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此刻孤單
不妨抬頭看看月亮
文丨李月亮 猛獁姑娘
每晚八點半 陪你看人間
01
李月亮 ☽
最近看了個節目,改變了我對女明星的認知。
劉雪華你還記得嗎,當年紅極一時的瓊瑤劇女主,號稱“眼淚皇后”。
近些年她還是“太后專業戶”,在《甄嬛傳》等很多劇裡演過太后。
最近,她參加了B站的綜藝節目《屋簷之夏》。
這個節目,讓幾個漂在外地的年輕人,住進了幾位獨居老人的家,記錄他們一起生活的狀態。
其中一位獨居老人,就是劉雪華。
原來這個昔日的大明星,今年已經62歲,老公離世了,又沒有兒女,近十年來一直獨居。
她說自己是個50後“宅女”,很無聊,平時都不出門。
沒有工作的時候,就整天坐在沙發上,邊看電視邊用手機打麻將。
她家的電視,基本是24小時開著的。
她一個人生活了10年,幾乎所有現代化的東西都不會用。
節目裡,B站的UP主拉宏桑,一個00後的小姑娘,住進了劉雪華的家。
劉雪華熱情地要煮餃子,卻不知道抽油煙機該怎麼開。
小姑娘發訊息問她要不要喝早茶,她看到了卻不會回覆,只好打電話過去說。
劉雪華說,她不會上網,家裡的智慧電器都被她用成了傻瓜機。
手機用了五六年,但只會用來打電話、打麻將。
電視也只會開關機,一旦有人動了設定,她就調不回去了。
節目裡有很多這樣的場景,讓人驚訝之餘,又有點感慨。
劉雪華出道很早,從小就獨立,還是一個大明星,賺錢不少。
她接觸的東西、生活的環境,應該比大部分人都更豐富、更新潮。
可是,62歲的她,也已經跟社會脫節了。
02
李月亮 ☽
現在,全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大概有2.6億,獨居和空巢的老人超過1億。
1億,是個多麼龐大的數字。
劉雪華還可以有保姆照顧,而大部分老人,尤其是獨居老人,面臨的困境遠超我們想象。
這個時代發展太快,而獨居老人們跟不上現代科技的發展,身邊還沒有人教,只能眼睜睜地看著自己被時代拋棄。
講幾個真實的新聞吧。
2018年春運,有一位58歲的大叔,跑了6趟上海火車站,也沒買到回安徽老家的票。
工作人員讓他上網去看後面幾天的車票,他根本不懂。
後來工作人員又建議他買其他車次,或者買長途汽車票,他好像也沒聽懂,表示不行。
情急之下,大叔當場下跪。
他說,自己一個人在上海做綠化,女兒一家都在外地。
他不願意麻煩女兒,想著自己在車站買了票,就揹包回家。
沒想到,這票卻怎麼也買不成了。
給了年輕人巨大便利的網際網路,對老人來說,卻成了生活的巨大障礙。
2019年8月,深圳一對老人去看牙,因為不會網上掛號,連續3天都沒有排到號,又心急又牙痛,當場痛哭。
還有廣州一位80多歲的奶奶,揣著一沓錢跑去營業廳繳費,結果工作人員“拒收現金”,讓她焦急萬分。
去年8月,遼寧大連。
一個老人進地鐵站時,工作人員請他出示健康碼。
可老人根本不懂什麼是健康碼,反覆問“什麼東西?誰給我?”
而工作人員又嚴守制度,一直讓老人戴好口罩,出示健康碼才能乘車。
爭執中,老人越來越激動,惱了:“你這孩子無理取鬧!”
