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榴彈是戰場上使用頻率僅次於槍械的武器,究其原因就是因為手榴彈結構簡單、造價低廉,而且體積小、質量小,攜帶、使用方便;要說到手榴彈的歷史,那還是得看我們,其實在唐代中晚期時,人們便開始用火藥做成各種形狀的火器來殺傷敵軍人馬;至於歐洲,那是成吉思汗西征時“傳”過去的。
不過歐洲的進步速度很快,尤其是在17世紀時,有些歐洲國家將手榴彈配備於精銳部隊,因此出現了專業的“擲彈兵”;在20世紀初時,塹壕戰興起,手榴彈作為對付塹壕和建築物內隱蔽目標的有效武器,一時之間大放異彩,在此後的日俄戰爭、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手榴彈都是軍隊的必備武器。
都知道手榴彈的威力雖然不大,但也絕對不小,扔出去絕對是一炸一片;但撿起對方的手榴彈再扔回去的劇情,估計大家只在影視“神劇”裡看到過吧;不可否認,影視“神劇”中,有很多劇情都是胡編亂造的,但是將敵人的手榴彈撿起來再扔回去,卻是真實發生過的,而且不在少數,比如接下來要說的這位蘇聯士兵。
這位蘇聯士兵名叫彼得·米哈伊盧岑科,這米哈伊盧岑科曾擔任第一遠東方面軍第35合成軍第155步兵預備團教導營機槍手。雖然他身手靈活且機智勇敢,但一直沒有真正作戰的機會,因為蘇聯遠東方面軍主要的任務是防備日本關東軍的突然襲擊,所以雖然在西線戰場上,蘇聯和德國打得熱火朝天,傷亡數千萬,但遠東方面軍卻是在緊張的氣氛中一片安寧。
直至西線戰場的戰事結束,蘇聯為履行在雅爾塔會議上作出的有條件對日開戰的承諾,立即從歐洲抽調大批兵力和裝備到遠東地區,在伯力成立了由華西列夫斯基元帥為司令的遠東蘇軍總司令部,籌備對日本開戰;這場戰役基本上沒有什麼懸念,日本在之前就已經損失了大量軍隊,關東軍雖然表面上還有近七十萬,但曾經的老兵早就被抽調走了,剩下的要麼是新兵,要麼是老弱病殘。
但是蘇聯在消滅這些日軍的時候,也並非一帆風順,其中虎頭要塞攻擊戰就是一場打得比較艱難的戰役;這虎頭要塞的地理位置極為重要,而日本方面也是苦心營造這座要塞,不僅設有200多個火力點、地下電站、蓄水池、通訊站以及軍官和士兵軍營,而且還有十分充足的彈藥和糧食儲備,足夠防禦半年時間;更難的是所有設施之間都有地下通道相連,可有效抵禦空中和火炮打擊。
此外,日軍還在虎頭要塞安置了410毫米口徑火炮,射程20公里,每個炮彈的重量是1000公斤,名副其實的大炮;而關東軍雖然遠不如當初,但精銳還是有一些的,比如鎮守虎頭要塞的這兩千餘名日軍,所以這場戰爭註定會打得十分艱苦。而米哈伊盧岑科服役的第155步兵預備團接到的命令就是攻破這座堅固的要塞。
在戰爭爆發後,雖然第155步兵預備團表現得十分英勇,但奈何日軍的要塞實在太堅固了,火力也十分強大,導致第155步兵預備團損失慘重;就在戰事焦灼之時,米哈伊盧岑科奮勇突擊,帶領連隊搶佔高地,不僅向永久火力點槍眼投入手榴彈、用機關槍消滅敵人的火力點、與日本士兵進行狙擊射擊,而且在危急時刻,還抓住從日軍掩體丟擲的手榴彈,向敵人反扔過去。
最終,因米哈伊盧岑科及其所帶的連隊太過勇猛,加上虎頭要塞的日本守軍太過頑固,以至於虎頭軍營幾乎被徹底摧毀,似乎不可攻破的要塞被消滅,兩千名日軍幾乎全部戰死,而蘇軍也付出了一千餘人傷亡的代價。為了表彰米哈伊盧岑科的勇敢無畏精神,蘇軍高層決定授予米哈伊盧岑科以蘇聯最高英雄稱號。
雖然米哈伊盧岑科扔手榴彈的事蹟讓人覺得不可思議,但就實際角度考慮而言,在特定情況下是可以辦到的,因為當時的手榴彈相對還是比較落後,引線較長,只要反應夠快,在手榴彈被扔出來的一瞬間抓住並立馬扔回去,還是有可能的;但這純粹是在賭運氣,如果日軍在扔出手榴彈之前嚴格按照手冊操守,多停留幾秒再扔出來的話,那米哈伊盧岑科就不是英雄,而是烈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