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關注咸陽禁毒先鋒
1995年10月份的美國華人圈,因一件大事“炸了鍋”,人們紛紛在議論:那位印尼來的熊德龍老闆,到底是什麼身份?他好大的手筆!
大家之所以會有此討論,是因為就在不久前的10月1日,也就是新中國成立46週年之際,一場隆重的升旗儀式在洛杉磯阿罕布拉市舉行。
這是美國有史以來,第一次由海外僑胞組織為慶祝中國國慶而進行的正式升旗儀式。而熊德龍,正是這次活動最重要的發起者之一。
儀式舉行之前,熊德龍還曾高調地在《國際日報》上刊登過訊息:希望所有華人都能來參加。上萬名華人華僑、中國留學生看過報紙後,紛紛在他的組織下,由各地趕到洛杉磯,參加了這一重要儀式。就連當地的美國議員,也受邀前來。
在儀式中,熊德龍作為代表,親手升起了一面五星紅旗。當紅旗在空中飄揚時,眾人發現他眼中早已滿是淚水。
此後,人們試圖從他的長相上,來尋找這位熊老闆跟中國的關係。然而,不管是從膚色還是眼睛裡,大夥兒都看不出他有任何華人痕跡:他怎麼看也不太可能有中國血統。
到了2020年,這位“神秘”的熊老闆又一次吸引了華人華僑的注意。原來,2020年得知中國發生疫情,熊老闆又在第一時間備好數十萬的手套和口罩,全部送到中國。
熊老闆到底是誰?明明沒有半點中國血統,為何卻長期對外聲稱:我是中國人。這一切,都要從1947年開始說起。
一:一個印尼棄嬰
在上世紀40年代的印尼首都雅加達,生活著一對廣東梅州來的中國夫妻。他們本是客家人,因解放前在老家實在過不下去了,才輾轉來到了印尼,投奔親戚。
這對夫妻丈夫名叫熊如淡,妻子名叫黃鳳嬌,他們在當地以經營小麵點攤為生。每天一大早,他們都會做好廣式燒麥,挑著籮筐走街串巷地叫賣。日子雖然清貧,倒也踏實得很。
不過,夫妻倆結婚多年,卻一直沒有生下一兒半女。於是,他們商量了一下,決定在當地收養幾個孩子。
此後,熊如淡和黃鳳嬌先後收養了好幾個女兒,每一個都備受他們寵愛。到1947年,他們又在孤兒院收養了最後一個孩子,這一次是個兒子。
孩子抱過來時才七八個月,據孤兒院工作人員介紹:“他是個棄嬰,父母是誰都不知道”。熊如淡想了想,給他取了箇中文名字。
他,就是後來的億萬富翁熊德龍。
從被養父母收留的那一天起,熊德龍的命運就被徹底改變了。他有了姐姐們的呵護,有了一個家,得以在溫暖的環境中漸漸長大。
關於這段童年歲月,發達後的熊德龍每每提及時,總是感慨不已。而每一次,他總會提起兩件小事:
其一,被同齡人排擠的日子。
收養熊德龍時,養父母都已經年過50了。生活在印尼的華人圈,很多人都知道他不是養父母親生的。再加上他其實是印尼人和荷蘭人的混血兒,所以長得跟身邊的小朋友都不一樣。
於是,時不時便有同齡人笑話他,說他不知道是從哪兒冒出來的。小小年紀的熊德龍聽了這話,只能哭著回去找養母黃鳳嬌。
結果,一向溫順的母親聽了後,馬上拉著他的手去找人評理。她找到那家的大人,對他們說:“你們要管好自己的孩子,別讓他們無中生有!”
因為母親的呵護,熊德龍一直堅信:我就是中國人的兒子,我是母親十月懷胎生的。
熊德龍最愛跟旁人提的第二件事,是母親生前賣掉的那個金鐲子。
養父母從梅州出來後,在印尼的日子一直過得很清貧,但每年到了春節時,他們總要給家裡的祖父祖母寄些錢。
又是一個春節前,養母黃鳳嬌拿著珍藏多年的手鐲,對熊德龍說:“兒子,你跟娘去一趟金店,咱把這個當了!”
當熊德龍知道母親把鐲子當掉,是為了寄錢給祖父母過年時,堅決不答應。畢竟,在當地印尼人的文化裡,是不會有這種事發生的。但黃鳳嬌卻告訴兒子:“我們在外面再苦,也不能忘本,不能忘記在老家的人!”
