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期間,蘇德戰爭的勝負關乎著全球人民命運的最終走向。
如果德軍贏了,那麼吞下蘇聯兩千兩百萬平方公里土地的德國將再無敵手,其稱霸世界的腳步將會一帆風順;
如果德軍敗了,邪惡軸心國也就進入了倒計時階段,僅靠日本和義大利撐不起大局。
從1941年6月22日希特勒下令發起“巴巴羅薩計劃”時開始,500萬德軍就以兵分三路的方式對蘇聯進行了沉重的打擊,德軍獨有的閃電戰在幾個月內連續消滅了數個百萬級的蘇聯正規軍,對於蘇聯來說,他們已經陷入了生死存亡的至暗時刻,而對德國來說,距離滅掉蘇聯的日子已經觸手可及。
但激戰3年零11個月後,德國失敗了,蘇聯紅軍的三名士兵將蘇維埃的紅旗插在了柏林國會大廈的樓頂。
如今很多人再次回顧這段歷史時,總會忍不住發問:德國舉兵入侵蘇聯的時候,日本為什麼不順勢從亞洲出兵配合德軍入侵蘇聯,如此一來蘇聯想要打贏這場戰爭可能性幾乎為零。
本來一個德國就已經壓得蘇聯喘不過來氣了,打贏德軍後蘇聯全國陷入了虛弱狀態,如果再來一個日本,無論從哪個方面來看,蘇聯都免不了亡國的命運,一旦德日聯手吞了蘇聯,放眼全球,還有哪個國家都擋住邪惡軸心國的步伐?
但事實卻告訴我們,日本並沒有捲入這場戰爭,直到德軍覆滅,蘇軍的紅旗插上柏林國會大廈,日本關東軍仍紋絲不動的待在我國東北地區,後來緩過勁的蘇聯百萬軍分四路越過中蘇、中蒙邊境,向駐守東北的日本關東軍發動全線進攻,幾乎沒費什麼勁就橫掃了整個關東軍,軸心國就此全線崩潰。
1945年,蘇軍南下以摧枯拉朽之勢消滅了盤踞在中國東北的日本關東軍。圖為蘇軍展示繳獲的日本軍旗
不是說日本和德國是盟友嗎?為什麼德軍在蘇德戰場上血戰,日本卻始終袖手旁觀?當時日本到底是怯戰還是另有打算呢?
要說日本為何袖手旁觀,這其實還得從1939年說起,1939年8月23日,德國和蘇聯在莫斯科秘密簽訂了一份協議,也就是《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德國的本意是想先穩住蘇聯,解除自己兩線作戰的隱患,但由於事先沒通知日本,導致日本上下徹底亂了套,因為1936年德國和日本剛剛簽署了《德日反共協定》,兩國說好的要一起聯手攻打蘇聯,而且德國和蘇聯簽訂條約的時候,日本和蘇聯正在外蒙地區激戰,兩國已經勢如水火,此時德國向蘇聯示好,這在日本看來就是赤裸裸的背叛,同時也增加了蘇聯東部邊界對日本的壓力,使日軍在諾門坎戰役中損失慘重,所以當蘇德友好的訊息傳到東京時,日本朝野震動,平沼內閣迫於壓力主動辭職,而正在洽談的德意日三國軍事同盟一事也被此事不得不暫時中斷。
儘管德國在吞掉大半個歐洲大陸後,火速撕毀了和蘇聯簽訂的《蘇德互不侵犯條約》,並大舉入侵蘇聯,但如此反覆無常的國家讓日本從此提高了警惕,德國敢隨便撕毀和蘇聯的協議,也就等於他們能隨時撕毀和日本的協議,紙面的東西對他們來說一文不值,而最讓日本擔心的是日本和蘇聯接壤,如果德國吞下了蘇聯,德國接下來會不會將炮口對準日本,誰也不敢保證,從這個層面上來說,日本其實一直不信任德國,所謂的德日聯盟,只不過兩國之間的互相利用而已,所以縱觀整個二戰,日本和德國幾乎從沒有過戰術戰略上的配合,兩國始終是各自為戰的狀態。
