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黃埔軍校幾乎每一箇中國人都是耳熟能詳的,從上個世紀20年代以後,中國歷史的發展可以說都和這所軍校裡走出來的人是有關係的,世界上還從來沒有這樣一所軍校在這麼短的時間內,這樣深刻地影響了一個國家的歷史進步。
黃埔軍校這個稱呼,可以說是如雷貫耳,但卻是個非正式的叫法。
這所軍校在1924年成立,它正式名稱是“中國國民黨陸軍軍官學校”,簡稱“陸軍軍官學校”,在校門上的校名匾額上寫的就是“陸軍軍官學校”。1925年2月的時候,改稱“中國國民黨黨立陸軍軍官學校”,這個名稱最早是出現在第一次東征時釋出的“告東江人民書”。
1926年它又被改稱“中央軍事政治學校”。
而這幾次校名的更迭,本質上就是非常真實而又微妙地體現了國共兩黨合作與鬥爭的不斷變化情況。
1925年改為“中國國民黨黨立陸軍軍官學校”就是為了凸顯國民黨開始“排共反共”的端倪。
1926年“中央軍事政治學校”這個名稱則說明中國共產黨在軍校中的影響依然是很強的,不僅取消了“國民黨黨立”的字樣,而且在中央軍事政治學校的校徽證章上同時有兩個標誌,一個標誌是國民黨的青天白日,還有一個標誌是共產黨的鐮刀斧頭。
1927年“四一二”事變後,黃埔軍校國共合作的性質徹底結束,因此校名也就自然更改成了“國民革命軍軍官學校”,南京國民政府成立以後又改稱“中央陸軍軍官學校”。
那麼,這個學校為什麼習慣上人們把它稱為“黃埔軍校”呢?這是因為軍校最初在廣州黃埔長洲,黃埔軍校之所以得名,是因為這個軍校最早是設在廣州黃埔長洲島上。
1930年,軍校從廣州黃埔長洲島遷往南京以後,在歷史上被稱為南京本校。
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後,由於南京淪陷,軍校又撤離到了大後方的成都,直到1949年,這一階段被稱為成都本校。
到了1949年,國民黨在大陸的全面失敗,軍校從成都遷往臺灣。儘管這校址是一變再變,但無論是在南京還是在成都,甚至於在今天的臺灣,人們還是習慣把這所軍校統稱為“黃埔軍校”。可見“黃埔軍校”這個從未出現在正式檔案或者公告上的非正式名稱的影響力是多麼的巨大。
有意思的是,這所軍校在黃埔長洲島上只不過六年的時間,畢業的學員也不過是六期,一共是8107人,所以這一階段通常又被稱為是狹義的黃埔軍校,或者叫做“小黃埔”。而在這以後的軍校則被稱為廣義的黃埔軍校,或者叫做“大黃浦”。
小黃埔的這前六期被視為是最正宗的黃埔軍校,而在這六期中的前四期是國共合作的四期,全部學員一共是4971人,更是被視為黃埔的精英中堅。從廣義的黃埔軍校來看,在大陸的南京、成都本校一共畢業了17期,總共是52438人,再加上包括西安等地十二處分校的畢業生一共是125000人,總的來看,黃埔軍校總共有18萬多畢業生。
黃埔軍校的名稱完全是由地名而起的,不過軍校最初開始籌備的時候,所選中的校址並不是黃埔長洲島。1924年1月在籌建軍校討論校址的時候,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最初選定的地址是在測繪局及西路討賊軍後方醫院,這個位置就是現在的廣州北校場路烈士陵園一帶,廣州當地人統稱為東山,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的這個決議甚至還形成了書面檔案。但是,沒過多久,孫中山就把校址改在了黃埔長洲島。
那麼之所以最後確定長洲島主要有這麼兩個考慮:
首先就是安全問題,因為當時在廣東的大大小小軍閥都各有打算,並不可靠,甚至隨時可能突襲軍校。當時雲南的滇軍第三軍的軍長範石生,甚至當面笑話過蔣介石,他說,“你在黃埔辦什麼鳥學校啊,就你那幾根吹火筒,我只要派一個營就可以繳你的械”。孫中山當時認為只有海軍是最忠誠可靠的,軍校設在長洲島上,周圍有海軍的艦艇可以提供可靠的安全屏障;
第二個原因就是節約,軍校建立之初真正可以說是草創,經費那是相當的困難,而在黃埔長洲島上已經有廣東陸軍小學和廣東水師學堂的舊址可以利用,只需要稍加修繕,就能作為軍校的校舍,經費上可以節省不少。
於是,1924年2月13日開始修繕校舍,兩個月後也就是4月17號竣工,這個深深影響中國歷史程序的“黃埔軍校”正式誕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