醫學院神經科學家 Royce Mohan 教授及其同事發現,終足是Muller細胞中的一個特殊區域,當視網膜受到壓力時,蛋白質將在這裡發生變化。Muller細胞的終足位於視網膜的另一端,距離光感受器相當遠。研究人員在研究中提出,即使在視網膜對壓力做出反應時,Muller細胞終足和光感受器的分離也可能允許光檢測繼續進行。
在小鼠模型和人類視網膜退行性疾病中的發現,揭示了瓜氨酸化與病理學的關聯
研究一:JR5558小鼠和人類溼性AMD病視網膜酶的Muller細胞末端中瓜氨酸化膠質纖維酸性蛋白(GFAP)的研究
Mohan實驗室一直在研究的蛋白質修飾被稱為瓜氨酸化,在瓜氨酸化過程中,氨基酸精氨酸變成瓜氨酸。因為在壓力或疾病的早期階段,瓜氨酸蛋白質會被隔離在Muller細胞的末端,Royce Mohan 教授稱這個區域為瓜氨酸化掩體。但如果這個掩體長期被佔用,那麼過量的瓜氨酸蛋白就會到達視網膜的其他部分。人類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 (AMD) 和視網膜變性小鼠模型(JR5558小鼠)中的 Muller 細胞顯示,瓜氨酸蛋白從終足延伸並擴散到整個細胞。
Cit-GFAP在JR5558小鼠視網膜和人溼性amd黃斑中的定位
對1個月大的JR5558小鼠視網膜進行GFAP、瓜氨酸化(F95)、Cit-GFAP和PAD4免疫染色:GFAP的病變特異性染色(A,綠色)與F95(B,紅色)的染色重疊,並在合併影象中可見(C)。具有代表性的高倍放大影象顯示F95與GFAP在MG終足(D)中的共同定位。具有代表性的GFAP染色(E,綠色)和PAD4(F,品紅色)的高放大倍率影象顯示共定位(G)。
2個月大的JR5558小鼠視網膜中的Cit-GFAP染色(H)在端腳(I)處顯示的放大倍數更高。星號標記自發視網膜病變部位。(J-O)89歲溼性AMD和年齡匹配的對照供體黃斑的代表性組織切片染色GFAP(綠色)和Cit-GFAP(紅色)。高倍鏡下顯示Cit-GFAP在溼性AMD黃斑的端足部表達,顯示與GFAP染色重疊(M-O,箭頭),而對照中的染色較低(K)並且與GFAP重疊最小(L)。
NFL,神經纖維層;GCL,神經節細胞層;INL,核心層;ONL,外核層。(比例尺,10μm。)
瓜氨酸化可能對Muller 神經膠質細胞產生許多影響,這些影響才剛剛被人們發現和理解。
精氨酸帶正電荷,而瓜氨酸則不帶正電荷。正電荷的損失是永久性的,並且可能不可逆地改變Muller 神經膠質細胞的柔韌性或其他機械效能。
當視網膜在壓力下發生腫脹,這可能會導致Muller細胞無法適應液體積聚的環境。
瓜氨酸化蛋白質可能會出現在身體外,並激活人體的免疫系統,從而可能引發自身免疫性疾病。
清除Muller 細胞終足掩體中的瓜氨酸,可以延遲或避免部分眼部問題,並更長時間地保持視力。
研究二:鐳射損傷後反應性MG中的瓜氨酸化和PAD4
研究過程中,Mohan 教授還發現,Muller 細胞終足中發生的瓜氨酸化過程,由一種稱為肽基精氨酸脫亞胺酶 4 (PAD4) 的酶控制。膠質細胞特異性PAD4 缺乏會減弱受損視網膜中的視網膜高瓜氨酸化,表明Muller細胞瓜氨酸化需要PAD4。
(A-F)未受傷和受傷後小鼠視網膜切片的代表性影象,對 GFAP(綠色)和瓜氨酸(F95,紅色)進行免疫染色。用 DAPI(藍色)視覺化細胞核。星號標記鐳射損傷部位。(M)在高放大倍率下對 GFAP(紅色)和 F95(綠色)染色的共焦z疊層的正交投影。(G-L)未受傷和受傷後小鼠視網膜切片的代表性影象,對 GFAP(紅色)和 PAD4(綠色)進行免疫染色。(N )共焦z疊層的正交投影染色 GFAP(紅色)和 PAD4(綠色)。(比例尺,105 μm。)(O和P) 來自鐳射損傷對照和 PAD4cKO (KO) 小鼠對 Cit-GFAP 免疫染色的視網膜的代表性影象。
GCL,神經節細胞層;INL,核心層;ONL,外核層。
對鐳射損傷對照和 KO 視網膜的瓜氨酸化 (F95; Q ) 和 PAD4 ( S ) 進行變性和還原條件的視網膜提取物的 WB 分析。(U)F95反應帶和PAD4的定量被標準化為無染色凝膠(R和T),分別(n = 5個印跡;誤差線是平均值的SD;*P= 0.004,**P= 0.0159,** *P= 0.0159, ****P= 0.0278, *****P= 0.004) 使用單因素方差分析。
總之,分隔的 mRNA 翻譯和翻譯後修飾(PTM)在生物學中得到更廣泛的認可,特別是在高度極化的神經元和星形膠質細胞中。Mohan 教授為Muller細胞終足提出了術語“瓜氨酸化掩體”,因為這種 PTM 在受到損傷後發生一種極化反應,並繼續進入慢性病理階段。因此,瓜氨酸化可透過瓜氨酸化GFAP的解聚作用或將活化PAD4轉運至其他細胞底物進行瓜氨酸化(如核組蛋白),來調節視網膜神經膠質的增生。目前,PAD4的小分子抑制劑已被開發用於其他型別的瓜氨酸代謝性疾病,例如類風溼性關節炎。Mohan 教授認為,將來有望應用此類治療劑減少AMD早期的瓜氨酸化,並使視網膜免受對這種蛋白質修飾的不良反應。
參考文獻:Palko SI, Saba NJ, Mullane E, Nicholas BD, Nagasaka Y, Ambati J, Gelfand BD, Ishigami A, Bargagna-Mohan P, Mohan R. Compartmentalized citrullination in Muller glial endfeet during retinal degeneration.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2022 Mar;119(9) . doi:10.1073/pnas.2121875119. PMID: 35197297; PMCID: PMC8917347.
(來源:《國際眼科時訊》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