當然,如果換個角度來說,當時日本要是有底氣先德國一步佔領蘇聯一部分領土,就算後面德軍打贏了蘇軍,德國將炮口對準日本,日本也能憑武力和德國過上幾招,但問題是,當時日本沒有這個底氣,日本的國力已經弱到讓他們大氣都不敢出了。
在諾門坎戰役打響之前,東京大本營曾做過一份戰力預估對照表,在這份對照表中,日軍指揮官們普遍樂觀的認為1個日本兵抵得上3個蘇聯兵,日軍的“武士道”沒有對手,簡單來說就是日本認為這場戰鬥“優勢在我”,怎麼打都能贏,但打完諾門坎戰役後,看著1:1的戰損報告,東京大本營徹底冷靜了下來,在仔細分析之後,日軍參謀們認為日軍想在蘇聯境內取得較大的戰果,至少要集中2倍於蘇軍的機動兵力,而這正是德軍入侵蘇聯後,日本沒有出兵配合的原因之一。
現在我們能想到的問題,當時日本的決策者們不可能想不到,德國這邊剛剛發動“巴巴羅薩計劃”,日本這邊其實就已經覺察到了這是個打擊蘇聯、解除日本北方軍事壓力的天賜良機,就在蘇德戰爭爆發的同一天,日本內部也進行了一場激烈的討論,討論的話題就是日軍是否應該北上配合德軍圍攻蘇聯,討論的結果是大部分人同意北上,任誰都看的出來這是一個夾擊蘇聯的大好機會。
從1941年7月份開始,日本就陸續調集大批軍隊為入侵蘇聯做準備,7月7日日本天皇裕仁簽字授權“關東軍特別大演習”(以下簡稱“關特演”),這也是日本距離向蘇聯開戰最近的一刻。
按照東京大本營制定的戰略部署,“關特演”總共分為三個階段,即“101動員”、“102動員”和“103動員”,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內,日本就完成了前兩個階段的動員行動,然而,在進行到“103動員”階段時,東京大本營卻猶豫了。
因為不久前日本間諜剛從蘇聯前線發回了一份戰地情報,情報中顯示,蘇聯即使在被德軍打得快要全盤崩潰的情況下,依舊在遠東地區保持超134萬的軍隊規模,這134萬人中有接近3個師約60餘萬人會直接在前線與日軍對峙,除此之外,蘇軍還裝備有各種坦克2700輛,各種飛機3000餘架次,火炮上萬門,其重灌火力配置遠超當時的日軍。
日本雖然也有各種重灌火力,坦克也能做到滿地跑,但其實日本的坦克和歐洲戰場上的坦克並不在一個層面上,日本的坦克追求輕巧便利,日本國產坦克鼻主89式中型坦克,甲型全重只有12.7噸、乙型全重13.6噸,相比之下,蘇聯的坦克則要重太多了,舉個例子,蘇聯1939年研製的KV-1重型坦克戰鬥全重高達43500公斤,裝甲35-110mm,在這種坦克面前,日本的坦克完全是被碾壓,而德軍號稱“軍馬”的四號H型坦克效能更是一流,其火力強勁能在1000米的距離內擊穿110毫米勻質裝甲。
日本之所以會造這種“小坦克”,是因為當時日本的主要戰場在中國,中國缺乏重武器,不會對坦克造成實質性威脅,反正子彈打不穿,日本就覺得沒必要花大價錢製造重型坦克。
而除了武器裝備上的差距以外,在兵力上日本人心裡也沒底,按照諾門坎戰役之後得出的2倍於蘇軍的機動兵力才能在蘇聯取得較大戰果的結論,日軍要想對抗134萬蘇聯遠東軍,其兵力必須要達到200萬以上,但當時“關特演”調集的關東軍只有75萬餘人,這點兵力還不足以橫掃蘇聯遠東軍,有可能有去無回,而如果日本決心與蘇聯一決雌雄,硬湊足200餘萬兵力,則必須要先放棄中國戰場,甚至還要把國內的自衛隊調來,這相當於日本要賭上皇國興廢,傾舉國之力消滅這134萬蘇聯遠東軍,東京大本營不敢冒這個險。