從那時候起,熊德龍就明白了一個道理:在海外的中國人跟別國在外生活的人都不一樣,華人都是有根的。他熊德龍也是一樣,他的根就是父母的故鄉。
生活在這樣的家庭環境裡,熊德龍明顯比同齡的孩子要懂事得多。每天天剛矇矇亮,母親把燒麥做好後,他就跟在父親身後,一路叫賣。
也就是在這過程中,養父母有了一個了不得的發現:這孩子聰明、機靈,確實是塊做生意的料。小小年紀的他不但能把賬算得清清楚楚,而且伶牙俐齒,很討附近的居民喜歡。
發現了這一點後,熊家夫妻便把孩子送到學校去上學。哪怕最窮的那幾年,夫妻倆吃再多的苦,也是把存孩子的學費放在第一位的。多年來,他們從不曾讓孩子落過課。
就這樣,經過十幾年的培養,熊德龍已經成了一個講著一口流利漢語的小夥子。
二:老夫妻賣房給兒子創業
早在印尼上中學時,熊德龍就學會了做小生意。他經常把零花錢存下來,進一些筆和本子拿到班上去賣,以貼補家用。
到了16歲,熊德龍中學畢業了,便在父母的安排下進了一家海綿廠工作。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印尼,能在工廠安分打工,就已經是混得挺不錯的年輕人了。
但熊德龍只幹了兩年,就跟養父母提出:“我想自己做生意,建一個海綿廠!”
熊如淡夫婦倆當然清楚,兒子是有這個實力的。只是,他們根本沒有開廠的本錢。於是,思來想去,母親黃鳳嬌一拍桌子,說:“就是借!我也要給我兒子把錢借來!”
此後,熊德龍便騎著一輛三輪車,載著已年過花甲的父母,一家一家找親戚借錢。有的親戚不理解黃鳳嬌,跟她說:“又不是你自己兒子,用得著這樣豁出去不!”黃鳳嬌笑了笑,不說話。
就這樣,老夫妻倆硬是把開廠子的錢給借回來了。在印尼雅加達的郊區,熊德龍的海綿廠開張了。
此後,熊德龍和工廠的十幾個工人同吃、同住,經常一紮進廠裡就幾天不出來。果然功夫不負有心人,沒過多久他就把父母的欠債還清了。那段時間的熊家夫妻倆,都樂得合不攏嘴。
不過,就像是上天要刻意考驗熊德龍似的,沒過多久,一場突如其來的大火,讓一切都回到了原點。
晚年的熊德龍依然清楚地記得,那是在1966年的夏天。
看著被大火燒燬的一切,不到20歲的熊德龍坐在廠房前的地上,捂著臉痛哭。來來往往的人都在看著他,卻沒有人敢上前勸他。
過了好一會兒,養父母趕來了。母親黃鳳嬌抱著兒子,跟著他一起哭了好一會兒,才緩緩地說出了一句話:“兒啊!沒事,娘再給你想辦法”。
當時,熊德龍還不知道母親說的“想辦法”是什麼。直到數日後,母親把一疊錢交到他手上時,他才知道:父母把他們唯一的住房給賣了。
那間住房,是老兩口在印尼打拼幾十年,唯一的固定資產。
多年後,熊德龍曾問過養父母:“當時你們怎麼敢?不怕我把你們一生的心血給敗光了嗎?”
老兩口搖搖頭,說了這樣一句話:“自己看著長大的兒,你是哪塊料,我們一清二楚。”
有了這筆錢,熊德龍的海綿廠又建了起來。
此後,他的人生就像開了掛似的。他由做海綿起家,賺得人生第一桶金後,又涉足了當地的餐飲、房地產等多個行業。
到1974年,熊德龍的熊氏集團成立。那一年,他還不到30歲。
和現代人一樣,當你功成名就後,總會有人來問你:“你靠的是什麼?”對於這種問題,熊德龍則會回上一句:你們讀過中國的《增廣賢文》嗎?我母親從小就給我讀這個。
就因為熊德龍的這一句話,一時間附近不少印尼商人,都紛紛打聽:《增廣賢文》是啥神書?
其實,這是我國古代的一本兒童啟蒙書籍,教人為人處事的道理。熊家夫婦從小就會給孩子們讀裡面的小故事。裡面的一字一句,都給了熊德龍無限啟迪。
三:“我養父覺得很有面子”
有錢後的熊德龍,經常在思考一個問題:父母的故鄉,那個叫中國的地方,到底是什麼樣子?
從小到大,熊德龍都把自己當成中國人,但他卻一直沒有機會來看一看。
直到1979年的一個偶然的機會,他去了一趟澳門。當時,澳門還沒有迴歸祖國懷抱。站在海的那一邊,熊德龍拿著一個望遠鏡,朝父母的故鄉張望。
其實,在此之前,並不是熊德龍不想回來看看,而是印尼當時與新中國是斷交狀態。此次在澳門看過一次後,他便懇請當地旅行社幫他想辦法。
就這樣,在旅行社的幫忙下,熊德龍轉了5次輪渡,才來到了廣東梅州。
當時的梅州,不像如今這麼發達,它還只是一個普通的小鎮子。在那個年代,一個明顯不是中國人長相的年輕人出現在梅州,自然引起了不少人的圍觀。
熊德龍一到父母的老家附近,就對別人說:“我是熊如淡和黃鳳嬌的兒子”。不清楚情況的鄉親們,一時間竟摸不著頭腦。於是,大夥兒把他帶到了老祖母身邊。
95歲的老祖母從未見過這個孫子,而且早已雙目失明。不過,早前她倒是在兒子的書信裡聽到過這個孫子的訊息。
見到老祖母,熊德龍趕緊跪在地上。老祖母仔細摸了摸他的頭,而後說了句:“沒錯,是我的乖孫回來了!”
