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肝硬化是全球肝臟相關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腸道微生物組學的變化與肝硬化疾病的嚴重程度有關。在2022年第31屆APASL年會上,來自印度的Satya Priya Sharma醫生報告了一項研究,透過比較存活與死亡的肝硬化患者的腸道微生物組,發現了與肝硬化死亡相關的腸道微生物組的新生物標誌物(大會摘要號:OP-0935)。本刊特邀請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佑安醫院丁惠國教授對該項研究進行了精彩評述。
研究方法
研究共納入142 名肝硬化患者,52 名健康對照(HC),以及 46 名飲酒的健康對照(AC) ,共採集了 240 個大便樣本。作者採用宏基因組測序平臺Illumina MiSeq ,對 240 個糞便樣本(對照 + 肝硬化患者)進行了基於可變區域 (V3-V4) 16S rRNA的測序,並進行微生物組分類分析。
研究結果
結果發現,在 142 例肝硬化患者中,女性佔33% (n=47),其病死率為 24%(n=34),而男性病死率(74%)約為女性的三倍。將所有肝硬化患者分死亡組(n=34)和存活組(n=108),與兩個對照組相比,死亡組患者腸道微生物組分類的丰度、系統發育多樣性和α 多樣性顯著降低,而總細菌數量沒有受到抑制。其中,擬桿菌門(Bacteroidetes phylum)的相對丰度降低,因此糞桿菌 / 擬桿菌的比例增加。此外,死亡患者腸道變形菌門和放線菌門也明顯增加,而厚壁菌門沒有明顯變化。
在消化道菌群的種水平上,與對照組相比,纖維素類擬桿菌(Bacteroides cellulosilyticus)、擬桿菌(Bacteroides plebeius)、糞桿菌(Faecalibacterium prausnitzii)顯著下降,韋榮氏菌(Veillonella parvula)、屎腸球菌(Enterococcus faecium)在死亡的肝硬化患者腸道中明顯上升(見下圖)。
研究結論
該項研究發現了與肝硬化死亡相關的腸道微生物組的新生物標誌物,並且這些標誌物可以作為進一步診斷與治療研究的靶點,也為肝硬化的管理提供了工具。
專家點評
肝硬化腸道微生物組(學)目前是該領域的臨床研究熱點。已經有充分的證據表明,腸道菌群與肝硬化及其各種併發症相互影響。肝硬化可導致患者的腸道蠕動減慢,膽汁、抗體和溶菌酶的分泌減少,腸道黏膜屏障損傷等,直接和間接地導致腸道菌群失衡,而這種失衡可出現微生物的組成改變、菌群移位、細菌毒素產生增加等,反過來加重肝臟炎症-纖維化的程序及併發症的發生發展。
我們團隊在既往的研究中也發現,在消化道菌群的門水平上,厚壁菌門、變形菌門、擬桿菌門和放線菌門四類與肝硬化併發症及預後有關,其中佔據最優勢地位的是厚壁菌門;在屬水平上,埃希氏菌屬、擬桿菌屬、雙歧桿菌屬、糞桿菌屬、布勞特氏菌屬、梭菌屬等與肝硬化併發症及預後有關。
Satya Priya Sharma醫生報告的腸道微生物組變化與肝硬化患者預後的關係,在種水平上,纖維素類擬桿菌、擬桿菌、糞桿菌顯著下降,韋榮氏菌、屎腸球菌在死亡的肝硬化患者腸道中明顯增加。
不過,該項研究也存在一定的侷限性:①腸道微生物組變化與肝臟疾病的不同臨床階段、環境因素、飲食及藥物等多因素都有密切關係,而本研究僅為橫斷面大便樣本,不能反映早期(患者死亡前6個月或12個月)腸道微生物組變化與肝硬化患者死亡的關係;②研究沒有與臨床常用的肝硬化死亡風險預測指標比較,如Child-Pugh評分、MELD/MELD-Na+評分比較,腸道微生物組是否優於這些臨床指標尚不清楚;③腸道微生物組檢測需要採用宏基因組測序,可能成本效益較低,而且耗時。綜上所述,該項研究的結論還需要更多的臨床研究進行驗證,期待不久的將來腸道微生物組在評估肝硬化併發症及預後方面發揮其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