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房價,是多年來樓市調控的一個重要組成環節。今年以來,在金融領域、土地領域、打擊圍堵投機行為等方面,力度是空前的,效果當然也是有目共睹的。在上週國家統計局釋出的2021年7月份70個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變動情況中顯示,新建商品房價格指數下降的城市有15個,二手房價格指數下降的城市有16個,比過去數月的數量都有增加。
房子夠住了嗎?如果我們都沉浸在這個問題中,永遠都出不來,因為這根本就是一個偽命題,房子再多,也永遠有人覺得不夠住,房子再少也永遠有人好多套。
首先調查中有時候聽不到真話,說實話的又可能沒有話語權,真正低調的多套房不會說,真正高調的沒有房也給你吹出花來。再有一類就是他們真不知道夠不夠住,有兩套夠不夠?有人覺得還想要更多才夠住。
總之爭來爭去,難有結果,不過不管房子是不是真的缺,但在老百姓的心中,住房難確實是實實在在客觀存在的大問題。所以,個體的調查沒有多大意義。
無疑,從過去幾平米到近40平的城鎮居民人均住房,這是我們快速發展的見證,是可喜的大好事。但對於39.8平方米大家容易步入3個誤區。
一個誤區,房子夠住了,人均都到40平米了。家家戶戶不都得100多平的大房子啊!
另一個誤區,人均多少都毫無意義,因為一平均誰家都是豪宅。
再有一個誤區,城鎮居民就是城市所有人,這個一說大家都明白,但不說就很容易忽視。
房子總量也好,人均也好,其實都比較高標準了,但同時我們要知道,城市裡還有大量流動人口並沒有統計進去。他們是有住房需求的,多數沒房,從這個角度,似乎住房還有很大的缺口。
這麼綜合看來,幾個極端的誤區還是要不得的,我們既要承認住房取得的成績,同時也要面對現實中存在的矛盾問題。
需要指出的是,“房住不炒”這一政策在實踐中卻常常被簡單化甚至曲解。在中國,資本的主要形態是土地,這是一個事實。其資本價值最終必須透過附著於其上的住房交易實現。如果把住房交易都定義為“炒”也就不會有土地資本市場。商品房-土地市場資本屬性,決定了其市場價格不是供需決定的,而是央行的貨幣政策決定。
1、“房住不炒”和“住有所居”決定未來房地產迴歸居住屬性。
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這個定位以及“努力實現全體人民住有所居”決定了房地產必須更換新的動能,房地產本身,自住和投入雖然二者兼具有之,但過去不可否認,被過度投入化了,如今正是對過去的一種糾偏。
房住不炒也好,住有所居也罷,重點都在一個“住”字,還原了房地產的本能屬性,即使用功能。這一變化是從根本上、思想意識上的改變,是一切調控方向的指南針。
2、不搞“大拆大建”了,從“開發”到“經營”思維轉變。
現在國家要求,嚴格控制大規模拆除、大規模增建、大規模搬遷等,推動城市更新由“開發方式”向“經營模式”轉變,不沿用過度房地產化的開發建設方式,片面追求規模擴張帶來的短期效益和經濟利益。
這個也不展開了,大家都清楚,尤其是開發商、購房者,要從過去的思路和邏輯中走出來,迎接新時代的房地產創新模式。
3、存量市場逐漸超越新房市場規模,讓不動產動起來。
房地產市場從逐漸迎來巨大挑戰和變革。可以看出,不少地區也開始逐漸對房地產市場所發揮的作用有了不同的規劃和認識,站在國家重視和傾斜力度看,房地產真的要進入存量房時代了。
當然,作為房地產行業而言,當前面臨的是一種極其艱難的困境。我們一直在說,樓市調控不是要“消滅”一個行業,而是讓這個行業更健康,為了也是更長遠的發展。目前的困境,一方面是市場的情緒反應,另一方面也由於自身“過分”的擴張行為。接下來的時間,對於行業內部,則是一個長期的優勝劣汰的過程。產品、品質、口碑,將成為贏得市場,進一步發展的重中之重。
對於購房者,今年剩下的一段時間,或許是“撿漏”的機會,要接受房價長期的穩定,要適應買房後房價的波動,甚至是向下的波動。也或許是改變購房思維的一個開始,買房不再是一種雙贏的投資行為,而是帶有盈利可能的消費行為,這種思維的轉變需要一個過程。就目前市場的反饋,尤其是二手房市場,成交量在收縮,價格也在向下調整。穩定住房市場,保障住房權利,今後的市場會更加健康平穩,而購房者買房或許將變成一件容易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