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50年前後發生了兩件大事,一個是1950年10月8日中國應朝鮮政府的請求,做出“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決策,迅速組成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參戰,在10月25日誌願軍打響了駐軍朝鮮後的第一仗。
二是1951年淮河發大水,中央決定徹底治理淮河。淮河的徹底治理對保障民生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當時的淮河治理幾乎單憑人工,耗費了大量的人力,在治理過程中也凸顯了中華民族的生命力。
當時的無數中華好兒女積極響應了國家的號召,但在這戰亂紛飛的年代,和心愛的人攜手一生變成了一件是最遙不可及的事情,國將不國,又如何能容得下小兒女的愛情?不知道有多少人,因為戰爭,和自己的愛人天各一方。兩件大事中,一對夫妻的悲歡離別溶於其中。
從國民黨壯丁到解放軍連長
馮學永是一位解放軍連長,一個經歷過解放戰爭的老兵。他的生活十分簡單,除了部隊,似乎也沒有別的生活。
馮學永是潁東區楊樓人,其實他曾經有過一個美滿的家庭,有一個心愛的妻子,勤勤懇懇地依靠種地生活,日子雖然清苦,但也能夠自給自足。
1945年秋天,他像每年一樣回到父母那裡幫助老人做農活,在妻子的叮嚀下他踏上了回家之路,但沒想到的是,這一走就再也沒有回來。
自從六年前他被國軍抓了壯丁,就和妻子斷了聯絡。期間,他多次想逃離國民黨的軍營,但是都沒有成功,反倒捱了不少的毒打,但這更加堅定了他想逃離的內心。
長期的堅持之後他終於看到了希望,解放軍來了,兩支軍隊爆發了大戰。在兩軍的強烈對比之下,逐漸認識到了解放軍的民主與對老百姓的好。他所在的這支部隊起義投誠,解放軍對他們很好,如果願意回家,就發給路費,如果願意加入解放軍,解放軍也欣然歡迎。
馮學永在經歷了思想鬥爭後,還是選擇了加入解放軍。而在解放軍隊伍中他看到了完全不一樣的待遇,隨處可見的老百姓的歡迎,證明自己這次終於找到了方向。
有了目標和方向的他打起仗來越戰越勇,成了一員虎將,升任為連長。期間,馮學永從未放棄過尋找他的妻子,但多次的信件都一封封石沉大海,渺無音訊。
1950年6月25日,這時的新中國剛剛成立還不到一週年,國內的局勢還沒有完全穩定下來,而鄰國朝鮮戰爭爆發,本來是別家的內部事,但美國卻橫加干涉人家的內政,並且屢屢向中國邊境挑釁,以證明自己在亞洲的領導地位。
於是在同年10月8日,馮學永響應國家的號召,成為了一名志願軍,每一個人都懷抱著“自己是一名軍人,保家衛國才是軍人應該履行的職責”這樣的信念,每個志願軍都抱著必勝的決心誓死一戰。
在踏上抗美援朝的戰場之後,這場註定在歷史上抹下慘烈一筆的戰爭。為了鼓舞壯士們計程車氣,組織上給他們播放了當時國內人民努力拼搏勞動的講述淮河治理的紀錄片《一定要把淮河修好》。
全國勞模李秀英
而馮學永苦苦尋找,心心念唸的妻子李秀英,當年為了躲避戰禍,她帶著孩子老人四處搬家,好不容易才安定下來。
再回到村子裡的時候卻恰巧馮學永去往了戰場,就這樣擦肩而過。在村裡的李秀英參加了學習班,成績傑出,勤奮刻苦的她還當了婦女幹部,思想一天比一天進步。
當時國內的淮河爆發了洪災,淮河有許多支流,加之淮河主汛期暴雨十分普遍,因此,儘管曾多次試圖控制淮河,但未能取得成效。現實情況已經非常嚴峻了,在當時黨中央和主席下了指示下,確立一定要把淮河治理好!
全國各地的勞動力都紛紛積極報名去淮河參加勞動,李秀英聽到這個訊息,也立刻報了名。不僅如此,李秀英認為要想把淮河治理好,自己的力量很小,需要更多的力量。
於是動員村裡的婦女們說:“誰說女子不如男,現在淮河需要勞動力,咱們婦女不能躲在後頭!”呼籲大家積極參與治理,召集了村裡的姐妹組成了一個“婦女民兵”的隊伍,支援部隊,連夜趕往了淮河。
李秀英雖然是女子,但正如所言,婦女能頂半邊天。李秀英幹起活來,比男人還厲害,淘沙子、搬石塊,她是工地上最賣力的一個。
她還帶領身邊的26個姐妹像男人一樣站在泥漿裡修築堤壩,腳泡爛了、手上磨出了血泡,肩膀更是因為挑沙土太多而痛得徹夜難眠,甚至有一次她都累吐了血倒在了工地上。
然而,當她的病情剛剛好轉,卻又投身到治理淮河中去了。這讓李秀英落下了很多病症,可是她從不抱怨,只想多為國家做點事。
1951年7月,淮河工程提前竣工,李秀英的意志與品質感動了所有人,被評為勞動模範,她的個人先進事蹟被廣泛流傳,成為了《人民畫報》上的封面人物。
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為了紀念這一事蹟,特意拍攝了一部紀錄片,叫作《一定要把淮河修好》,1952年,這部紀錄片在全國廣泛傳播。
六年後的再相聚
緣分有時候就是來得如此的奇妙,也許是上天也憐愛這對為新中國事業奉獻不止的“苦命鴛鴦”。在觀看紀錄片的馮學永在反反覆覆確認了自己看到的影片後,不禁失聲痛哭起來。這久久失而復得的感覺讓他再也不能抑制住自己的感情,“她是我妻子,她是我妻子啊!”
組織上聽到了這件感人肺腑煩人事件後,火速幫助兩夫妻聯絡上了彼此,時隔六年,再次聽聞愛人的訊息,李秀英也激動得不能自已。
於是,李秀英辭去了工作、放棄了所有的榮譽,不遠千里趕赴戰場,為了見一見日思夜想的丈夫。最後的李秀英成為了一名隨軍家屬,一家人終於和和美美地在一起,共享天倫之樂。
小結:
也許,上天也對這對為國奉獻終生的夫妻格外關照,也源自於他們的堅持和對彼此的愛意,冥冥之中,指引著他們重新相遇,離別雖苦,但重逢有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