人跟人之間的感情,有時候真的很難說得清。這對從未見過面的祖孫倆,就這樣相認了!
聽到老祖母叫自己“乖孫”,熊德龍趕緊給她磕頭。他知道:自此後,熊家的父老鄉親們,都會承認他這個孩子了!他這是認祖了。
有了老祖母的承認,熊德龍便成了一個實打實的梅州人。此後,他特意把養父母送回了梅州老家,讓他們能落葉歸根。
熊德龍很瞭解養父:他一輩子與人為善,但同時也是一個挺好面子的人。
於是,熊德龍特意在梅州當地蓋起了一棟小樓,並各取父母名字裡的一個字,給此樓取名:淡鳳樓。
房子蓋好後,熊德龍親自把他們送回了梅州。老人衣錦還鄉,住進兒子蓋的淡鳳樓,都高興得不行。特別是養父,更是覺得有面子得很。
此後,熊德龍一直在印尼和梅州兩邊跑。只要一有時間,他就會抽時間到梅州,陪老兩口散散步。
遺憾的是,在上世紀80年代,養父母都相繼病倒了。這對熊德龍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打擊。他還記得,母親在彌留之際的情形。
當時,因為他還在趕回來的路上,母親一直吊著最後一口氣。
熊德龍趕到時,看見親戚們都在哭,便對大夥兒說:“你們都出去吧!讓我和母親待一會兒。”
待到眾人都出去後。30多歲的熊德龍把母親扶起來,給她梳了梳頭。而後,又讓她靠在自己的肩膀上,給她唱客家人愛唱的山歌,就像小時候母親唱給他聽一樣。
母親本已兩個星期不省人事了,但聽到其中一首山歌時,熊德龍竟發現她眼角有淚。他知道:母親聽到了他的聲音。於是,他又一遍一遍唱著、哼著,直到母親安然離世。
四:報大恩
養父母走的時候,熊德龍才30多歲。
此後,他的生意越做越大,從印尼到美國、再到新加坡、澳大利亞等多個國家,他的集團公司生意幾乎遍佈全球。
越發有錢後,熊德龍一直在思考:雙親已不在,他們的大恩該如何回報?
不久,熊德龍便想清楚了答案:我要為他們的家鄉,為他們的民族,為他們的祖國做一些事。這才是真正的至孝,這才是報大恩。
於是,不知從何時起,廣東梅州等地經常接到一筆筆捐款。德龍大橋、德龍醫院、德龍學校,相繼建了起來。據統計,如今熊德龍的各項捐款合計早已上億。
只是捐款捐物還不夠,輾轉各地的熊德龍還發現:要想讓祖國越來越好,必須提高它的影響力,必須讓它在世界各地都有發聲的地方。
於是,在1993年,熊德龍的生意在美國得到了極大的發展,便做了一項大膽的決定:花巨資買下《國際日報》。此後,這份報紙就成了宣傳中國的一個媒體“陣地”,熊德龍在報紙上開設了:今日長春、今日青島、今日雲南、今日廣州,等多個專欄和版面。
他要向全世界,宣傳中國。
在很多報業同行眼裡,熊德龍為了辦好這份報紙,幾乎是“不計成本”式的。在這份報紙上,熊德龍整整虧了10年。基本上每一年,他都得拿出集團在其它行業賺的錢,來貼補這份報紙。
生意場上的夥伴都笑他:“我看你在其它地方都挺聰明,咋就在辦報這件事上,犯了傻呢!”
熊德龍不在乎。在他看來,作為一個生意人,幹大部分事都是為了賺錢;但總有一些事,和錢沒關係。
直到多年後,生意場上的那些朋友們,才意識到熊德龍的厲害之處。
在虧本10年後,隨著中國在全球影響力的不斷增加,以及海外華人數量的暴增,熊德龍的報紙在各個國家都有了大量的讀者,很快就扭虧為盈。漸漸地,在印尼等多個國家,看這份報紙已經成了華人華僑的習慣。
如今,熊德龍依然在各行各業忙碌著。但無論他走到哪裡,他總是一次次告訴別人:我是中國人的兒子,百分之百的中國人和中國心。
年邁的他沒有別的要求,只希望自己這顆中國心能在子孫後代裡傳下去。因此,他對兒女們有兩條要求:一定要學會中國話,一定要會寫中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