若是我們從二戰的結果來反推的話,日本就算傾盡全力消滅了134萬蘇聯遠東軍,其實意義也不大,二戰期間蘇聯死了多少人?正規軍死亡870萬,游擊隊、民兵以及平民死亡1400~1800萬,對於那時候的蘇聯來說,多死100萬少死100萬已經沒有太大的影響,他們要的是贏得最後的勝利,哪怕是傾盡全國之力,這一點蘇聯和美英法有著本質的區別,美英法三國加一起不過才死亡一百多萬,但對他們來說,這已經是一個驚天動地的數字了,戰後他們用各種方式鼓吹在二戰時的巨大貢獻,殊不知在蘇聯的犧牲面前,這些都不值一提。
所以就算日本不惜一切代價消滅了蘇聯遠東軍,得到的又是什麼呢?西伯利亞的一片荒原而已,幾個出海口對蘇聯來說很重要,但對日本來說不重要,而且一旦蘇聯扭轉了蘇德戰場的不利局勢,盤踞在遠東地區的日軍早晚還得將已經吞下肚的蘇聯領土盡數奉還。
而更讓日本望而卻步的還是日本庫存不足的戰略資源,為了“關特演”,東京大本營全力動員,從各地抽調了十幾萬噸的軍用物資,但即便如此,關東軍拿到手的戰略物資也只有3個月的糧食和5個月的汽油,打完就沒了。
這意味著日軍入侵蘇聯必須速戰速決,只要蘇軍稍微拖一拖,那這個冬天70萬日軍都得凍死餓死在西伯利亞,所以後來為了保險起見,東京大本營下令日軍“部分南下”入侵“法屬印度支那”,從東南亞掠奪資源以補充關東軍北上的資源消耗,但這卻是在美國嘴裡奪食。
1941年8月1日,鑑於日本對東南亞的無端入侵,美國總統羅斯福宣佈中斷與日本的原油貿易,並對日本實施石油禁運,彼時日本的石油進口率高達93%,日本本土只能生產7%的石油,其中來自美國的石油佔據了日本石油總進口的80%,一旦美國停止向日本供應石油,日本的機械化部隊等於就被直接腰斬,此外日本75%的鐵礦石、60%的銅、84%的鉛和錫都要靠美英供應,沒有這些戰略資源,日本還拿什麼入侵蘇聯?難道和入侵東南亞一樣從泰國租腳踏車突襲西伯利亞?蘇聯的坦克可不是吃素的。
由於各方面形勢都不樂觀,日本發現此時如果跟著德國一起進攻蘇聯,日軍打贏的機率幾乎為零,為了改變這種局面,日本已經沒得選了,只能南下攻打東南亞,奪取那裡的石油和橡膠資源。
1941年8月9日,日本陸軍下發了新版《帝國陸軍作戰綱要》,命令日軍暫停進攻蘇聯的一切準備,已經調動的關東軍就先駐紮在日蘇邊境不要動,拖住134萬蘇聯遠東軍使其不能支援國內的對德戰爭,到了12月份,日本的戰略資源幾乎已經被耗光,但美國仍沒有恢復和日本的貿易關係,石油已經見底的日本海軍和陸軍再也堅持不下去了,於是兩軍聯手,海軍由山本五十六帶領突襲珍珠港基地,陸軍則出動40萬兵力佔領東南亞。
但最終日本還是失敗了,日本在海上被美國打垮了,德國在陸地上被蘇聯“反殺”,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
回顧整個二戰我們會發現,日本其實一直都表現得極其活躍,也有很多想法,這些想法如果實現的話對日本會非常有利,但最終這些想法均被扼殺在襁褓之中,歸根結底還是日本的資源太少了,因為資源太少,所以不敢入侵蘇聯,因為資源太少,不得不冒險偷襲珍珠港,而在這種資源極度匱乏的情況下,邪惡軸心國還敢挑起世界戰爭,冥冥之中就註定了他們會一敗塗地。