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歲的錢老先生幾天前突然發現左眼幾乎看不清東西,還伴有重影,立即到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院眼科門診就診。醫生仔細檢查後發現:錢老先生視力只剩0.08,人工晶體在眼睛裡“湧動”,隨時可能傷及角膜、視網膜等。醫生診斷錢老先生為“左眼人工晶體脫位”,需儘早入院接受手術治療。
其實,這已是錢老先生的第二次入院。兩年前,他曾於同濟醫院確診為“左眼原發性閉角型青光眼、晶狀體不全脫位、老年性白內障”,接受了“左眼青光眼聯合白內障”手術,術中清除混濁的晶狀體皮質後,用囊袋張力環輔助固定了脫位的晶狀體囊袋,並植入了一枚新的人工晶體,術後第5天矯正視力達到1.0。
問
為什麼這次錢先生的左眼會再次出現人工晶體脫位?
答
錢先生的左眼雖然2年前手術後矯正視力很好,但是由於囊袋以及懸韌帶(將晶體懸掛於睫狀體上的結構)不穩定,人工晶體位置發生了偏移,導致視力急劇下降,幸運的是錢先生就醫及時,暫未傷害到其他組織。
問
我也做過白內障摘除+人工晶體植入手術,以後會出現類似錢先生這樣的問題嗎?
答
95%以上的常規白內障手術都不會出現上面問題的,但是部分特殊白內障手術,比如合併晶狀體脫位、高度近視、懸韌帶損傷,玻璃體切除術後白內障等,可能在術後面臨人工晶體脫位的風險,這其中大部分人透過合理運用晶狀體囊袋張力環也能維持終生的人工晶體穩定,只有不到1%的人會發生人工晶體的不全或完全脫位的。
問
脫位的人工晶體必須取出後再次縫合固定嗎?
答
人工晶體由於沒有足夠的支撐力量而脫離原有正常的位置,嚴重時有可能墜入到玻璃體腔內,威脅到視網膜。遇到這種情況,我們必須及時採用特殊的固定方法來解決,比如人工晶體懸吊術。
問
縫合後的人工晶體會再次脫位嗎?
答
我們採用的人工晶體懸吊是目前最穩定、持久的,而且操作簡單,創傷小,對眼內干擾更短暫。人工晶體固定後縫線末端將製成小帽樣,以減少滑脫的風險,患者術後日常活動中人工晶體再次脫位的機率幾乎為零。
畢主任為錢先生立即安排了第2天的手術,為他行“前段玻璃體切除+人工晶體懸吊術”,手術中發現人工晶體和囊袋(包裹著晶體的一層透明膜)連同晶狀體囊袋張力環(上次手術中植入,起支撐作用)一起向下方脫位。畢主任取出脫位的複合體,將縫線固定至原有人工晶體上,將其重新植入眼內,透過縫線調整人工晶體位置後,將縫線固定在鞏膜層間。術後第2天,錢先生裸眼視力達到0.5,沒有明顯的眼部不適,便出院隨訪了。
白內障術後的人工晶體脫位常是由於眼球結構異常如懸韌帶斷裂(高度近視為高危因素)、晶狀體囊膜異常或眼部直接受到外傷引起,已經植入人工晶體的患者需要注意術後三個月內禁止劇烈運動及重體力活動,避免眼部受到直接外力打擊,倘若可能發生了人工晶體脫位,切勿慌張,及時至醫院就診,讓我們一起幫人工晶體找“回家”。
圖| 以上為版權圖
圖文| 眼科
編輯 | 宣傳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