最後,安保把老人拉到一邊,還是要他出示健康碼,否則就要報警。
老人也很著急:“你要幹什麼?你說清楚。”
解釋了半天,還是雞同鴨講,工作人員沒看到健康碼,老人也沒搞懂怎麼樣才能坐車……
這樣的事,這兩年特別多。
我常常想,這一屆老人,可能是史上最難的老人。
你看,100年以前的人,他們從出生到衰老,生活變化其實並不大。
無非都是種地、砍柴、燒火、養雞。
一個人到了70歲,可能還是住在17歲的村子,做著17歲的勞動。
但現在的老人就完全不同了。
他們出生時,家裡可能連電燈都沒有,還過著簡單落後的農耕生活。
而隨後這幾十年,各種新鮮科技不斷湧進他們的生活:收音機、電視、冰箱、空調、電腦、智慧手機、高鐵、外賣、千奇百怪的APP……
年輕時他們還跟得上,但是越往後,科技發展越快,他們就跟得越吃力。
到現在,基本都被時代甩在後面了。
他們也覺得不便,也很想跟上節奏,可是已經很難做到了。
03
李月亮 ☽
當然,除了不便,獨居老人更面臨著各種危險。
《屋簷之夏》裡,劉雪華講起獨居生活,說:最怕的是萬一出什麼意外,根本沒人會知道。
這擔憂非常現實。
生活中,發生過太多這樣的悲劇了。
去年8月,一個安徽的獨居爺爺,不小心在陽臺上摔倒了,動彈不得。
沒辦法,他只能伸手夠住陽臺上的一個盆,不停地敲,希望有人聽到他的呼救。
炎炎夏日,他光著上身在陽臺上躺了4天4夜,才終於被鄰居聽到,救了他一命。
這漫長的4個日夜,他心裡的悽苦和絕望,可想而知。
還有。
去年,瀋陽的一位獨居老人家中起火。
腿腳不便的老人被困在陽臺,披著一塊布蹲坐一角,一直向樓下喊救命。
可是,等消防車滅掉火,老人已經不幸身亡。
老年人是一個龐大的群體,可是因為他們年紀大,沒有那麼活躍,也沒有那麼大的價值,所以不太被人關注。
他們的孤獨,他們的不便,他們面臨的風險,都被有意無意地被忽略了。
04
李月亮 ☽
這很不應該。
但這也是個永恆的難題。
古今中外,真正做到“晚年幸福”的老人,都是少數。
當然,我們總是可以做一點什麼。
《屋簷之夏》這個節目的創意,我覺得就不錯:讓外地的年輕人,去獨居老人的家裡當房客。
年輕人往往缺錢,老年人又渴望陪伴。
如果漂泊在外的年輕人,能以較低或免費的房租,和城市裡獨居的老人做伴,這倒是個兩全其美的選擇。
年輕人省了租房的錢,老年人的家裡,也多了生機。
雙方也可以互相學習,互相照應。
和年輕人共居了21天的劉雪華,說這段經歷非常“酷”。
她向年輕人學到了新東西,也被她們的朝氣所感染。
而這些年輕人,除了省下房租,也在異鄉有了家的感覺,不再擔心孤身一人,被歹徒劫走都沒人知道。
我真心覺得社會應該多一些這樣的探索和嘗試。
幫老人想一想,還有沒有更好的生活方式。
因為老人自己已經沒有辦法了。
他們不管多麼孤獨無助,甚至悲慘絕望,都很難想到怎麼改變自己的處境了。
他們可能連回一個簡訊都不會,很難再有什麼新奇創舉。
所以這是我們未老的人的責任。
希望社會和子女都多關注老人,多為他們著想,多給他們耐心和幫助,讓他們不被世界拋棄,不活得太淒涼無助。
想想,如果是我們的父母,在公交車上因為不會用手機而被“圍攻”,或者在家裡摔倒,幾天都沒人發現,我們是何感想。
《光明日報》說得好:
“老年人過得體面,生活得便捷,是社會正義的一部分。”
因為我們家裡都有老人。
我們每個人,也都會變老。
沒有一個人,應該孤獨悲慘地老去。
點亮【贊】+【在看】,願每位老人,都活得幸福體面。
作者簡介
本文作者:李月亮,高人氣作家。新女性主義者,紮實寫字的手藝人。以理性和智慧陪萬千女性成長。新書《好的人生,不慌不忙》噹噹網熱賣中。微信公眾號:李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