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老井語文、筱葭 筱葭的葭
真題回顧
2022屆湖南新高考教學教研聯盟高三第二次聯考(2022年4月8日)
2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60 分)
晝是夜的告別,死是生的告別,告別是生活的常態。對於告別,悲觀的人說“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矣”;樂觀的人說“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達觀的人說“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其實,每一場告別,都是一次重啟。我與舊事歸於盡,來年依舊迎花開。保持那一份熱愛,奔赴下一場山海,過往雖難忘,未來更可期。
春光復始,適常如斯。二十一世紀已過完21個年頭,我們,即將告別高中,
開啟另一段人生。展望未來,把握當下,回顧過往,豈能無感?
以上論述具有啟示意義,請結合材料內容作文,體現你的感悟與思考。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自擬標題,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記敘文或議論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洩露個人資訊。
教師下水
皆為序章赴山海
老井
落紅墜於枝頭,化作春泥更護花;雨滴辭別天空,洶湧澎湃作濤聲。告別與重啟,連線著夜與晝、死與生、舊事與新途……你我欣逢新時代,又該如何告別?如何重啟?如何在告別這個世界時,回首一生,可以像保爾柯察金說的那樣“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愧”呢?
過去終將逝去,未來終將到來,你我且秉持這樣的信條:過往皆為序章,奔赴星辰大海。
告別世間尋常事,無論悲喜好壞,以一顆平常心直面和正視,這樣,才能更好地重啟,邁向新的征程。告別並不是逃避、遺忘和抹殺,而是一次回望、檢省和總結,於個人,是為了更好地從一個階段邁向另一個階段,促進自身的成長。“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孔子的道德修養不是一朝一夕完成,而是分階段循序漸進的。告別與重啟,於個人如此,於國家亦是為了有計劃地從一個時期發展到另一個時期,從而實現民族的振興。完成了一個又一個階段性任務,2020年,中國告別了貧困,接下來,則以更加昂揚的姿態邁入鄉村全面振興的新階段。
歲月不居,時節如流。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它不會因任何人的消極留戀而停止。柯達、諾基亞戰勝了所有對手,卻輸給了時代,終為他們的傲慢付出了被淘汰的代價。歲序更替,華章日新,該告別時就要勇於說再見,電腦宕機時要果斷重啟。“追風趕月莫停留,平蕪盡處是春山”,迷戀半山腰的狹隘,就無法領略登臨山頂的寬廣。山水萬程,步履不停,繁花似錦的未來正在那生機無限的前方。擅長告別才能更好地重啟、出發,奔赴山海,而“當你為錯過太陽而哭泣的時候,你也要再錯過群星了”,告別時,莫躊躇;重啟時,當立決。
歲月在春花秋月不斷地變換中拉長,人生則於日月不停地輪轉中變得厚重,耐得尋味,而萬物亦於一次次地告別和重啟之中生生不息。每一次告別意味著成長,每一次重啟意味著改變、轉折和進步,人生、社會和國家則於這樣的陣痛與快樂中愈來愈美好而遼闊。重啟難免遭遇挫折,但它能帶給人新的體驗和認識,它趣味橫生,“山窮水復疑無路”,卻又驚喜不斷,“柳暗花明又一村”。當前複雜的疫情,波詭雲譎的國際局勢,帶來更多不確定性的變化,我們更應告別舒適,主動開啟,迎接新的機遇和挑戰,和時代同頻共振,和國家一起向未來。
往事不可諫,來者猶可追,勇者不懼告別,智者善於重啟。凡是過往,皆為序章;且讓我們,奔赴山海。
教師下水
一切過往,皆為序章
筱葭
莎士比亞在《暴風雨》中寫道:“一切過往,皆為序章。”詩人汪國真也曾說:“凡是到達了的地方,都屬於昨天。哪怕那山再青,那水再秀,那風再溫柔。太深的流連便成了一種羈絆,絆住的不僅有雙腳,還有未來。” 的確,時光是暗湧的潮水,不管我們願不願意,它都裹挾著我們,用它神秘而偉大力量把我們推向了遠方。浮花浪蕊的人生,很多事,發生或許是偶然,但結束亦是必然。因此,我們唯有學會與過去告別,才能擁抱璀璨未來。
然而,告別過去並不意味著要徹底遺忘過往,否定曾經的一切。我們的生命是由無數的過去累積起來的,過去的每一天都是我們生命中的岩漿,它們流出後凝固成石頭,再成為我們生命河床中最堅硬的底部。周國平曾說:“人分兩種,一種人有往事,另一種人沒有往事。有往事的人愛生命,對時光的流逝無比痛惜,因而懷著一種特別的愛意,把自己所經歷的一切珍藏在心靈的穀倉裡。”珍惜過往,是思量歲月饋贈的溫柔,是感恩流年給予的芬芳。誠然,過往值得珍藏,就像珍藏沙漠裡的一口水井,可以溫潤我們乾涸的心田。但是,逝者如斯,未嘗往也。大自然在告別中完成了四季交替,我們也要在告別過去中學會成長。
每一場告別,都是一次重啟。學會告別過去的榮耀,才能更清醒地應對未來的誘惑;學會告別過去的豐收,才能更謹慎地珍藏未來的碩果;學會告別過去的磨礪,才能更篤定地迎接未來的挫折;學會告別過去的瘡痛,才能更堅強地面對未來的風雨。學會告別,是一種坦然的接納和始終清醒的生命理念,是為尋求昇華自我所做的自我蓄積。學會告別是一種氣度,一種智慧,是一種境界。一個勇於與過去作別的人,人生的步履往往顯得更沉穩,人生也因此更渾圓和深厚。
培根曾說:“人的思考取決於動機,語言取決於學問與知識,而他們的行動,則多半取決於習慣。”誠哉斯言,生命的無數“過去”會點滴累積,成為我們的習慣,這些“習慣”就像浸漫而來的流水,有時讓我們無所適從。因此,告別過去並非一件輕鬆的事情。很多時候,我們無數次決定了灑然向前,但卻忍不住頻頻回頭,再次沉溺過往,不能自拔。可人生的旅程深邃幽長,如果我們一味沉湎回憶,畏葸不前,那未來必定黯淡無光。要想完成自我的昇華,實現生命的質變,就必須學會和過去告別。
告別,是立足現實,向未來啟程。作為祖國新生的太陽,我們躬逢物阜民豐、河清海晏的盛世,我們享盡祖輩父輩的偏愛。如果,我們一味沉湎於先輩創造的優渥生活,不思進取,不知創新,那我們的生命終究慘淡蒼白。因此,我們要擁有乘風破浪的信心,拿出破釜沉舟的勇氣,懷揣相信未來的希冀,飽含點燃生命的激情,大膽地與過去作別,熱烈地擁抱明天!
一切過往,皆為序章。泅渡光陰的長河,時光的彼岸,一定山海嫋娜,星河旖旎。讓我們,堅定地往前走,去創造屬於我們的晴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